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尖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按照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创建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结合 尖山镇实际,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稳步有序推进了各项工作, 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开创了尖山镇法治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强化党委组织领导,落实法治工作责任
(一)成立法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镇党政班子的实际情况: 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综治、司法、 党政办、法庭、派出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法治尖山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人朱明书记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到位,负责协调指导全镇的法治工作。
(二)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结合尖山实际,将各项工作 纳入法治化轨道,实行分管领导定期汇报法治建设工作情况,镇 党委会议每季度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开展,凡遇重大问题均邀请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共同参与讨论。
(三)建立完善法治建设工作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党委、政 府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 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大力支持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强化执法装备配备及执法、普法依法治理经费保障。
二、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依法执政能力
以乡镇法治化综合改革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尖山镇法治化综合改革领导小 组,执法中队、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负责人作为办公 室成员。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的风险评估,将公众参与、 专家论证等作为必经环节,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全过程记录、 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制度,做到留痕管理,有效提升了镇党委、 政府依法决策水平。二是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对辖区内行 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实行合法性审查,审查 率达到100%。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进信息公开、政务 服务工作,在镇纪委设立行政效能投诉和举报电话,畅通民意诉 求,接受群众的举报和监督。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证考试,2023年度新录用公务员执证率100%。三是完善尖山镇行政调解委员会职能,组织尖山派出所、尖山法庭、尖山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局尖山中队及相关 专业人员、法律顾问,对高风险的行政执法案件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实时掌握案件动态,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
三、强化基层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一)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实现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尖山司法所作为全国模范司法所,秉持“小事不出村、大事 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理念,积极创新、主动作为,为社会和谐 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创新机制建设,预防小矛盾升级。自 2000年开始,建立每月21日固定召开治调主任例会,推进矛盾 纠纷排查和风险隐患预防,并在全县推广。2020年,率先提出 “219”议事会制度,实现了矛盾纠纷事事有专人调处、件件能 就地解决,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以来,已成功 调解矛盾纠纷100余起,其中重大亡人事故5起,其他重大纠纷 9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推进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化管 理。根据尖山镇交通事故、婚姻邻里、山林土地、企业工伤等领 域矛盾纠纷频发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每日说法、每月学习、 每季座谈、每年培训工作,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发挥作用 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村居主职干部尽快进入角色、依法履行职能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坚持品牌建设,擦亮金名片底色。及时 总结“先锋引领、纠纷调解、警民联防、身份验证”等富有管头 特色的“管事十法”,把“管头管事、平安无事”做成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金名片。这一做法于2019年被中央农办等5部门认定,“山城管事”社会治理模式被确定为全省19个创新试点项目之一。
(二)推进普法教育工作,形成了全域普法工作大格局
坚持“照章写剧本、分类定形式、量身定内容”要求,丰富 普法形式,拓展普法载体,深化法治建设,建强普法阵地,坚持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形成了“大普法”工 作格局。 一是突出重点,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紧抓领导干 部这个重点,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将其作为党委理论学 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健全干部日常学法机制。根据不同年龄 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组织镇域内中小学生利 用晨读、班会等时间开展“法律晨读”“宪法好声音”朗读分享 会、学法主题班会、法律专题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法治意 识。立足省级工业园区企业多这一客观实际,创新普法宣传点、 整合普法宣传线、扩大法律宣讲面,开展面对面法治宣传、法律 咨询、法律服务,取得实效。二是立足实际,推进法治阵地引领 示范性。实现了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和“后陈式”法治 村全覆盖,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2 个,今年里光洋村有望成为第三个省级民主法治村。三是创新方 法,注重法治文化建设实效性。结合“3·8”“3·15”“12·4” 等时间节点,利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寻找横路村非遗传承人 编排法治快板等节目,以文艺演出、趣味运动、有奖竞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群众的文化生活与休闲娱乐之中,通过公众号、微信、电视、广播等传播手段,定期推送 法律知识,重点对辖区内240家企业分发普法传单,2023年以 来,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5000余份,举办法律讲座2次,悬挂横幅56条,累计覆盖人数达8万人次。
(三)推进法律服务工作,铸就了法律普惠新标杆
按照“覆盖全域化、业务专业化、便捷高效化”标准,坚持 “以人为本、均等普惠”,实现村村有法律顾问,线上线下齐服 务。 一是聚焦重点,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全域化。针对全镇村 居人口多、律师紧缺这一现状,组织有热心的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进行培训,打造人才蓄水池,培育法律智囊团。 同时,定期邀请村居法律顾问进村入企设点咨询,建立微信咨询 群,在司法所内摆放公共法律服务机,为群众提供24小时“全 天式”的实时在线的答疑解惑,通过普惠性、便民性的公共法律 服务,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群众的头脑之中。 二是聚力攻坚,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专业化。针对司法所工作 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合法性审核工作过度依赖法律顾问, 而法律顾问精力有限这一问题,对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 培训,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及重大行政执法 决定法制审核有关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对审核机构、审核范围、 审核内容、审核流程标准化建设以及合法性审核事项的提起、流 转、审核、报批等进行了规范,有效提升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聚智创新,推进诉调衔接工作便捷高效化。积极推进“源头预防为主,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 源治理新实践,做好与玉山法庭的深入对接工作,完善诉调衔接工作机制。我镇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 在不少问题,如依法行政能力偏弱,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存在短 板;百姓整体法治意识不高。下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
工作:
一是提升干部法治素养。进一步完善镇中层干部任前考试和 村两委干部年度法律知识、党内法规考试制度,定期组织法治讲 座、法律知识培训,为乡镇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为村居主职干部尽快进入角色、依法履行职能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按照“照章写剧本、分类定形 式、量身定内容”要求,针对不同群体,丰富普法形式、拓展普 法载体、深挖法治文化、建强普法阵地,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百姓法治素养。
五、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基础建设。严格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开展各项行政 执法和管理服务工作。落实责任,加强行政执法公开和监督工作,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的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体系。
(二)提升干部素质。对镇政府工作人员集中开展法律法规 政策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规范履职行为,提高依法履职水平。
(三)强化法治宣传。加强《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政策特别 是新出台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 借助各种机会提高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积极宣传开展的管理服务各项工作,提高政策普及率和工作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