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7755911515G/2025-00229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冷水镇 | 生成日期: | 2025-01-23 |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锚定高质量打造全县第四大工业经济平台目标任务,以争先之志拼经济、以创新之策破难题、以务实之举惠民生,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批顺民意、暖民心的实事,高质量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活力越来越强、劲头越来越足。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立非常之志、定非常之策,全面奏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坚持以工业发展为中心,拓展工业平台、狠抓招商引资、强化项目落地,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810.12万元,同比增长18.1%,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66亿元,同比增长36.75%,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同比增长252%,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5亿元,完成“小升规”企业1家,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市级科研中心4家。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全年累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52次,成功签约落地亿元以上企业6家,其中7亿元以上2家,总投资1.2亿元的尚奇科技顺利结顶,总投资1.03亿元的维洢科技和总投资1.52亿元的拓蓝车业即将结顶,总投资7.2亿元的胜凯金属和总投资7.1亿元的远达五金加快推进。朱坞坑工业区块加快土石方清运进度,园区高压线路、道路路基平整和污水管网及燃气管网铺设工程全面完成,配套工程进场施工,中科未来城项目一期厂房基本完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打造“四最”营商环境,送政策、问需求、听建议,帮助企业用好惠企政策。制定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出台《冷水镇企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高质量完成商会换届,每季创新形式举办企业家沙龙。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与四川巴中签订用工协议,通过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云展会、赴头部企业考察学习等,助力企业“走出去”拓市场增订单。做好工业企业落地投产服务,完成金台铁路站场区块、朱坞坑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二)扬大干之志、兴发展之势,奋力书写美丽乡村新画卷。美丽城镇持续升级。坚持规划先行、管建结合,整合要素资源,完善集镇功能,美丽城镇月度长效管理连续4个月排名前三。《冷水镇集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完成编制,好溪幼儿园和冷水卫生院迁建工程顺利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365便民服务中心顺利结顶。累计投入380余万元完成虬里村康庄路人行道改造、次入镇口景观提升、209省道箬坑至潘潭段亮化等项目建设。乡村品质持续提升。加快潘潭、冷水、西英、箬坑、白岩、小章等村旧村改造,今年累计拆除旧房3460㎡,累计完成宅基地安置106户215间,其中箬坑村拆除旧房80间2100㎡。大力推进“三改一拆”,累计拆除违建1600㎡。冷水镇首个多规合一规划(小章村)编制工作经评审会论证并公示,朱山村、白岩(大溪自然村)完成村庄规划修编。共富新村完成北侧挡墙工程建设,挖方整平工程进度超50%。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持续加大“两路两侧”、秸秆禁烧、疫木清理等整治力度,常态化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分类,坚持“一月一排名、一季一打擂”,每个季度严格落实奖惩,朱山、岩潭、西英获评全县垃圾分类红榜。箬坑、朱山、白岩、潘潭、小章、西英、岩潭等村污水终端和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加强美丽河湖创建,完成好溪溪滩畈提升改造项目建设。
(三)破传统路径、走特色之路,倾力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文旅融合出圈出彩。充分挖掘本地文体旅资源,结合气排球、龙溪漂流、虬里泳道、朱山古村落等现有旅游资源进行统筹串联,谋划并举办了嬉水嘉年华、朱山晒秋等赛事活动5场,吸引游客近10万余人,获环球网、中华网、浙江日报等2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累计阅读量破50万。谋深谋实文旅项目规划与招引,云水谣芍药花主题民宿酒店项目通过县旅委会审核,完成主体建设,泉下畈商业综合体项目完成概念性规划。深化文化阵地建设,冷水村文化礼堂、朱山村车灯馆等完成改造提升,小章村文化礼堂入选省级特色创新项目。共富发展高质高效。持续深化“扩中提低”改革,组建“强村公司”,构建“村集体+农户+工商资本”互利共赢模式,虬里村通过水上乐园激活“水经济”,为村里增收4.3万余元,庄头、箬坑等村结合“百镇共建强基”活动销售甜玉米、高山西瓜等农产品90吨,收入40余万元,有效带动农户与村集体增收。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41.14万元;经营性收入705.01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推动浙贝母GAP基地提质扩面,实施“浙贝母GAP基地建设+明白纸”改革,加强种产销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实现亩均增收10%以上。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完成农转用审批342亩,耕地功能恢复59亩。社会保障做深做细。统筹推进“普惠共享+全龄友好”,医疗、社保、助残、慈善、住房保障、妇女儿童等民生事业稳步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7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9%。强化兜底保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17.5万元,落实公益性岗位10个。深耕细作“品质养老”工程,完成适老化及困难残疾人居家环境改造8户,养老服务提效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四)抓改革治理、守安全底线,着力维护社会稳定新局面。加强涉稳矛盾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制定出台《冷水镇信访矛盾处理机制》,成立“大伯调解室”,有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今年累计排查各项矛盾纠纷63起,调处成功率高达96.8%,办理信访件51件,未发生初转重信访,信访总量连续3年实现下降,较去年同比下降43%。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刻汲取各类事故教训,紧盯镇域企业、九小场所、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文旅场所、农村危旧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实行“1+2+X”包联服务机制,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整改各类隐患395处,应急消防管理站创建满分通过市级验收,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提升消防安全应急管理水平和实战能力,组织消防演练和应急演练活动共计58场。加强法治社会推进力度。迭代升级“141”体系,大力推进“平安冷水”“法治冷水”创建,司法案件“终本出清”工作走在全县前列,虬里村成功创建“九无善治村”。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法律咨询点,全年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5场次。坚持发扬新时代“后陈经验”,完成民主法治村镇域全覆盖,法治冷水建设卓有成效。
(五)树榜样之风、提作风效能,有力打造干部队伍新气象。把担当实干贯穿始终。严格落实政府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制定出台《党员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每月开展党建工作督查,持续增强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执行力学习力创造力。采取统一晒拼形式、统一比拼赛道、统一评分标准、统一结果运用的“四统一”新模式进行村级季度晒拼,全力破除等靠要思想,慵懒散状态,全面激发干事创业张力。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纵深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支持镇纪委履行职责,持之以恒改进作风,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对标对表做好“三清一促”、深入纠治“新形象工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清廉村居创建等各项工作,西英、岩潭、泗岩成功创建清廉村居。结合县委巡察整改,修订完善《冷水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冷水镇内控管理制度》等8项制度,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把严管厚爱摆进队伍。健强人才队伍,以知识赋能、平台赋能、产业赋能、政策赋能“四大赋能”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以完善管理约束、督查通报、季度晒拼、考核激励四大机制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以“三链贯通+三力提升+三型融合”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共开展“好溪读书会”46期,组织年轻干部公文写作、信息宣传、摄影摄像等专题培训8场,累计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自主撰写用稿216篇。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2025年镇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集镇北扩、产城融合”工作主线,全力打造全县第四大工业经济平台,勇当接续奋斗“很高境界的富”的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冷水实践新篇章。
(一)抓项目、提能级、强经济,在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上展现新作为
1.以更大决心推动产业提质。聚焦项目招商,在产城融合、改革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五金、木制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材料、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个以上,加快谱秀科技、乐雅科技、交投新材料等项目签约落地,全镇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培育“小升规”企业2家以上。
2.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强化政策引导与资源配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促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完成朱坞坑园区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铁路站场综合开发智慧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园区供水、天然气、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尚奇科技、远达五金、胜凯金属、中科未来等重大制造业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3.以更强举措优化企业服务。严格执行“一企业一班子”联系服务制度,完善《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优化企业培育和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冷水特色的企业家沙龙品牌,持续深化“四大双千”活动,畅通企业信息沟通反馈渠道,提升企业家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家创新能力,推动涉企难题高效闭环解决,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二)抓品质、强功能、优生态,在打造高质量发展空间上展现新作为
1.持续做优人居环境。不断深化集镇整治成效,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季度晒拼、适时督察、定期通报等形式扎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秸秆焚烧等各项工作,规划并完成火车站场区块、朱坞坑工业园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制度,科学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水资源和重点河道岸线保护,加强殡葬整治等重点工作,落实好环境保护属地监管责任。
2.科学完善配套设施。结合“十五五”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做强市级中心镇,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统筹抓好城镇设施优化与内涵提升,完成朱坞坑园区至站场区块连接线、冷水桥改建工程前期,实施箬坑红绿灯至康平桥段弱电线路迁改工程、冷沙线冷水至大溪段路灯亮化工程、冷水桥至伏虎桥绿道提升工程,加快泉下畈地块开发,云水谣芍药花主题民宿酒店完成装修并对外营业,谋划招引一批具有支撑性、牵引性的文旅产业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3.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白岩、潘潭、箬坑、西英、庄头、朱山等村旧村改造,完成共富新村场地平整、配套基础设施预算编制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并启动屋基安置放样工作,开展小章、岩潭、虬里“未来乡村”建设,完善乡村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礼堂运维管护,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环境。
(三)抓创新、兴业态、促共富,在增强高质量发展实力上展现新作为
1.探索共富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农户、合作社、强村公司等构建利益联结模式,多措并举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大力引导青年人才返乡,积极引进“新农人”“农创客”,持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全域推进浙贝母GAP基地建设。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确保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
2.繁荣乡村特色文化。深挖各村特色,突出田园乡愁,融入现代元素,传承保护冷水水文化、古村落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探索“产业+”“文化+”“生态+”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支持各村着眼差异化、品质化发展,积极植入沉浸式、个性化文旅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美丽乡村更有乡土韵味、文化气息。
3.丰富文旅发展形式。深入挖掘冷水文旅体特色,扎实做优文旅产业,打造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文旅品牌和精品项目。抢抓“银发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旅居康养等新业态,结合朱山古村落、天然泳池、龙溪漂流、云水谣等旅游资源,精心策划研学游、亲子游、消暑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农家乐、民宿扩面提质2家以上。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引入高端赛事活动,继续办好气排球、山地自行车等特色品牌赛事活动,全年举办文体活动4场以上。
(四)抓民生、增福祉、防风险,在兜紧高质量发展底线上展现新作为
1.普惠性兜牢民生底线。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援企稳岗等政策措施,积极打造“零工市场”,鼓励镇域企业吸纳本地高校毕业生、贫困户和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深化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精准推动城乡居民医疗、大病保险、养老保险提质扩面;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减轻低保户、五保户、军烈属、孤儿等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
2.均衡性提升公共服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入挖掘“药染”特色,完成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增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成儿童老人友好医院创建。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积极组织开展磐安小吃和“药乡月嫂”等培训,打好稳岗留工、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组合拳”。常态长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提升小章、潘潭等村文化礼堂建设,深化“15分钟公共服务圈”。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大力推进农村适老化和困难残疾人居家环境改造,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3.系统性加强安全治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农村危旧房、食品药品、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推进风险隐患存量清零、动态清零。实施应急消防管理站和综合应急消防物资仓库提升改造,开展小章等村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纵深推进“山城管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深化打造“大伯调解室”品牌,及时研判信访问题,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形成“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初始、息访在镇域”的工作格局。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力守护万家灯火、社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