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政府 >> 尖山镇 >> 公告公示 >> 公告公示
索引号: 公开形式:
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5-10-09

磐安县桥亭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发布时间: 2025-10-09 16:48    来源:尖山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88号)以及《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的函》(浙环发201810号)的相关要求规定,现就《磐安县桥亭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的信息进行公示,并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

一、 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磐安县桥亭水库工程

2. 建设性质:新建

3. 项目投资:总投资61315.92万元

4. 建设地点: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斐湖村

5. 建设内容:桥亭水库建设后,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93km2,水库按照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正常蓄水位460.50m,相应库容806m3,校核洪水位462.69m,相应总库容929m3,是一座以供水为主,结合防洪、灌溉、水生态环境改善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桥亭水库新建大坝长258m,最大坝高45.8m。新建导流隧洞接原发电输水隧洞,新建输水管道7.7km,新建提水泵站1座;新建管理房570m2,新建配电房40m2;新建上坝道路长3.476km,其中桥梁4座;新建3个村污水总管6.7km,新建污水提升泵站1座。

二、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  施工期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名称

坐标

方位

施工场地

边界

最近距离

保护内容规模

环境功能区

X

Y

斐湖村(长蛇头)

120.728586

29.192960

东南

坝址施工工区

~510m

~1413

环境空气二级

声环境1

斐湖村

120.715770

29.195148

西

石料场

~560m

西

混凝土加工系统

~500m

2  营运期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名称

坐标

方位

泵站最近距离

保护内容规模

环境功能区

X

Y

斐湖村

120.712230

29.191028

北侧

~40m

~1413

环境空气二级

声环境1

3  生态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保护级别

与本工程位置关系

主要影

响因素

生态

浙江金华大盘山省级

地质公园生态保护红线

/

工程利用原发电引水隧洞进行输水,原发电引水隧洞位于浙江金华大盘山省级地质公园生态保护红线

施工活动

大盘山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

夹溪片区

一级保护区

桥亭水库工程部分输水系统涉及大盘山风景名胜区夹溪片区一级保护区,桥亭水库及取水塔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范围。

工程占地

永久基本农田

/

与工程上坝道路最近距离约1m

施工活动

4  其他要素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名称

环境功能区

相对

方位

相对

距离

地表水

地表水名称

功能区范围

水环境功能区

目标水质

夹溪

尚湖忠信庄-雅里(磐安与新昌交界)(30.1km)

夹溪磐安源头水保护区

~1100m

地下水

地下潜水含水层

/

/

/

/

土壤

斐湖村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

~40m

农田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农用地

西北

~30m

三、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水质影响

施工期各类生产废水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回用于生产或用于场内洒水降尘或浇灌周边植物,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运行期水库为非污染项目,水库运行不会对桥亭溪水质造成较大的污染,经预测,桥亭水库扩容后各断面污染物浓度均满足类水标准要求。

(2)水温影响

桥亭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98.8,扩容后水库总库容929,则本工程水库α值为107.5%,则初步判断水库的水温结构为混合型。根据α-β法判断水库的水温结构均为混合型,不会产生水库水温分层现象,因此本工程不存在下泄低温水的情况,与建库前相比,下游河道沿程水温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根据工程可研报告中地勘数据,坝址附近地下水埋深大于20m,为承压水。考虑到坝址开挖面总体不大且施工时间不长,故坝址处开挖施工基本不会对地下水位及地下流场造成影响。导流隧洞施工仅对局部地段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场产生影响,总体影响较小。

水库库区两岸山体雄厚,库区内大小支流、冲沟均垂直向库区排泄,库区河流均为地下水补给河水,库区河谷总体属补给型,各冲沟地下水位均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山坡钻孔地下水位均高于河床水位,河床为两岸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地表分水岭与地下分水岭一致。水库蓄水运行后,库区水位大幅提升,但各库段两岸山顶高程均远高于库区,各冲沟及库区外围地下水位均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因此,本工程蓄水运行基本不会对库区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场造成影响,依然表现为地下水补给河水。坝址下游河段不存在维持地下水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同时由于地下水单一由坡面向沟谷汇合,不存在由河道水位下降影响山体坡面地下水位改变的情况,故本工程建设对坝址下游区域地下水影响很小。

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气主要来自施工场地混凝土拌和站、石料开采加工、土石方工程、建筑材料堆放、运输车辆等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和汽车行驶尾气所产生SO2NO2、非甲烷总烃等废气,以及施工营地施工食堂油烟废气。混凝土拌合站、石料加工废气经布袋净化后达标排放,施工扬尘采取洒水抑尘、建筑材料堆置在工棚中,粉料采取封闭料仓储存,临时堆场采用防尘网覆盖,运输车辆净车出场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施工营地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净化后达标排放。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可接受。

运营期废气主要来自水库管理区食堂油烟废气,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引至屋顶达标排放,食堂油烟废气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4. 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区和坝址施工区施工噪声会对斐湖村等村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可通过禁止夜间施工和采取防护措施予以减免。上坝道路及库区防汛道路施工也会对沿线居民点带来一定的噪声污染。工程施工运输对施工道路沿线村庄有一定的噪声影响,建议在施工道路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当不能避免时,夜间应禁止施工运输。

运行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泵站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经墙体阻隔、采取减震降噪措施后,运行噪声可以达到厂界排放1类标准,对周边敏感点影响很小,泵站附近敏感点噪声值能维持现状基本不变,能符合相应声功能区要求。

5.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来自工程弃渣、建筑垃圾、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及含油废物,而主要以前者为重。在施工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破坏以及地形坡度、土壤密实度等的改变,将导致开挖区局部水土流失强度增加,同时开挖弃渣的流失等都会对河道水质带来不利影响。故对临时堆土和弃渣需做好防护措施,以减轻水土流失对河道水质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期弃渣、建筑垃圾等按照水保要求处置,严禁随意丢弃;施工期生活营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施工机械清洗废水隔油池产生的废油,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委托危废单位处置。

(2)运营期固废主要为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垃圾以及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机油等。办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垃圾;机械维护保养产生的废机油,收集后委托资质处置。

施工期和运营期固废均能妥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淹没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为林地、建设用地以及耕地向水库用地转变,枢纽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

本工程实施后,部分林地、耕地等面积减少,使区域生物量有所下降,评价区生物量变化情况见下表。工程占地将减少原有的植被类型,植被生物生物量将发生变化,由于占地导致的生物量总损失约为1986.3t,将对区域生态效益将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因工程建设损失的生物量占评价区总生物量较小,其影响程度有限,对生态效益的影响不显著,且占地影响的植物及植被在评价区内广泛分布,不存在因局部植物物种损失而导致工程区内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少或种群消失,评价区自然景观系统的生物量及生产力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7.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交通事故风险、森林火灾风险、污废水事故排放风险、生态风险、运行期水质等,发生事故风险时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须采取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和风险应急预案。

8.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水库区为山区峡谷型地貌,库周山体雄厚,由透水性差的岩体组成,发育的断层高程较高且渗径较长。水库正常蓄水位460.50m,较扩容前正常蓄水位增加33.5m,但水库周边无大片农田、城镇,不存在较大的淹没问题。

四、 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工程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详见

5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措施

预期效果

生态

陆生

植物

1)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不得超计划占地。

2)严格按照施工用地规划进行弃渣和表土临时堆置,禁止在规划外区域随意弃土和进行表土堆置。

3)施工过程中,各种临时用地结束后须尽快进行土地整治、覆土恢复植被或复林。

4)加强施工期的用火管理,防止火灾的发生。

5)对于工程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损失,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报批,施工临时占地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应立即根据水保措施进行恢复。

6)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珍稀保护植物,及时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汇报,采取避让、移植保护性等措施。

减轻生态影响

陆生

动物

1)严格限制施工范围,施工期间遇常见野生动物,应进行避让或保护性驱赶,禁止捕猎。

2)在林地较密集地区施工应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爆破作业,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3)优选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禁止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轧石等高噪声作业,夜间禁止光污染较大的施工项目,风速比较大的天气,减少扬尘污染较大的施工项目。

生态

1)施工用料的堆放应远离水源和其他水体,选择暴雨径流难以冲刷的地方。

2)在穿越河道埋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要求文明施工,禁止施工人员捕捞鱼类。

3)优化水库调度,保证下泄0.032m³/s的生态流量,在保证安全泄洪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溢流时间,降低下泄的最大流量,从而减少下泄水中气体的饱和度。

4)加强水生生态保护管理,严格实施禁渔制度、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的监测、落实生态补偿措施及经费和建立跟踪评价制度。

5)为解决水库扩建及运行过程中鱼类资源的流失,保护水库鱼类资源,应在水库取水口、泄洪闸处增设拦鱼设施。

水土

保持

1)隧洞洞上方、管理区及电站厂房后边坡上方设截水沟,公路内侧设排水沟,路堑边坡采取厚层基材喷射绿化防护,隧洞进出口边坡及施工支洞洞脸采取种植爬山虎绿化防护。

2)施工临时占地设临时排水、沉沙措施,并恢复原有土地利用类型。

3)弃渣外运综合利用。

地表水

施工期

施工期基坑排水经絮凝沉淀法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砂石加工系统和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

周边地表水水质符合GB3838-2002的Ⅱ类标准。

运营期

1)运行期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

2)生态流量保障措施:按不小于0.032m³/s的水量补充下游生态用水,并建立完整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含生态流量在线监测)

3)采取分层取水改善出库水温等措施减少下泄低温水对植被产量的影响。

地下水

施工期

1)加强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避免施工中突发涌水,对查明的岩溶及断裂敏感区的较小出水点提前做好疏排水工作,较大出水点提前做好灌浆封堵。

2)隧洞采用超前灌浆、锚喷支护、挂网喷砼和钢筋砼衬砌进行支护。

周边地水水质符合GB/T14848-2017类标准。

运行期

1)输水线路沿线两侧划定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禁止对地下水和地下管线有害的工程的建设。

2)建立隧洞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大气

施工期

1)对施工作业区开挖、填筑产生的粉尘,大气粉尘含量较高,应加强施工人员劳动保护。

2)对砂石料筛分系统、砼拌和系统、水泥装卸等过程产生的粉尘污染,建议施工单位将筛分机、拌和机等机械设置防尘罩,实施封闭施工、半封闭施工等措施来减轻此类作业产生的粉尘污染。

3)砂石、碎石加工系统中破碎机采用彩钢围护形成沉降室沉降,同时在破碎机进料口和出料皮带口安装水喷淋喷头抑尘,采用湿法筛分加工。

4)场内外交通道路硬化,对路面加强维护并保持清洁,施工道路应避开居民集中区。

5)对主要施工运输道路及多粉尘作业面的施工场地,实施洒水抑尘。

6)对易产生粉尘的施工临时设施和临时堆料场远离村庄居住区布置。

7)施工营地食堂应配置油烟收集处理装置。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运营期

管理房食堂应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油烟废气经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净化后引至屋顶达标排放。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详见下表。

噪声

施工期

1)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时,采用隔振垫、消声器等辅助设施。

2)施工单位在作业中应尽量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和配置施工机械,降低组合噪声级,施工场地尽可能远离居民点等敏感点,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施工场地远离施工临时生活区和附近敏感点处。

3)建议将砂石料筛分加工系统、砼拌和机、空压机等强噪声设备安装在工棚内,实施封闭施工、半封闭施工。

4)禁止爆破在夜间进行,爆破前对附近居民进行公告,并尽量减少炸药量。

5)施工车辆通过居民区时控制车速在20km/h以内,禁鸣喇叭,控制夜间行驶。

6)施工场地临近敏感点的一侧设置具有隔声效果的临时围挡。

水库边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

运营期

1)水轮机、发电机选型时,尽量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

2)设备安装时,可采用隔振垫、消声器等辅助设施。

3)电站主厂房周边种植一些有较好降噪功能的高大乔木。

固废

施工期

1)施工弃渣等按照水保要求,运至指定场所合法消纳,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并按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施工生活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3)废机油和隔油池废物等危险废物等收集后由资质单位处置。

固废得到合理处置。

运营期

1)管理房执行垃圾分类收集制度,收集的垃圾委托当地市政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2)管理房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交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3)泵站、泄洪闸等机械维护保养产生的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需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风险

防范

1)上坝道路和库区防汛道路临水一侧加高和加固防护栏,选用加强型(SS)的防撞护栏,在道路拐角、靠近水库、河流路段设置警示牌和车辆限速、减速标志。

2)突发事故时采用应急措施,将油类、有毒有害物质截流至应急池。

3)隧洞做好衬砌和止水,引水隧洞及埋管段沿线划定一定的安全保护范围。

4)采用水下自动监测仪器对引水隧洞及管道进行监测。

5)配备围油栏、油拖网、吸油材料等应急物资。

环境风险可防控

五、 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磐安县桥亭水库工程位于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斐湖村。工程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符合《金华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0-2035)、《磐安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12)、《磐安县“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2021.12)、《磐安县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2022.4)等规划要求,符合磐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符合“三线一单”和“三区三线”的控制要求;工程建设能为公众所接受。桥亭水库工程的实施有利优化台地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供水安全;补充尖山镇斐湖畈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灌溉用水的需求;改善水库上下游水生态、水环境;对促进磐安县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环评认为,从环保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六、 简本查阅方式

报告书简本可至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办公场所查阅,必要时可向建设单位或者环评单位索要补充信息。

查阅简写本及索要补充信息时间:20251010~20251022日。

七、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将征求项目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等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公众关心的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其他意见或建议等。

八、 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和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示形式:1、在网站公示。2、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范围内的村(居)民委员会、镇街设置的信息公告栏(显示屏)公示。公众可通过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发送电子邮件、拨打电话等方式,发表对项目的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公示及征求公众意见时间:20251010~20251022日。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九、 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名称及其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磐安县水利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积友     联系方式:13454900685

2、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名称:浙江中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郭工       联系方式:17767057900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远洋国际中心A805

3、环评审批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审批单位:金华市行政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579-82469190

联系地址:金华市双龙南街858号行政服务中心

属地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金华市生态环境局磐安分局        联系电话:0579-84665510

单位地址:磐安县365行政服务中心

 

 

发布单位:磐安县尖山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