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磐安县政协 > 文溪课堂

影像四十年(1983-2023)| 洪铁城:“孔氏婺州南宗”发掘过程

发布时间: 2024-03-04 16:36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吕济民(左三)、罗哲文(中)、谢辰生(右二)等在榉溪合影(2005年)                        杜羽丰供图




这张照片摄于2005年12月7日,是我与罗哲文、谢辰生、吕济民等在盘峰乡榉溪村的合影。


当年年初,我以多年相知相识的关系请罗老、谢老“南巡”。因为罗老、谢老太忙,所以年初的邀请,到年末才成行。意想不到的是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先生和中央美院特聘国学教师许力也一同前来。


他们的第一站是缙云县新建镇的河阳古村——这是我应邀去缙云县当规划设计评委时发现的一个古村。第二站就是我心心念念牵挂已久的中国第三圣地“婺州南宗”裔孙聚居地磐安县榉溪村。我已经为“婺州南宗”一事奔走呼告前后十年了。这次罗老他们相当于来“验收”,这也是整个行程的重头戏。


提到“婺州南宗”发掘这件事,要从1996年春天说起。那年,市里通知我去陪同罗哲文、郑孝燮等专家到兰溪、衢州考察。在参观衢州孔庙时,我想这没什么稀奇的,因为东阳、 磐安等地孔姓群众很多,搞不好也有类似的孔庙。带着这个想法,一回到家我就从浩瀚的历史典籍,特别是金华各个县市的地方志入手进行查证。经过连续几个通宵的仔细查找,终于在《磐安县志》上找到一条让我欣喜若狂的记载:“建炎四年(1130)山东阙里孔裔、大理寺评事孔端躬,偕兄衍圣公端友扈高宗南渡。衍圣公寓居三衢,评事从驾抵台州,道经榉川,以父病居之(今盘峰乡榉溪村),遂为婺州南宗。”这与《衢州市志》“第四十八代孙孔端躬,官大理寺评事,隐婺州永康榉川”的记载相吻合。于是匆匆草创了一篇5000多字的《中国第三圣地——婺州南宗阙里》。


说来也正凑巧,这时时任磐安县文化局局长陈心昌到东阳看我。席间我向他谈起榉溪,他告诉我孔氏家庙尚存。我兴奋至极,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就兴冲冲地在陈局长陪同下到了榉溪。当时的村支书孔火春陪同我们参观孔端躬墓、孔若钧墓以及孔氏家庙等历史古迹。我还向孔火春打听家谱的情况,他立马替我找来重修于民国时期的《孔氏宗谱》。通过家谱,我得 以进一步了解到婺州南宗以及孔氏家庙的历史。


《孔氏宗谱》中详细记载了历代兴建以及修缮家庙的过程。家庙始建于宋宝祐年间,由朝廷“赐照恩例创建圣庙于榉川南岸杏坛园前”。元至顺年间,孔氏家庙因年久失修而崩塌,五十五代孙克英远赴曲阜,最后由衍圣公府出面“移牒婺州路,关会修理圣庙、优免差役”。婺州路总管府行文到永康县要求“遵奉给价,着令里族修理完备”。到了洪武二十五年 (1392),又由五十七代、监察御史言缘奏请修理家庙,照衢州恩例,会同修理。弘治十一年(1498),六十代孙承杞“因圣庙岁久渐敝……疏奏行户礼二部……委永康县知县张动支官府无碍钱粮,拈工修理完成。复委儒学教谕冯昆、训导张槐、苏鉴,亲诣地所,告祭毕工”。由此可见榉溪家庙历史悠久,并且历朝历代都是按照“衢州恩例”由官府进行兴建与修缮的,是确确实实的“孔氏家庙”,而非一般意义上民间的孔氏宗祠。


同时我还了解到更多婺州南宗的历史以及曲阜、衢州、婺州三派孔氏分支之间的交往史。婺州南宗不是自封的,而是得到曲阜、衢州孔氏先祖们认同的。元代孔子五十三世孙孔洙让爵于北宗曲阜后,衢州孔子五十九世孙孔彦绳世袭“五经博士”的同时,婺州南宗的孔彦铎也得以世袭“奉祀礼生”。清乾隆十三年 (1748)以及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两次到曲阜举行祭孔大典。衍圣公府都行文衢、婺两府,要求派人北上参加陪祀。婺州南宗两次都派人北上参与这一盛事。嘉庆元年(1796),衢州第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广标给婺州南 宗所撰的宗谱序中明确提出:“惟婺祖端躬公,官居大理寺评事,乃由台抵婺至永之榉川,见其山高水长,泉香土沃,弃荣华而优游自乐,屋于钟山之下而居焉,此南北之所由分,而三派之所自始也。”


此外,谈及孔氏南北三派的交往历史,还不得不提一段“公案”。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永康重修《县志》,参加编纂的当地名士应希圣和俞柏等不查榉溪孔氏的本末源流,就妄自认定榉溪孔氏“冒认圣裔”。不仅将这一结论载入《县志》,并且还在县学明伦堂前立下《禁革冒认圣裔碑记》。因此碑立于明伦堂前又是名士所作,所以后世一般人都认为榉溪孔氏是 “冒牌货”。榉溪孔氏也因此得不到圣裔应有的优待。直到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永康县志》时,参与修纂的榉溪孔氏族人孔宪成发现这一不实记载,当即向永康知县郭文翘申诉。郭知县打官腔推诿责任,提出“其碑之有,莫得而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孔宪成携带榉溪的《孔氏宗谱》率族人到衢州向同族宗亲五经博士孔庆仪“求援”。孔庆仪立即拿出衢州《孔氏宗谱》与之核对,确认婺州孔氏与衢州孔氏同出一脉后,第二天就马不停蹄赶往永康,拜会郭知县,在文庙明伦堂召集官吏士绅,当面将带来的衢州孔氏家谱与榉溪孔氏家谱一一比对,申明榉溪孔氏与衢州孔氏同宗同源,并非“冒认”。孔庆仪还进一步指出“所有志书诬载之处当经公允更正”,并且特意写了一篇《辨诬冒认圣裔碑记》,为榉溪孔氏近三百年的“冤案”昭雪正名。


根据陆续掌握的史料,我对《中国第三圣地——婺州南宗阙里》一文进行进一步修订补充,并在《中国文物报》发表。1996年10月举办的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年会上,我以此为题作了主旨报告。我的观点得到与会的研究会会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老先生的肯定。单老表示他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帮助曲阜整理历史文献资料时看到过相关记载。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这篇文章相继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浙江日报》等二十多家报纸转载。


我把这些好消息分享给婺州孔氏后裔,他们听后特别高兴,专程跑到曲阜去联宗续谱,想不到被泼了一头冷水。我考虑到自己人微言轻,所以动起了小心思,趁机将罗哲文、谢辰生、吕济民三位大咖拉到榉溪。一方面是想让他们看看保存完好的孔氏家庙,另一方面就是想让他 们听听婺州南宗的历史,借此为婺州南宗发发声。


三位老先生细细考察了孔氏家庙,看了榉溪始祖孔端躬以及其父孔若钧的墓,看了孔氏裔孙种下的桧树、老街小巷和“十八明堂”等历史古迹。在榉溪孔氏家庙里,吕老当场就指出:“正厅明间木梁上雕着龙,除了皇帝使用的建筑,这龙只能在孔庙建筑上被允许使用。”罗老则开诚布公地对磐安县主要领导说:“保护好榉溪孔氏家庙的意义不在建筑上,而是在其历史文化上。”诚如罗老所说,就建筑而言衢州的孔氏家庙不如曲阜,榉溪的孔氏家庙又不如衢州。婺州南宗的历史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孔氏家庙所呈现的价值。这与我一心为 “婺州南宗”正名的想法不谋而合。最后,三位老先生当场表态,“婺州南宗孔氏家庙”一说可以确定,你们报“国保”我们支持。


罗哲文老先生为《沉浮榉溪》一书所作题词(2005年)                    作者供图


正是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2006 年5月,榉溪孔氏家庙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步登天”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婺州南宗”也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 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举改写了中国文化史上“北孔曲阜,南宗衢州”的定论,同时也确立了其在孔氏家族传承中该有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