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磐安县政协 > 文溪课堂

影像四十年(1983-2023)| 周义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路

发布时间: 2024-04-16 10:46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路


1994年5月18日至20日,浙江省贫困地区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我县花台山宾馆召开。时任副省长徐志纯出席了此次会议。我作为当时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出席全省贫困县教育工作座谈会的代表(1994年) 作者供图


会议上,时任县长赵金勇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步伐》的经验介绍。徐志纯副省长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我县“勒紧裤带办教育”的办学精神,号召全省各地向磐安学习。另外省政府奖励我县20万元教育经费。


复县之初,为了加快磐安脱贫致富步伐。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识到磐安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流通渠道狭窄、工业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下、人才奇缺。一致认为要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首先缩短教育上的差距,尤其在基础教育上要敢追敢超。为此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将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明确提出“脱贫致富,教育起步”“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的要求。


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很多,首先是办学条件差、改造任务重与经济落后、财力匮乏形成矛盾。据1985年统计,全县学校危房总面积达3.41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17.2%,393所小学就有137所是危房。新建和改造校舍就需要数千万元资金,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还不到千万元。一个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贫困县,这些钱哪里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勒紧裤带办教育”,坚持“负债投入也要办教育”,提出县财政和乡镇对教育投入要采取倾斜政策。复县之初的那十几年,县财政对教育拨款每年递增18%以上,1993年县财政教育事业费拨款达933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4%。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由1986年的30元提高到1993年的286元,初中由102元提高到296元。各乡镇也根据“先教育、后其他,先学校、后自己”的原则,把乡财政收入的大头用于教育,各乡镇教育支出占财政包干基数比例平均超过60%,1993年更是达到70%以上。


与会代表参观胡宅乡中心小学(1994年) 作者供图


在财政持续加大投入的同时,我县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全县范围内发出“少吃一斤肉,多种几斤粮,为教育献一份爱心”的倡议。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料献料,有工投工,用实际行动支持教育。1984年,全县新建校舍5000平方米,拆建校舍4000平方米。除上级拨款外,广大群众就集资了13万元。1985年,云山乡上葛村为建造校舍,集资2.5万元,村民人均捐资50元。1987年,云山乡发动群众投工献料,筹资修缮校舍(危房)1006平方米,成为全县第一个村级校舍无危房的乡。全县上下涌现出许多崇学重教的感人事迹。在万苍乡,雅庄村村民为了建校平整地基日夜奋战,平均每人投入义务工10天以上。他们硬是用车推,用肩挑,完成了7000多土石方的平整任务;一些平时为尺寸土地争得面红耳赤的老农,献出了自己的宅基地;胡宅乡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献上用10个鸡蛋换来的3元钱,方前镇寺岙村每户捐椽木一根、瓦20片;1993年,为解决县实验小学建设资金问题,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动员下,一个晚上自报捐资额达30余万元。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县委、县政府可谓是绞尽脑汁筹措教育经费。一方面是连续多年下发专门文件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筹”钱。1990年8月,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为教育捐资活动的决定》;1992年8月,县委办、县府办下发 《关于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通知》;1993年5月,县委、县政府再次下发《中共磐安县委、磐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的决定》。县领导带头捐资,每年人均捐资100多元,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每年拿出一个月总收入的10%捐给教育。另外还规定乡镇财政超收和节余部分,应有50%以上用于教育事业。不仅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源”,还做好“节流”工作,规定凡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未完成破旧校舍改造任务的乡镇,不得安排乡镇机关建房。


另一方面是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筹集资金。1989年7月3日,成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磐安县人民教育基金会。还积极联合有关部门,接受海外华人、华侨的捐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大业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炳麟,他向我县教育系统捐建了7个项目,捐赠金额90.23万元,包括仁川镇中心小学庆同教学楼、磐安中学(现磐安二中)庆同教学楼、方前镇初级中学庆同教学楼、万苍乡中心小学庆同教学楼、双溪乡中心小学恩美教学楼、冷水镇中心小学恩美教学楼、冷水镇白岩小学恩美教学楼等。


上级部门、结对帮扶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向磐安教育事业慷慨解囊。其中主要有省扶贫建校费370万元、义乌市政府280万元、金华市教育局260万元、省财政厅90万元、省汽车租赁公司45万元、省委办公厅40万元、杭州市拱墅区房地产开发公司35万元、康莱特公司20万元、省工商银行15万元、郑福双20万元、张瑞昌12.5万元、张学进10万元。


县内缴纳教育附加费也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如在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的胡宅乡,群众只要一听到乡政府的广播通知要缴纳教育附加费,95%以上的农民都能在两天内交清。到第三天,其他农户都会主动将钱送到负责收费的村干部手中。


在这种浓厚的办学兴学社会氛围推动下,全县改造旧校舍53329平方米,新建、扩建校舍4万平方米,基本上排除学校危房。有的学校在排除危房后,已转向设施配套、美化、绿化校园方面努力。中小学仪器达标率为 80%以上。1993 年 9 月,全县完成初中普及的办学目标。我县成为全省各个贫困县中最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


在教育“普九”攻坚战中,全县依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节衣缩食办教育,实现了“让所有适龄儿童有学上、有书读”的目标,圆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梦。可喜的是,后来的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拿好“接力棒”,在教育这条路上跑出了“加速度”。1997年,我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2001年,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我县基本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2008年,荣获“浙江省教育强县”称号。我们不仅让广大青少年有书读、有学上,更实现了读好书、上好学的目标。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在教育力量的影响带动下,磐安的明天会更美好。



作者简介:周义妹,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代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