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磐安县政协 > 政协要闻

县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 共商儒家“无讼”思想融入乡村治理新路

发布时间: 2025-10-23 15:44 来源: 政协办公室 浏览次数:
分享:

10月15日下午,县政协在盘峰乡榉溪村孔氏家庙组织举行“请你来协商”—— 孔氏婺州南宗儒家“无讼”思想赋能乡村治理专题协商会。邀请部分政协委员与县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县领导陈远志、潘晶、郑文方,县法院院长郑望鑫,县检察院检察长徐静参加会议。


416c8838615d89340c6ad0a98e54dbe2.jpg


“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儒家“无讼”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县政协专门组建课题调研组,聚焦婺州南宗儒家文化资源,通过查找资料、座谈研讨、乡间走访等方式深入调研,探索乡村社会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孔氏婺州南宗儒家‘无讼’思想赋能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会上,县政协社法民宗与港澳台侨委代表课题组作调研情况汇报。政协委员及其他代表踊跃发言,提出:深化儒家文化传承,融入乡村治理与“无讼”建设;提升调解组织效能,健全矛盾排查与激励制度;加强诉源治理,减少诉讼增量;以“无讼”思想为指导,全链条做好村社组织换届、人选排摸、推荐、选举等工作,重视离任干部疏导安抚;优化多元解纷机制,实现行政复议、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高效衔接等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逐一进行回应,并达成相关共识。


县检察院检察长徐静表示,本次“无讼”主题协商会高度契合当前司法政策导向。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履行刑事检察职能中体现“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原则,对认罪认罚、犯罪情节相对轻微的案件依法从宽处理,对严重犯罪坚决打击。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通过典型案例示范引导,将“无讼”理念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既发挥刑事手段作为社会治理最后防线的作用,又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促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县人民法院院长郑望鑫认为,应该积极推动儒家“无讼”理念与现代法治融合,依托榉溪孔氏文化资源,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智慧融入司法实践。通过打造榉溪“无讼”文化展示平台,系统总结提炼“无讼”实践成果,将景点转化为普法阵地,形成可复制的基层治理典型经验。同时深化法院调解工作,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县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潘晶强调,要坚持“调在法前”,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法治优势与制度优越性。要实质化践行儒家“无讼”思想,追求矛盾根源化解,而非简单追求案件数量的下降。要将“仁爱”理念融入现代治理,倡导自省自责的和谐风尚,共同传承好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要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意识,依法依规化解矛盾,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cb8f0a681c1d3b40baf832f2dbd496bc_副本.jpg


县政协主席陈远志指出,一要持续做好“挖掘”文章,系统梳理婺州南宗“无讼”思想的深层内涵,构建完整理论体系。二要着力做好“融合”文章,增强文化自信,把握“德治”理念的关键,将“无讼”思想中的“和谐、教化、为民”核心要义转化为源头预防、协商调解的实际举措,特别是在村级组织换届中运用好文化浸润与德法融合。三要深入做好“弘扬”文章,以系统思维总结提炼“磐安经验”,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工作模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