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关于对磐安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6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4-09-19 16:55 来源: 办公室 浏览次数:
分享:

羊彩霞 等 1  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我县中药(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的关心。

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浙八味”中的五味产自磐安,俗称“磐五味”,是浙江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和最主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守护发展好道地药材是磐安中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磐安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道地药材的振兴发展,也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品种道地是道地药材发展的关键,磐安贝母原有品种东贝因产量低、不易保存的特性种植面积正逐渐萎缩,为此我们加大了科研保护力度,通过县中药材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开展了东贝母病毒分子检测及脱毒复壮研究,在盘峰建立了东贝母种子种苗基地,尽最大努力实现东贝好品种保种复种。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和台州学院合作的《杭白芍护肝保健作用研究》项目,旨在研究杭白芍在护肝保健中的作用,提升杭白芍的开发利用价值,推广杭白芍的知名度,进而提升杭白芍的种植积极性。牵头参与了浙江省地方标准《玄参生产技术规程》和县中药材绿色发展示范项目《杭白芷和浙玄参的道地性特征研究》,从生产技术和道地性研究多角度进行理论支撑。

新一轮中药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对县内种植中药材的补贴标准,能吸引在县外种植的种植户回到县内种植中药材。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12年开展禁止硫磺熏蒸中药材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已基本杜绝硫磺熏蒸浙贝母行为。

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建设已开始探索,其中协助药企在盘峰等地建立了浙贝母种质基地,试点本地优质种质的保种工作,规划2000余亩的马讨山道地中药材基地已投入试生产,下一步将整合资源、技术、资金等要素给予重点扶持,打造高标准种子种苗基地。

中药材商品等级标准探索工作正在结合相关科研项目推进中,如《浙产道地药材“磐五味”优质优价体系构建与示范推广》,对磐安道地产区的药材,进行广泛的品质特征分析,提炼优形特征,制定质量等级标准,以优质促进优价。

新一轮中药扶持政策已出台细则开始实施,从种植、加工、销售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补贴扶持。全域GAP基地建设打造了“企业+基地+农户”共建模式,实施“六统一+溯源”管理,为中药材建立了种植有标准、质量有监管、品质有评定的全程管控体系,是高标准种植基地建设的一次实践。依托研究院平台,与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展开了广泛合作,助推磐安道地药材大健康产品开发落地。下一步将针对道地药材及其制品进行宣传推广,比如结合旅游产业。

如有不妥之处,请再来电或来信联系。


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