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强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公共法律服务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律服务的建议》的提案县政府和县政协交由我局办理,收到提案后我局针对性的开展分析研究,落实专人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法律宣传和培训。
(一)组织系列活动,提升依法治企能力。组织专业普法宣传队伍深入新渥街道、尖山镇、尚湖镇、方前镇、冷水镇等企业集聚的乡镇开展“法雨春风”系列活动,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典型案例剖析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等形式,重点宣传民法典、劳动法、安全生产、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今年以来开展涉企宣传活动9场,走访企业15家,为企业、员工解答法律咨询50余次,受到活动地相关企业的好评。
(二)拓宽学法渠道,加强企业学法用法。建设"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矩阵,通过“磐安微普法”微信公众号推送企业经营发展相关政策法规17篇,运用新媒体普法形式开展以案释法4篇。加强法治文化阵地作用发挥,在企业园区宣传栏增设学法内容、建设法律读书角、组织学法小游戏、普法摆摊等,提供多样化学法路径。
二、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一)全面排查问题。一是用好信息核查。今年以来通过“大综合一体化”信息平台共查看485条执法检查数据,130条联合检查数据,未发现违规涉企行政检查,也未收到因执法检查引起的投诉举报。二是开展专题调研。组织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两次随机走访企业,从走访情况看,涉企柔性执法工作得到较好落实,县级检查频次较以往有所下降。三是加强涉企行政检查情况监测。选取磐安县365行政服务中心、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新城开发建设中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4区域设立了5个观察站+18个观察点,及时了解、掌握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拓宽企业反馈渠道,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置。
(二)规范检查行为。目前已依法梳理确定59个行政执法主体,并向社会公告,明确不具备法定资格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实施行政检查。不断优化综合监管方式,通过分级分类监管、非现场行政检查、数字赋能检查等方式提升行政检查执法的效能,减少对企业的打扰。目前全县“亮码检查率”达到99.72%(4月3日,生态环境分局有一起事件核查未亮码,4月8日,县综合执法办通过“三书一函”发起了警示与提醒)。
三、强化涉企法律服务保障。
(一)深入推进“法治副厂长”制度。采取“规上企业(包括重点项目)必配,小微企业包片”的联系模式,一对一为企业提供党建指导、合规服务、法治宣传、纠纷化解、法治体检5大类22项服务事项。搭建安文、新城等5个法治驿站,每月定期召开涉企议事会,实现所有企业全覆盖。2025年,确定“新城驿站”作为试点以及“法治副厂长”成果示范点,集中呈现纠纷化解、合规建设等成果;“法治副厂长”队伍通过入企走访、电话联系、线上服务等方式服务企业3400余次,提供党建指导、普法宣传、合规服务1312次,化解企业各类纠纷144起,相关做法多次被《浙江法治报》《金华日报》等媒体报道,多名“法治副厂长”工作受到相关企业的肯定;“法治副厂长”合规组先后制定了《中药材产业合规管理规范》、《中药材产业自主合规实施指南》、《磐安县企业自主合规实施指南》和《金华市农家乐行业合规指引》等,助力企业自主合规体系建设和我县特色产业合规工作,金磐数字产业园合规做法得到全国推广。后续我们将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法治副厂长”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更加精准做好法治服务,形成“企业减风险、员工得实惠、法治可感知”的良好局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深化涉企法治服务“一件事”改革。在365企业服务中心设立法治服务专区,派专人在窗口开展工作,提供公证办理、律师咨询、法律援助、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和指导企业合规等5项核心服务,后续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动态扩充至8项服务,新增普法宣传、合同审查和企业犯罪预防等增值服务,开通电话咨询、网上申请和现场办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渠道;到目前参与县365企服中心组织的企业面对面活动15次,法治专区一站式受理企业相关需求,闭环流转解决,累计受理并100%办结22项企业服务事项,例如3月份为磐安县某工贸公司提供“关于工伤期间员工误工时间计算”咨询解答,5月份为浙江某药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新产品外包装标签合规指导。
(三)不断优化涉外法治服务供给。会同统战部、经商局等部门开展企业涉外情况及法治需求调查,参加磐安县中非合作课题研究对接座谈会,就涉外法治需求以及课题研究需求向社科联和浙师大沟通。目前已通过社科联委托浙师大开展对非洲毛里求斯等国家的国情及法治情况的研究,为企业对非洲的投资、经商、贸易提供助力。
(四)丰富公共法律服务获取途径。一是工作日在县社会治理中心安排律师坐班,接受企业和群众的法律咨询;二是持续落实好“12348”法律服务热线,24小时提供法律服务;三是配合省厅做好“12348浙江法网”、“浙里办-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在线提供法律咨询、调解、律师公证等“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使企业不出门就能申请办理相关法律服务事项,通过线上线下协同,进一步丰富了法律服务途径。
四、加强法律服务人才建设。
(一)外引内培,壮大法律服务队伍。一是与义乌市司法局签订法律服务战略合作协议,6名义乌籍律师常年在磐执业。二是新引进浙江宏驰律师事务所和浙江金奥(磐安)律师事务所等2家律所,执业律师增加到23人。三是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律师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吸纳62名公职人员加入公职律师队伍,壮大了我县法律服务队伍。
(二)结对共建,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与省内规模律所-浙江浙经律师事务所开展结对共建,浙经所对利益冲突审查制度、管委会管理制度及青年律师培养制度等管理架构进行了现场业务培训和交流,至今开展3次线上培训讲座,重点涉及知识产权、新公司法等。持续抓好律师在职教育,支持律师参加各类专项培训,律师个人业务水平有了提高,九段所陈健翔律师被选为“百团千师助万企”金华第8服务团成员。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服务无止境,我们深知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与企业的需求还有差距,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不断地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