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谋划高三二次备考新路径,提升复习的有效性,近日,金华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三历史研训活动在磐安中学举行,金华市高三历史教师及陈蒋平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约 180 人参加。研训活动由金华市历史教研员陈鹞主持,磐安中学校长申屠兴山致欢迎词。本次复习研讨会众多一线教师与专家齐聚一堂,聚焦高考趋势,深度剖析考点,通过经验交流、课堂观摩、二考策略分享等形式,探索更科学的复习路径,助力教师优化教学。
寻首考之密钥,开启二考新征程:首考复盘与二考规划
基于2025年1月历史选考试卷的特点及对首考成绩的深度分析,与会教师开展学科复盘及二考展望。永康一中老师林卫龙提出了“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素养领航”的教学策略。义乌二中老师王筝提出了从题海回归教材的务实建议。衢州中学老师江政提出 “强双基、重阅读、拓思维” ,并建议通过历史情境、剧本杀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湖州中学老师吴怡莹建议在陪伴式教学与辅导的基础上,通过视频等教育方式驱动教学,实现考点全覆盖,促进思维进阶。
阅卷思维碰撞,解锁历史高分密码:首考试题解读及阅卷分享
东阳中学老师庞立刚对首考试题进行解读,提出要注重历史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在二考历史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建构和加工,从而突破复习难关,涵养学科素养,厚植家国情怀。磐安中学老师卢晨丹“就题论题、借题发挥”,分享了阅卷中学生存在的常见问题和主要失分点,并对首考报告单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学生在整张试卷中存在的知识问题与素养偏差,为二考复习提出宝贵的建议。
借助示范之力,筑高效复习之基石:以示范引领高效复习
金华一中老师郑家超和绍兴市豫才中学老师钱淑敏围绕古代赋税制度展开同课异构。郑家超从唐朝租调银饼切入,讲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最后重点探讨赋税制度背后国计与民生的平衡问题,整体设计逻辑清晰紧密,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的思考。钱淑敏从“博物馆里的偷税案”引出主题,在有限时间内着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以开放性问题推进教学,用探究的方式达到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提升。
评课把脉课堂,二轮靶向突破:专家点拨绘制二考蓝图
湖州市历史名师、湖州中学老师张富军从知识立基、能力立题、史德立人、素养立意等方面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分析相关数据指出二考复习应创设历史情境,开展精准教学,培育学生历史思维。浙江省特级教师、义乌中学老师张胜平从教学的设计感、学生的获得感、备考的针对性等方面对两堂课给予肯定,并针对二考复习的有效性,提出要平衡课堂形式与教学生成、学科知识和能力素养的关系。陈鹞在总结中强调,二考复习应注重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涵养,要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培育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以史为鉴的意识。
高考备考是一场智慧与毅力的长跑,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生成功的基石。本次研讨活动既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共享会”,更是一场备战高考的“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