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教育共富的理念,发挥教育共同体的平台作用,共享阅读的独特魅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近日,磐安县玉山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成为研究型教师的8个锦囊》一书与东阳外国语小学、金华金东实验小学、磐安尖山镇胡宅小学三所学校展开线上深度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以“静心阅读 研路共享”为主题,通过共读、共思、共研的方式,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
金字塔模型:五维能力构建
来自金华金东实验小学的孙悦老师,聚焦“教师研究的金字塔”模型,抓住研究的五个关键点,来设计、实施、评估自己的研究。孙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教师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有乐于提问的“大脑”,善于发现的“慧眼”,好于阅读的“心灵”,勤于写作的“双手”。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实践启示与困境
来自磐安县尖山镇胡宅小学的曹峻威老师,身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一线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实践,分享了阅读这本书后的深刻感悟,其中包含 3 个重要收获与 4 个棘手困境。书中的策略与建议,为教师开展公开课、教研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教学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这无疑为书中理念的落地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
班级微叙事:行动研究与教师成长
来自东阳市外国语小学的金玲老师,以学校精心组建的 “校园小交警” 活动为切入点,敏锐地指出,班级里那些看似平凡的小故事、学生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困惑、日常观察记录以及真实发生的教育叙事,都是极具价值的研究资源。金玲表示,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探索实践,朝着 “研究 + 行动型” 教师的方向坚定迈进,在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跨学段教研:从单科深耕到融合创新
来自磐安县玉山小学的应兰兰老师,凭借二十余载深厚的班主任工作沉淀,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在 “教学与研究” 方面的真切感悟。从初中教学领域转至小学课堂时,那份迷茫与无措至今仍历历在目;而从单一学科教学迈向两门学科的融合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也不言而喻。但正是教研工作,成为了她成长路上的强大助推器。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应兰兰的教育教学能力如螺旋般持续攀升;在深耕细作的岁月里,她的专业素养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她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以坚定的步伐,奔赴教育的广阔山海,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 。
教师分享结束后,本书作者魏戈教授与在线老师们坦诚交流,分享了创作这本书时的所思所感、所经所历,从最初的灵感萌芽,到最后的印刷出版,每一个环节的故事都娓娓道来。交流中,面对老师们抛出的各类困惑,无论是教学实践中如何巧妙运用书中理论,还是教育研究方向的迷茫,魏戈都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干货满满,为老师们答疑解惑,指引前行方向 。
交流渐近尾声,东阳外国语小学校长葛敏辉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研究绝非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事物,相反,它与教育教学实践、课堂一线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只有深深扎根于日常教学的土壤,研究才能找到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