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萍代表:
感谢你对我县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在县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全社会都很关注,教育部门近年来也一直将这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联动机制不断完善。2023年8月4日,中共磐安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合19个部门出台《磐安县儿童青少年心理护航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制定《磐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班工作方案》形成党政领导、多方联动和综合施策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二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县教育局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以监测、教育、服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平台,改善了我县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目前,我县所有中小学省标准心理辅导室已经实现全覆盖,其中省一级心理辅导站3个、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9个。三是关爱行动常抓不懈。出台并实施四大帮扶行动政策,即经济帮扶、联动帮扶、结对帮扶和转介帮扶,如经济帮扶是由磐安县教育基金会每年为家庭贫困的心理关怀重点学生提供每生5000元的经济补助。同时搭建服务平台,即大数据动态管理平台、家长教育平台和校外心理服务平台。开展和谐家庭创建,编印《有话好好说》系列读本(含教师篇、家长篇、小学生篇、中学生篇等分册)予以分发。建立并完善与部门联动工作体系,与卫健局建立了磐安县中小学健康教育联动工作机制,为高危学生开展咨询、诊疗等服务,实现了工作闭环。2023年,在民盟、政协推动下,县教育局、妇联等部门联合成立的“美美+家•杏林心苑”工作室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工作机制。通过努力,工作成效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
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与民族未来,县教育局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阶段将着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学校层面做好心理健康常态化工作
一是着力做好心理健康预防工作,创建学生友好型校园氛围,建立友好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是维护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学校定期在校园心理广播、学校公众号、黑板报等进行宣传,组织心理健康月、家长心理讲座、心理委员培训等活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举办体育艺术比赛、“劳动美”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园“读•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是全面推进生命健康教育,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完成所有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小学四年级以上每月2课时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课,定期开展心理拓展、社团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生成长规律、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突出积极心理学导向,强化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质量。
三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的软硬件水平,建立友善校园环境的关键是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支持和倾听,学校通过心理热线、“悄悄话”信箱、QQ解疑答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帮助通道。
四是提升心理教师辅导水平,优化“一生一档”“一事一案”的精准干预,向家长、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群体提供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服务包”,全力做到“求助有门、助人有方、受助及时”。
五是加强家校沟通,通过举办亲子沟通技巧讲座、学段衔接主题家长课堂、青春期教育系列大讲坛、心理专家进社区等形式帮助家长提升教育和沟通水平。
六是深化检校帮教,学法普法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一是“教”,坚持将法治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听”,听取法治副校长等作的法治教育专题报告和法治教育讲座;三是“读”,阅读法治教育书刊,观看法治教育资料图片、展板、影视;四是“写”,举办法治教育征文活动,开展平安征文和反邪教警示教育征文等活动;五是“察”,参与各类社会考察实践活动,参加法院开庭旁听和模拟法庭活动,参观禁毒、禁赌、禁黄、防诈骗等展览。
二、教育局层面完善家校社协同工作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开展磐安县“双减”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落实提质减负的有关规定,把双减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发展考核管理,努力构建绿色教育新生态。
二是深化心理健康四大帮扶行动,有效防范学生心理极端事件。
三是提升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素质,通过举办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活动、与绍兴市柯桥区形成心理健康共富活动,山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活动,德育管理高级研修培训等活动切实做好专业能力提升工作。
四是加强、壮大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开展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主题活动暨家庭教育巡讲等活动、为家长提供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指导,扩大“美美+家•杏林心苑”工作室受惠面。
五是拓展多方联动平台,成立医校共建、“检校”帮教平台,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共同探索建立家庭、学校、医疗机构、检察部门等相互合作的预防干预模式。
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部门共同努力,为此,我们也已向有关部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多部门联动青少年服务中心,为解决心理问题等级认定、心理疾病专业咨询和治疗、请假或休学后回校指标评定,开展家庭教育、家长职责评判、家校纠纷调解、贫困弱势家庭帮扶,搭建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平台。
二是进一步明确属地责任,建立更多的关爱场所,开展各类困境儿童动态排查,定期开展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动态了解困境儿童情况,常态化开展家庭监护监督、指导和支持服务。在社区中建立“关爱小屋”。
三是加强对网络的日常监督管理,宣传、网信、广播电视、公安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四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卫健部门增加区域内专科门诊,开通专业的心理健康24小时服务热线。建议卫健和民政等部门制定针对心理疾病弱势家庭的就医减免政策。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期待你一如既往地关注。
磐安县教育局
2024年 5月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