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磐安县政协 > 文溪课堂

影像四十年(1983-2023)| 浙江省第一个家庭婺剧团

发布时间: 2024-02-20 11:26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5.jpg


4.JPG


6.jpg

春节期间,磐安各地婺剧演出可谓精彩纷呈,是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和文化大餐。演出现场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戏迷们围在戏台前,随着台上剧情起伏或生气或高兴,精美的唱腔、精彩的武戏,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连连喝彩,增添了浓浓的年味。本次“文史天地”栏目带大家一起走进浙江省第一个家庭婺剧团——磐安县九和乡三水潭村家庭婺剧团。



浙江省第一个家庭婺剧团

三十多年前,《浙江日报》《金华日报》上报道说磐安县九和乡三水潭村有个婺剧团,是浙江省第一个家庭婺剧团。这个婺剧团是我老爸杨开德负责组建的。现在回想起来,还很亲切,一切宛如昨日。


我们村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在我的记忆里,1968年,大年初一就演戏。1971年,村剧团改演《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平原作战》《杜鹃山》等革命样板戏,李玉和、杨子荣、郭建光等主角演员亮相时,台下都会连连喝彩。1980年开始,村剧团又改演老戏。1985年,村剧团处于瘫痪状态。不久,转变为10户家庭为主的合资剧团,他们向村里租用服装、道具、设备然后组织演出,可是运作困难,村里只得变卖剧团。


我父亲19岁开始担任村农会主任,21岁时到乡里工作。1985年,因胃不太好,从九和乡政府提前退休。当他听说村婺剧团要解散后,心里很着急。他从小很喜欢婺剧,是剧团里的正吹即吹唢呐、吹笛子、拉二胡等。他主动与村干部沟通,提出了购买剧团的想法。几天后,以自己的退休金和一点存款为主,再向亲朋好友借钱,凑足2000多元,把村婺剧团买了下来。


剧团一买来,他就跑到尚湖镇大王村,聘请60多岁的王小水先生来我家教戏,吃住都由我家负责,还发工资。王小水曾是东阳婺剧团很有名气的小生。当时,没有打印好的剧本,我跟王先生记录剧本。王先生首先讲怎样记录剧本,简要介绍剧情,然后就开始“口吐”剧本,我则很快地记下来。前后五年时间里,我记录了不少剧本,目前保存在家的还有《绣鸳鸯》《双救驾》《九龙阁》《打登州》《三仙炉》《金棋盘》《前后金冠》《玉麒麟》《牛头山》《还魂带》《鸳鸯带》《回龙阁》共12本,20多万字。


家庭剧团成立后,我们全家都上台演戏。演员不够,就把村剧团20多名演员聘用回来。另外,还在本乡的下溪村、后业岭村及尚湖、深泽、双溪、窈川等地聘用演员和后台人员。


我家共12口人,在演出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角色定位。我爸是剧团总负责,后场缺人时,他立即顶上,拉二胡、吹笛子。我妈是安排吃饭、住宿的总管家,担子最重,所有的饭菜,都是她烧的。每年不仅把自家种的稻米、晒的干菜吃得精光,还时常向邻居、亲戚借米、借菜。儿子、媳妇上台演戏时,还得在台下照看孙子、孙女。


演员张月光、杨桃光(1986年)  演员杨岳明(1986年      演员张明兰(1986年)

杨岳明供图


在《玉麒麟》这出戏中,我家是这样安排的:我主演小丑,演员欠缺较多时,一台戏演完,我还得客串其他8个角色,需要同步化妆、换衣帽,很忙碌。我的妻子演燕青。大弟负责走台,眼睛盯着剧情,搬桌椅、给演员拿刀枪、上胡子。大弟媳妇演兵勇。二弟是大花面(净),演鲁智深。二弟媳演兵勇。三妹是小生,演花荣。妹夫负责为演员换衣服、帽盔,他也是剧团里最累的一个。出村演出,他得提前去写戏,洽谈演出费用、食宿、运送等一大堆事情。演出结束时,还得一起收拾所有设备、道具。小弟是二花(副),演奸臣。弟媳是小生,演石秀。就这样一家人密切配合,撑起了一台戏。


1988年,我儿子灿斌3岁,岳姣的女儿灿珍1岁,都跟着剧团走。搬运的都靠拖拉机,路上总是晕车呕吐,小孩当天基本上吃不下饭,走路都没力气。晚上演出时,两个小孩就躺在戏箱里睡觉。


每逢演出,我们兄弟姐妹都会留意剧情,一旦演员有意外或者突发事件,马上换装,上去“补台”。只要有演出,全家人总是最早到戏场,最迟离开戏场。


1987年,我们通过县文化部门考核、审批,成立了磐安县光明婺剧团,还特地刻了公章。30多年前,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单一,我们的演出很受欢迎。每年腊月初,我们就提早准备行装,到附近的村尝试着演出。一般情况,上午不演戏,下午演折子戏,相当于暖场节目。到了晚上,上演正剧,时间是三到五个小时。从九和演到玉山、尚湖、窈川、双溪、云山等乡镇,然后到东阳、嵊县等地。


我家婺剧团因为投资少、设备简陋,戏台幕布黑黢黢的,还比人家的短几分、窄几寸,连木制大刀、竹制长枪也都小一号;音响设备,只是一个高音喇叭,扩音器都是向村里借的;照明器材,只是一盏老旧的煤气灯,风大时,煤气灯芯有时会被吹走,台上一片漆黑,只得点蜡烛、煤油灯应急,台下往往会喝倒彩。尽管设备简陋,演出还是很受欢迎。有一天,剧团赶往 双溪王庄演出,另一个村来抢戏箱,两个村各抢走一半戏箱,我们只好两边说好话,延迟两三个小时后,才开戏。


有一年大年三十,在大盘和尚寮村做戏,那里山高,晚上特别冷,演员们衣服穿得少,冷得发抖,又不好让观众看出来,只好用劲表演,才让手脚暖和起来。台下观众人山人海,连大会堂两边窗户上都站了人,掌声如潮。做戏结束后,农户也很热情,点心烧得特别丰盛。


在开办剧团的那四五年间,我们在周边地区到处转。有一次在嵊县影剧院演出,票价是每人0.2元。影剧院的音响、灯光免费让我们使用,那里的音响最柔和、灯光最漂亮,演员们精神振奋,纷纷亮出看家本领。离开嵊县后,演员们还念念不忘。我心里也这么想,我家婺剧团要是天天能在这么好的影剧院里演出该有多好。


我家婺剧团共有30多人,戏里戏外常会上演一些有意思的插曲。谢守堂很有才气,是剧团台柱子。年轻时曾练武,记性也特好,平时讲话有点沙哑,一旦上台根本不沙哑,嗓音特别洪亮。有一年王小水先生有事情,没工夫教戏。谢守堂就把道情故事,改编成剧本。有一天晚上,他演包青天,我们同村一个女子演包夫人,她演苦戏很出彩,戏到深处,“包拯”与“夫人”抱头痛哭,台下一些年纪大的观众也在抹眼泪。突然后台副吹的唢呐停了,只见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冲上台来,一把拉起跪着的“夫人”就打,一边还大声喊:“你们做戏抱得这么紧,干什么?”台上、台下都懵了。当听说,这个打“包拯夫人”的是女演员法定的丈夫时,台下观众连同幕后的演员都哄堂大笑。


我们的家庭婺剧团每年外出演出大约一个月,真的很辛苦,那个时候每个村都不富裕,支付的戏金很少,少的几十元,多的也只有几百元。剔除剧团正常开支,按结余多少,给演员和后台人员付一点很微薄的报酬。一般情况下,普通演员工资70—80元一个月,演主角的100元左右一个月。包括教戏先生,最高的也只有6元一天,月工资不到200元。尽管生活是艰苦的,工资是微薄的,但是我们内心是愉快且满足的。有的演员说:“只要每天有一口饱饭,没有工资,我还是会来演戏,因为我很喜欢婺剧。”


随着时代的进步,娱乐方式也日益多元。婺剧团的业务大受影响,慢慢地入不敷出,难以为继。1990年,我老爸思考再三,忍痛割爱,把演戏用的服装、道具等,以2000元的价格转让给东阳一个老板。我们全家人为之付出很多心血的“光明婺剧团”就这样悄然解散。



作者简介:口述者,杨岳明,磐安县九和乡三水潭村村民。整理者,张明华,磐安县委党校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