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皿区的剿匪经历
我叫施姬周,出生于1926年,是东阳人。我的一生与磐安,与大皿结下了深厚的缘分。抗日战争期间,我在搬迁到磐安大皿的宁波中学读高中,大皿是我们宁中师生眼中的“战时桃源”。
参加革命后,我全程参与了磐安的解放,并在大皿区工作两年半。1949年12月8日,陶健县长亲自在大皿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大皿区公所。区委书记由朱文彬(南下干部)担任,区长由我担任。当时我们面临剿匪、征粮、救灾、反霸、减租、组织群众等六大任务,但首要任务是剿匪。
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大军渡江后摧枯拉朽,四邻五县的国民党残匪纷纷窜入磐安,一时之间磐安大地上匪患蔓延,大小土匪达20多股约1400多人。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军地协作,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剿匪斗争,到1949年底一部分土匪被清剿,还有一部分自首登记,剩余的残匪化整为零,纷纷躲进深山冷岙,负隅顽抗。
1950年春节刚过,剿匪大军被调去参加解放定海的战斗,各路残匪立即重新集结,并猖狂活动,不断袭击我区、乡政府,残酷杀害基层干部和积极分子。从1950年3月5日至20日这半个月时间内,匪首羊荣德、戴德光先后率残部数十人至200多人不等,分4次轮番袭击我大皿区区公所。
第一次袭击发生在3月5日,星期天。当时区公所刚刚从大皿搬到黄余田不久,借设在黄余田基督教堂办公。通匪教徒杨真山,受匪首戴德光指使混入农会,唆使其妻利用做礼拜之际,趁我炊事员不备,将含有毒性的泻药巴豆粉末撒入晚餐菜锅中。在区公所用餐的同志,包括县委民运部长纪成平及其通讯员李洪勋约十七八人,饭后不到半小时即纷纷“拉肚子”,拉得停不下来,直至向老百姓家讨来冷粥解毒。面对突发情况,纪部长要求大家保持冷静,并找我和区委组织委员刘维增分析研究,认为“晚餐中毒事件”是土匪前来袭击的信号,必须动员全体同志做好迎击准备,保卫区公所和粮库安全。我们决定前半夜派人加强警戒放哨,后半夜由我们3人分率两个组埋伏在主要路口,时刻准备先发制敌。6日凌晨,不出所料,戴德光匪部四五十人得意忘形地自岭下前来偷袭。他们自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收拾“泻得半死”的我们。当其前锋的七八人接近村边时,我立即指挥全组同志出其不意打出一阵排枪,一时之间打得土匪抱头鼠窜。正在就近“拉肚子”的李洪勋也一跃而起,他来不及扎皮带,一手提裤子,一手举木壳枪,高喊:“冲啊!追啊!”一直冲在最前面。吃过早饭后,纪部长为及时向县委报告匪情,派刘维增率两名区中队战士赴安文送信(刘等4人因工作迟归,未吃有毒的晚餐)。当他们刚翻过黄余田岭头,躲在山上的十来个土匪就出来拦截,刘等边赶路边还击。在区公所的同志听到山上不断传来枪声,知道刘等在路上遭遇了土匪,我立即派身体较好的七八位同志赶去支援,土匪翻山逃走。
第二次袭击发生在3月11日,那天恰逢黄余田集市。上午9时许,匪十七支队杨道南大队数十人埋伏在附近山上,派匪中队长杨飞雄率匪徒7人,妄图乘机混入黄余田,杀害区干部,煽动群众抢劫区粮库。杨飞雄先带2人在大桥旁隐蔽窥探,另5人在近处坟头后隐蔽待命。当时粮库设在桥北的杨氏宗祠 (大祠堂)。区粮库主任傅樟清正佩枪在桥头警惕地注视过往行人,粮库会计陈德进扛长枪在粮库门口进出巡逻。杨飞雄做贼心虚,不敢过桥,慌乱地命众匪对准傅、陈开枪。他俩一听到枪声,迅速就地隐蔽还击。区里的同志听到枪声纷纷赶去支援。土匪急忙转身逃命,我们追出数里才返回。成功粉碎土匪煽动抢粮的企图。
第三次袭击发生在3月16日。自土匪接连袭击区公所后,我县大队派倪副中队率一个排进驻黄余田旁的柳坡村,协助剿匪。该排在前一天搜剿归来,晚上临时移驻黄余田。凌晨,匪首羊荣德、胡介甫率孔丙辰、杨道南、胡有福、张经云等匪部共200多人包围了柳坡村,妄图一举歼灭县大队,继而攻打区政府,夺取粮库。土匪的重机枪架在离县大队约50米的桂花树脚,并进行疯狂扫射。在机枪掩护下,向我县大队驻地包围过去,大有一举歼灭之势。土匪打了20分钟左右才知道扑了个空,后分兵两路攻打黄余田。倪副中队长听到密集的枪声,即率队抢占村旁土名倒地木山的制高点,却已被匪抢先占领。土匪用机枪自上往下猛烈扫射,冲在最前面的羊梦飞、马朱超、朱益华等3位战士不幸英勇牺牲。倪副中队长一时心慌,竟擅自带队往新渥方向撤退逃跑 (后受撤职处分)。我和区委书记朱文彬一听有情况,当即率领在区同志约 20人,沿区公所旁溪塍防守迎击。天微明时,右路土匪四五十人臂缠白毛巾向粮库冲来。负责守卫的5名同志立即向区公所转移。冲入粮库的土匪纷纷抢劫粮食,带队的土匪头目向住在隔壁的理发师傅王周才探听我方虚实。王有意为我方虚张声势,回答说:“县大队隐蔽在前边的山上,随时可以冲下来,区公所周围有四五十人守着,也不好轻易靠近!”说得该匪胆战心惊,不敢率队围攻区公所。与此同时,左边山上的土匪五六十人自山上呼啸冲杀而下,我即指挥接连打排枪奋勇阻击。当即打死冲在最前面的匪中队长,后面的匪徒急忙逃回山去。如此双方对峙射击至8时许。匪首羊荣德见我们顽强还击,县大队又去向不明,怕时间拖得太长对他们不利,就带着抢到手的四五百斤大米,仓皇逃离。我们立即冲上山追击,缴获驳壳枪1支。我们打了一场以少胜多、转危为安的翻身仗。
第四次袭击发生在3月19日。前一天我们得到可靠情报,戴德光匪部又在附近集结,准备再次前来袭击。我和刘维增紧急研究后(朱书记刚去大皿检查工作),一边派可靠的西宅村农会积极分子杨承旺(今杨宅村人)向县委作紧急报告,要求派县大队驰援;一边召开大会,动员群众分担保管粮库疏散的粮食。会后不到两小时,即把粮库库存的四五万斤粮食分散搬运干净。傍晚,我和全区同志21人到村旁西峰山上埋伏。晚上9时许,冷风刺骨,天空还下起了蒙蒙细雨,湿透了衣裳。为保存体力,我决定提前下山到西宅“三家门堂”(杨福寿等3户人家所居住的楼房)住宿防守。该门堂墙壁全部用卵石垒制,比较坚固,位置易守难攻。翌日拂晓,戴匪果然率七八十人冲入黄余田,他们先在区公所旁的小桥上胡喊口令:“一中队攻取区粮库,二中队占领区公所,三中队跟我到西宅活捉区干部!”并用3门土炮以及手榴弹集中向我驻处攻击。我们迅速按预定计划分为3组,分别防守楼下门户和楼上东西两边窗户,不给土匪靠近和抢占毗邻民房的机会,接连击退了土匪的多次进攻。双方相持到天亮,戴匪见一时无法得逞,转而采取“政治攻势”,派匪情报组长、黄余田小学校长杨祖训和通匪分子杨真山就近喊话说:“施区长,你们已被包围了,好比盘中鱼,碗里肉,只要缴枪投降,就保证你们生命安全……”我即大声回答:“叫我们投降是白日做梦,再喊就要你们的狗命!”并向喊处打了两枪,吓得他俩急忙逃走。戴匪见强攻不下,劝降无效,又玩弄阴谋诡计,妄图引诱我们自投罗网,指使众匪吠叫:“我们宽大为怀,你们不投降也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你们马上开门向大皿方向退却,我们保证不打一枪!”我们则朝喊处打枪,以作针锋相对的回答。戴匪恼羞成怒,下令收集煤油、柴草试图火攻。周围群众纷纷拦阻。在这危急关头,县大队火速赶到,自后山冲锋而下,打得土匪四处逃窜。当时恰逢天下大雨,云雾弥漫,无法远追。这次我们顽强坚持抗击6个多小时,粉碎戴匪种种险恶伎俩,又一次取得了反围攻的胜利。
事后我才得知是西宅(杨宅)村农会组长、土地革命时期的老党员杨加吃 (又名杨嘉揭),听到区政府被土匪围困在三家门堂的情况,不顾危险,巧妙避开戴匪的耳目,到安文县政府报信求援。在深泽碰到了赶来的县大队,杨加吃带领县大队走捷径火速赶到支援,及时为我们解了围。
当天下午,区委区政府立即召开群众大会,当场宣布逮捕通匪分子杨祖训、杨真山两人。会上,我头脑发热,公开表彰了杨加吃的英勇事迹,导致他不久后遭到土匪的疯狂报复,这成为我一生的痛。
土匪遭遇接连不断的惨败后,丧心病狂地杀害了杨加吃,在四五月间,又先后杀害方山村卢金富、西产村陈纪全、白岩村曹沅川、柳坡村杨加党、黄余田村杨金水等积极分子,妄图破坏我区的群众基础。
7月,金华军分区警卫营白景富营长率部来大皿驻剿。8月,金华军分区司令员杨信亲临大皿指挥剿匪,各股土匪纷纷被歼灭瓦解。9月25日,匪首戴德光(东南反共救国军钱江纵队志坚总队直属大队副大队长)在冷水潘潭村戏台阁楼被我军抓获。10月25日,金华军分区警卫营白景富营长亲率小分队,在高二乡大湖山的一个山洞中活捉原国民党磐安县党部书记、东南反共救国军括苍总队参谋长、反共老手羊荣德和随从土匪2名,缴获快机1挺、步枪2支、子弹50余发。10月28日公审枪决匪支队长戴德光、杨景春等。11月初,匪支队长胡有福(仁川胡庄村人)被我军击毙在壶镇一个山洞中。11月7日,县大队韩参谋率警卫营一个排由大皿村民兵带路,在仁川滚涛村附近的一个山洞中,当场击毙顽抗到底的匪副支队长兼大皿区伪区长杨道南及勤务兵杨关金,匪首孔令辉、吕火树相继被擒获。11月30日,磐安县伪县长袁德海在仙居被我军抓获。11月某日,方山村民兵羊金田、卢荣光、杨兆堂、杨加宝在后塘的灰屋里活捉戴匪部副官卢日照,缴获快机1挺、子弹48发。1950年冬,逃匿到上海化装成商人的匪首胡介甫、卢海涵、羊荣星被捉拿归案。1950年腊月,我剿匪部队派精干追剿小分队,在建德“炭山”把伪装成烧炭的原东南反共救国军钱江纵队志坚总队直属大队大队长杨时芳捉拿归案,越狱的匪情报处处长杨祖训一同抓获。
1952年1月4日在大皿区召开公判大会,公判枪决不法地主及恶霸惯匪等12名,自此全区终于彻底、干净地消灭了匪患,剿匪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按:在编辑《宁波中学在大皿》一书期间,有幸与施老结缘。2022年9月,为了纪念即将到来的复县四十周年,政协磐安县委员会向社会征稿,准备推出《磐安岁月》一书,笔者考虑到施老是大皿区首任区长,是磐安解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就专门对施老在磐安大地上所经历的剿匪经历进行了挖掘整理。让人扼腕痛惜的是2023年1月5日传来施姬周老先生去世的噩耗。施老生前多次表示,百年之后要葬到磐安这块他曾经倾注汗水与热血的大地上。2023年1月6日,家属遵照老先生遗嘱到仁川革命烈士陵园为其进行树葬。谨以此迟到的文章纪念施老,愿施老安息,一路走好。施老等革命先辈的奋斗事迹将永远在磐安大地上流传,他们的革命精神将永远为磐安人民所铭记。
作者简介:口述者,施姬周,磐安县离休干部;整理者,王洪波,磐安县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