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7755911515G/2024-65216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冷水镇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4-11-27 |
冷水镇位于磐安县内南部边陲,瓯江源头好溪江滨,距县城20公里,是金、丽、台三市交界的“金三角”,也是灵溪、好溪、龙溪三江汇聚地。冷水镇因“古时境内有一眼清泉从不枯竭,炎夏饮之寒冷透骨”而得名,1997年9月经省批准成为建制镇,是金华市级中心镇,全镇总面积41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9553人,先后被评为中国香菇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教育强镇、省级森林城镇、市文明卫生城镇、金华市美丽城镇市级样板镇等。
建置沿革
冷水因古时境内有一眼清泉从不枯竭,炎夏饮之寒冷透骨,故名冷川,俗称冷水。古属东阳郡永康县。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划入缙云县。宋元明清时期为缙云县美化乡石龙里二十七都。民国年间(1912~1949),为龙门乡。1949年,属缙云县潘潭乡。1953年9月,潘潭乡划入磐安县管辖。1954年3月,由潘潭乡划出冷水、泗岩、虬里、西英、岩潭、小章、杨山、水坑弄、山干、弹上等村,翠峰乡划出西湖、外田口、后陈等村,建立冷水乡,驻地冷水,属大皿区(黄余田)。1956年3月,潘潭乡和雅塘乡的白岩、朱山、河南、大溪等村并入冷水乡,又将西湖、杨山、外田口、后陈、山干、弹上等村划给翠峰乡。1958年,为卫星公社(新渥)冷水管理区(大队)。不久,磐安县并入东阳,卫星公社并入安文公社,故称东阳县安文公社冷水管理区(大队)。1961年,原公社改为区建置,原管理区(大队)改称公社,故为安文区冷水公社。1983年11月,磐安复县后,为磐安县安文区冷水乡。1992年撤区,为县直属乡。1997年9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为县直属镇。
区位优势独特
冷水镇地处金、丽、台三地市交界处,瓯江源头水系好溪、龙溪、灵溪穿镇而过。交通便利,距诸永高速磐安出口、金台高速壶镇出口及杭温高铁磐安站约15分钟车程,209省道穿境而过,金台铁路磐安南站设在镇境内,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工业发展热土
冷水工业起步早,发展快,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产业转移,已发展成为我县的工业重镇。冷水工业功能区创办于2003年1月,老工业区占地约380亩,新规划的朱坞坑工业区块规划总面积500亩。当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58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五金铸造、药用包装、木制品加工等为主的产业格局。2023年共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36%。“冷水热土”基础更加扎实,动能更加充沛,形象更加鲜明。
农业发祥圣地
冷水生态农业特色鲜明,各村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全力打造“一村一品”,高山西瓜、龙爪姜、土索面等特色农业产业加速发展,浙贝母、铁皮石斛、三叶青等中药材产业也迅猛发展。2023年成立了全国首个300亩浙贝母GAP基地。方正铁皮石斛基地形成了“石秀铁皮石斛”品牌,被评为省级道地药园示范基地、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康养旅居福地
依托优异山水环境,聚焦“体、旅、养”三大产业,有机融合、创新探索,推进“避暑、研学、影视、户外、养生”等五大基地建设,构建全域全时全业态的旅游产品体系,助推旅游业高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冷水全镇拥有龙溪漂流、云水谣、朱山古村落、虬里水上乐园、竟雅桑葚采摘园、小章气排球场馆等多家旅游景区及体旅业态。拥有全县唯一一家白金级民宿汇森绘色。2023年小章村承办了全国“劳动者杯”气排球赛,体育特色村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镇运动氛围进一步浓厚。
联系电话:0579-84736301
办公地址:金华市磐安县冷水镇菇城路1号
办公时间: 法定工作日 夏令时(5月1日-9月30日) 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30
冬令时(10月1日-4月30日)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