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文件 > 行政规范性文件
索引号: 113307277559109857/2019-2334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体裁分类: 其他
文件字号: 磐政〔2019〕20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文机关: 磐安县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9-04-16
统一编号: GPAD00-2019-0003 有效性: 有效

磐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磐安县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9-04-16 10:13    来源: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到:

意见征集
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推进县域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升全县医疗服务能力,调动医疗机构人员工作积极性,构建有序就医的新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公平、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缓解人民群众“看病繁、看病难、看病贵”,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及《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的意见》(浙委办发〔2018〕6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推进我县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健康磐安为主线,以让群众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创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疗和有序就医新秩序,着力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实现“制度强、服务强”“人民健康水平高、对医改满意度高”的“两强两高”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促进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夯实健康磐安建设基层基础。

——坚持县乡融合、乡村一体。创新县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实施集团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连续式服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和服务优质高效。

——坚持管办分开、放管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医疗卫生治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向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对医院的监督指导职责,落实好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坚持“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院、医生、中医和医疗、医保、医药协调发展,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和保障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三、工作目标

2019年县域综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到2022年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县人民医院5个以上学科达到三级乙等医院标准,县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普遍具备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能力,尖山镇中心卫生院具备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1.整合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组建由县人民医院为医共体牵头医院,县中医院、县二院、九和乡卫生院、新渥中心卫生院、冷水镇卫生院、仁川镇卫生院、双峰乡卫生院、尖山镇中心卫生院、胡宅卫生院、万苍卫生院、大盘镇中心卫生院、方前镇卫生院、盘峰乡卫生院、高二卫生院、维新卫生院、尚湖镇中心卫生院、双溪乡卫生院、窈川乡卫生院和深泽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疗集团作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医共体成员单位人财物全面整合,功能职责整体纳入,形成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和文化共同体。县中医院保留独立法人资格,承担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下沉和指导工作。对二院、新渥、尖山、大盘、尚湖等较大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重点下沉。医共体依托牵头医院设置行政人力资源部、医疗事业部、公共卫健委、医保管理部、后勤保障部、信息中心和财务核算中心等7个内部管理职能部门,部门工作人员原则上不设专职。

县医共体组织框架图

2.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纳入医共体管理;依照规划应设置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而未设置的村(社区),逐步由医共体负责延伸服务。其药械采购、业务经营、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等由医共体统一实施。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明显改善乡村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

3.打造“双下沉、两提升”升级版。按照补短板、保基本、强特色的思路,巩固深化上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合作办医,对照县级强院建设标准,建立医共体服务能力评估机制,推动县级医院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有明显突破,积极培育优势学科,实现“双下沉、两提升”有效对接医共体,促进医共体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

4.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管理共享。依托县医学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等开放共享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适应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需要,优化整合资源,推进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和安宁疗护等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共体在资源共享、分级诊疗、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二)建立县域医疗卫生管理新体制

1.形成统一高效政府办医体制。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县级成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由县长担任主任,分管副县长担任副主任,编办、发改、财政、人力社保、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医疗保障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管委会主要职责: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人事制度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由卫生健康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业务分管负责人和牵头医院负责人任副主任,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县卫生健康局。管委会办公室职责:执行管委会的各项决策、决定;组织开展医共体日常运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负责制订医共体章程;做好县级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衔接、联络、沟通工作。医共体职责:拥有成员单位负责人的提名权和任免权;负责医共体日常工作的运行管理;负责医共体运行中涉及绩效考核、资源配置、人员流动、服务流程、业务管理、设备耗材和药品采购等重大事项的方案制定执行;承担县委县政府、医共体管委会及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医共体领导班子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实行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

2.健全医共体内部治理结构。医共体内继续保留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实行统一法定代表人组织架构(县中医院保留独立法人资格),对成员单位按照院区实施扁平化管理。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基本功能定位不变,在机构性质、工作职责、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成员单位医疗机构名称统一增设XX医院XX院区的第二名称。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医共体章程,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县域内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功能互补原则,可自愿选择加入医共体。

3.落实医共体经营管理自主权。按照“管好放活”的要求,充分落实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和用人管理、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医疗业务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率和发展动力。

4.建立健全医共体党组织。加强医共体党的领导,依托牵头医院成立医共体党委组织,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确医共体党委职责,医共体成员单位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工作等由医共体党委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协作、协调运行的医共体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医共体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加强医共体党委对医共体内政治思想、统战和群团的领导,加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维护各方合法利益。

(三)完善县域医疗卫生运行新机制

1.建立人员统筹使用机制。医共体人员编制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健康局等主管部门,按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种类型进行分类核定,编制总量由医共体统筹使用。医共体人员实施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新进在编人员户籍关系可留在医共体牵头医院所在地,人事档案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统筹调配医共体内卫技人员,实行纵向流动和横向交流的用人机制。医共体人员实行全员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原则,打破单位、科室、身份限制,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医共体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由其自主评聘。优先保证基层用人需要,在薪酬、职称评聘发展等方面,优先向基层倾斜。

2.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后勤服务、信息系统等统一运作。统一医共体基本建设、物资采购和设备配置,规范管理,降低成本。加强医共体内部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实现资源共享,贯通服务链。

3.实施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医共体要落实专门岗位,加强医共体经济管理工作。医共体财务核算中心具体承担医共体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工作,对成员单位财务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营。加强医共体内审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四)增强县域医疗卫生制度新优势

1.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医保筹资水平、报销水平等政策按照金华市医疗保险政策执行。将医共体整体作为医保定点机构和医保基金预算单位,实行医保协议管理,对住院医疗费用实施总额预算下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结合点数法(病组点数法)医保付费方式,推进门诊按人头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的门诊付费制度改革。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逐步推行基层中医门诊常见病按病种支付。将医共体整体作为医保定点机构和医保基金预算单位,开展医保协议管理,科学核定和合理安排医保预算总额,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加强医疗费用和质量“双质量”,加快推动商业医疗健康保险发展。每年医保新增部分,综合考虑医疗服务数量、质量以及合理增长等因素,优先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增量。医疗机构的医保历史欠费由医保部门清账。

2.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以医共体为单位,设立唯一采购账户,统一用药目录,药品价格实行统一谈判,实现统一账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支付。统筹开展医共体药事管理,提升服务管理效能,促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实施慢病长处方,方便群众就医。

3.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和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路径,通过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和不合理使用、控制过度检查检验等方式腾出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并做好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和财政投入等政策衔接,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4.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共体发展要求的薪酬制度,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医务人员收入由医共体自主分配,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与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因素挂钩。积极开展医共体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实施年薪制探索。在医疗业务收入不下降、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合格前提下,工资总额平均数不低于现有水平。

5.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按照国务院医改总体要求,加大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城乡、区域卫生均衡发展。完善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方式,政府医疗卫生投入要兼顾供方和需方,统筹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竞争性分配等多种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方式。到2022年,全面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公立医院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的新机制,医共体内、外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偿政策按各自的补助机制、渠道不变。统筹资金安排,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费用,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根据医共体建设需要,设立“双下沉、两提升”专项资金、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医疗设备专项资金等专项经费,支持医共体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化解医共体成员单位符合条件的历史债务。乡镇(街道)要继续加大对所在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工作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新机制,在保障人员等专项补助的基础上,采取单位标化工作当量核定财政付费标准,激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6.建立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以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费用、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为核心指标,建立健全医共体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医疗费用增长调控机制,推广临床路径,遏制药品耗材不合理使用和过度检查检验等行为。

7.推动清廉卫健建设。紧紧围绕清廉磐安建设的战略目标,推动“清廉卫健”建设再深化,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融入医共体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深入推进全县医疗机构清廉医院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扎实推进系统化防治腐败工作。加大行业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力度,严厉惩治违纪违法行为,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清廉医院建设各项长效制度成熟定型,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根本治理,医疗服务行为规范有序,公权力运行阳光高效,医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筑牢稳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清廉文化深入人心,医院整体廉洁程度显著提升,清廉医院建设全面建成。

(五)推动县域数字医疗卫生新发展

1.强化医共体信息化运营管理。以医共体为单位,统一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医共体资源调配、业务经营、质量评价、财务分析、效率监测等数字化管理,提升基于大数据的服务运营能力,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打造数字化、智能型医共体。

2.发展“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建立快捷、高效、智能的诊疗服务形式和全程、实时、互动的健康管理模式。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远程专家门诊、远程紧急会诊等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分时段预约、在线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推送、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线上复诊、线上开具处方与药品网络配送等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服务,开展慢性病、母子健康和家庭医生签约等在线服务管理,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服务提醒等。推行“互联网+”分级诊疗,建设县域预约转诊系统,对接省预约转诊平台,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

3.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总体框架下,按照“一中心、一专网、一通卡、一门户”的要求,建设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平台),统一采集和存储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数据。建设卫生健康专网,实现医疗卫生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的安全传输和互通共享。加快与市民卡融合,实现卫生健康服务线上线下“一卡识别、一卡通办”。建设和开发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卫生门户及移动端(APP),设置在线服务入口,提供健康资讯发布、健康信息查询和互动交流等服务。保障卫生健康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

4.推进医疗卫生数字化监管。整合贯通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实时、动态、连续、综合的监管服务平台和监管机制。开发应用基于DRGs的医共体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加强对医疗质量、病种结构、药品、耗材使用和医疗费用的常态监管和动态分析。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将临床路径、合理用药、支付政策等规则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审核。加强药品、耗材采购供应信息有效管理和合规共享,建立采购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

(六)促进县域医疗卫生能力新提升

1.强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共体牵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县级重点学科、专科和专病中心发展,完善二级诊疗科目设置,磐安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的医疗中心主要承担县域内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疗任务,建立县域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推广微创外科和腔镜手术技术;加强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围绕培育“一院一品”目标,分层次提升服务能力,中心镇和服务人口较多、地域较广的乡镇(街道)所在地成员单位,逐步完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中医科等一级诊疗科目,开展相应住院服务和适宜手术;其他乡镇(街道)所在地成员单位,应以满足当地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要为标准,以强化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康复和中医药等服务为重点,实现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升级达标。

2.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动融入医共体建设发展,强化专业指导,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促进医共体更好落实公共卫生任务,完善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做到防治服务并重。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居民健康体检,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扎实做好基层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恶性肿瘤病人等健康管理,有效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扎实落实重大公共卫生任务。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3.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群众不同健康需求,设立针对普通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的菜单式签约服务包,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与专科联动、签约医生与团队协调、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机制。做精党员+、挂图作战和村级签约服务联络员等服务品牌,完善个人、财政、医保分担的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实施门诊医疗费用包干制度,强化首诊和转诊服务功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让家庭医生成为群众健康和医保基金的“双守门人”。

4.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医共体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功能定位,制订医共体县乡两级疾病诊疗目录,以及医共体内部和县域向外转诊管理办法,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并与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衔接,形成系统、连续、有序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5.强化中医药特色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全面加快我县中医药振兴发展。县中医院要深化中医药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县级中心中药房建设,进一步提升名中医馆知名度。医共体内实现中医药服务全渗透,强化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中医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针对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防治服务。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教育、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康复诊疗全域化,推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县中医药特色化、普惠化水平。

五、工作进程

(一)启动阶段(2018年9月—2019年2月)。根据上级相关县域医共体文件和要求制定实施方案,上报市、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后,提交县委常委会或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

(二)实施阶段(2019年2月—2019年12月)。于2019年2月底前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医共体建设动员大会,并做好政策培训与宣传。2019年3月—12月,全面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工作细则,落实各项工作机制,适时对医共体建设进行检查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

(三)完善阶段(2020年1月—2021年12月)。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工作细则、考核办法等,健全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运行的长效机制。

(四)总结阶段(2022年1月—2022年12月)。对县域医共体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确保完成县域医共体建设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和指标任务。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将医共体建设列入“健康磐安”建设一票否决考核内容之一。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医共体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磐安的重要基础,作为深化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医共体建设工作是涉及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和管委会办公室要统筹推进医共体建设,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积极主动参与,按照各自职责,完善政策措施,制订任务清单,加强工作协同,形成改革合力。

(二)明确部门职责。县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保证改革措施有效落实。县卫生健康局牵头负责医共体的组织实施,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明确医共体组织管理和分工协作制度,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监管。县编办负责医共体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的编制核定和管理。县发改局要加大对县域卫生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县财政局要根据医共体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整合财政补助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医共体补偿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县人力社保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深化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疗保障局要制定出台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增强基层看病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支持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对医共体药品、医疗器械等监督和管理。

(三)强化督查考核。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制订医共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以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费用、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建立健全医共体建设工作评估标准,强化指导、督导和检查。密切关注改革进展,定期开展改革评估,加强宣传引导和典型引路,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磐安县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