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竹碳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竹碳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建议,这对推动我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山区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县竹产业面临多重压力的严峻考验,出现了竹材价格走低、竹林抛荒增多等问题,产业发展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竹材价格持续低迷。竹产业虽然是全球公认的环境友好产业,但是近年来竹材价格持续走低,毛竹下山价格由2010年前后最高的每百斤55元跌至如今的20元左右,农民的收入持续不断下降。二是竹制品加工企业萎缩。我县的竹制品以初加工产品和竹家居产品为主,国际贸易摩擦,对于竹产品企业的打击非常沉重,特别是近几年,受国际疫情蔓延的影响,竹子全产业链萎缩严重,造成我县的竹材加工企业持续萎缩。三是生态隐患日益放大。2015年以前,毛竹的采伐对保护森林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毛竹收购价持续走低和采伐工资不断上涨,农民经营竹林的积极性明显下降,竹林出现了大面积抛荒的现象。我县交通不便的竹林已基本无人经营,放弃经营的毛竹林面积已超过8万亩,约占全县毛竹林总面积的50%。无人经营的竹林中,枯死或风倒竹材成片累积,给森林防火带来严重隐患;自然扩鞭的竹林开始入侵周边的乔木林,影响森林质量;竹林林相也日趋衰败,生态功能下降。
虽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竹产业的发展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我县的竹产业依然有着广阔前景,需要我们共同坚守,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推进我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使竹产业成为我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是竹产业依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具有投入资金少、用工容量大、就业门槛低、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多年来“有竹子的地方,生活就有盼头和希望”的说法得到广泛认同,竹产业是我县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竹产业消耗的是本地原材料和劳动力,其增加的价值都是本地产生,不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好,即便加工成最简单的筷子和牙签,价值也能增加几十倍以上,从竹材的培育、采伐、运输、初加工到制成工业制成品,竹子为社会提供了多种就业岗位。二是竹产业依然是美丽磐安的重要元素。竹子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竹子生长速度快、无性繁衍周期短,在适生区域能迅速恢复森林植被,远超亚热带的其他林木,在整个森林碳汇功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竹子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竹林有良好的降雨截留功能,加上庞大的地下鞭根系统和丰富的枯落物,使得土壤抗蚀性能增强,有很好的透水性和持水固土能力。竹子广泛利用对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竹子可再生性强、采伐更新速度快,在全球木材资源紧缺的今天,竹资源在替代木材方面将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如何科学利用好我县竹林资源,切实解决好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推进我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局将根据您的意见建议,“提升一产、做优二产、壮大三产”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带动为主引擎,以创新发展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布局、创新机制,充分挖掘竹子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具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一是着力解决初级加工难题。要学习借鉴先进县做法,按照就近原则,引导和推进企业在竹林重点乡镇或者重点区域建设“毛竹半成品加工厂(点)”解决本地区笋、竹等原料的出路,增加竹农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二是着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竹林经营权流转,引导竹农以承包经营竹林资产或货币出资入股的方式,组建按股份分红的股份制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竹林经营向规模集约高效发展。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竹业乡土专家、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和合作经济组织等现代竹林经营主体,积极扶持竹产区组建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提高作业人员专业化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引导广大林农按照市场对笋、竹的功能定位。进行竹笋、竹材的定向培育,发挥毛竹产业化经营的综合比较优势,提升产品价值,提高竹林经营管理效益。四是充分利用条件好的竹林,发展林下经济,倡导竹林下种养业。建设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辐射推广广大林农在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重楼、三叶青、灵芝、竹荪等中药材和食用菌及林下养殖,发展“竹药、竹菌、竹禽、竹菜”等多种竹下经营模式。五是推进竹旅融合,挖掘竹文化产业。竹林是具有一定景观性、参与性的旅游文化资源,要利用竹林资源,挖掘竹林旅游潜能,开展竹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提高竹林综合效益。六是着力强化组织保障。要把思想统一,将竹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以上答复,不知您是否满意,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最后感谢您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磐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