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 > 人大建议

磐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对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94号《关于加快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工作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9-14 16:45 来源: 磐安县文广旅体局 浏览次数:
分享:

朱致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磐安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立足实际为我县全域旅游发展献计献策。

正如您在建议中说的,环大盘山区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几年发展,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打造了灵江源森林公园、花溪景区、高姥山旅游区等优质景区景点。南孔文化、药文化、菇文化、小吃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环大盘山区域独特的风土人情,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然,环大盘山区域也还存在集聚效应不明显、基础设施不完善、协同发展不充分等问题短板,这些也正是我们近年来努力提升的方向。

一是规划统筹,挖掘文旅资源,从整体上推进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由资规部门牵头编制了《环大盘山协同化规划》,对环大盘山的村镇体系和旅游、道路、用地、设施协同进行了整体规划,并提出了总体行动任务,为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提供了规划指导。2022-2023年,由我局牵头又组织开展了新一轮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对环大盘山的三镇二乡的药文化、菇文化、小吃文化、红色文化进行了深化挖掘,进一步查清了文旅资源家底。

二是擦亮浙江小吃之乡金字招牌,立足特色推动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方前小吃”“大盘发糕”“米浆筒”“大蒜饼等制作技艺列入非遗代表名录,加强对非遗传承人挖掘、培养。实施磐安小吃发展规划,以方前小吃为主体整合县内小吃资源,推出磐安小吃品牌,发展磐安小吃门店、连锁店、加工企业(作坊),建立磐安小吃后厨基地,实现大盘发糕、馒头及炒米糕等单品的配送。同时,我局持续深入实施浙江味道·百县千碗工程,充分挖掘美食资源,传承美食文化。2023年,培育创建百县千碗示范店3家,14个小吃获省名点名小吃金奖。将药文化、菇文化和小吃文化相结合,推出磐安药膳4道菜品入选中华十大药膳5道菜品入选省十大药膳,《磐安药膳》地方标准入选2023浙江标准,成功创成药膳美食地标城市名录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项目带动促进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环大盘山区域的项目招引工作,谋划了浙中大裂谷、大盘山森林康养综合体、复泰养生谷等重大文项目,加快推进高姥山生态文化度假区等已招引落地项目建设进程,增强大项目带动作用。整合各乡镇闲置资产和医疗卫生资源,开发建设了润川山居、岭云漫谷等民宿,县医共体大盘分院闲置用转型建成了大盘山医养中心,开启了医养结合磐安模式,让城市养老与文旅融合,延长游客在磐停留时间。通过A级景区村创建、微改造精提升、山地公园建设等扶持,建成浙中川藏线、天马古道多个山地驿站和其他文旅景观节点,进一步完善环大盘山区域的文旅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促进始丰溪沿线、四协、灵江源、天网等地民宿集聚发展,推进沿线景观串珠成链,推动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

再次感谢您关心、支持磐安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磐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