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城开发建设中心紧扣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工作主线,准确把握“江南药镇、高铁新区”定位,深入实施产业提质、项目提速、招商提效、平台提优、改革提级 “五大工程”,全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在攻坚克难中稳健前行。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坚持把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的主攻方向,突出产业链升级、集群化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两项重要指标总量跃居全县第一:1-9月,全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3.45亿元,同比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4.84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2.48亿元,同比增长162.75%。三项关键指标增速领跑全县:限上零售1.12亿元,同比增长1039%;国地税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43.22%,地税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40.65%。六项科技创新指标完成率高于全县平均值:高科技投资1.93亿元,同比增长8.89%,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7亿元;规上企业研发费用投入8729万元;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4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此外,盘活低效用地246.91亩;新增规上企业2家。
(二)聚焦招大引强,龙头项目落地开花。
截止10月底,全区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额37.02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3个主导产业项目落地,其中总投资1.5亿元的海乘机车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上规”。目前,总投资35亿元北京电投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已完成土地摘牌,固生堂中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已完成总部、仓储、门店选址工作,总投资7.1亿元大晟药业冬虫夏草干、总投资3亿元浙江慧创节能发电机制造项目已完成项目前期土地挂牌手续,两大主导产业不断集聚。
(三)聚焦项目建设,发展动力愈发强劲。
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项目专班工作机制,抓好重点平台项目、重点产业项目及技改提升项目建设,全力保障项目投产达效。一是重点平台项目全速推进,将杭温高铁客运综合枢纽项目列为全区“一号工程”,客运枢纽及其主干道框架配套全速推进;先迈智造完成C区、D区主体工程结顶,A区、B区完成主体工程量55%;江南药镇核心区全面完成风貌改造提升,加速打造4A高能级景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完成政策处理,全区用地空间拓展280亩。二是重点产业提质增效,盛康源项目主体工程全面结顶, 12月底前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华厦物流园、金仙禅意康养、鲶鱼山住宅全面结顶,基础配套装修全速推进;金城阜通、中药产业孵化园二期等已完成前期项目开工准备手续。三是技改提升项目增质扩容,罗奇泰克多层PCB板生产线基本完成安装;一方制药颗粒生产线二期部分设备进场安装;思特亿、飞虎科技等技改项目全面投产达效。
(四)聚焦改革开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紧紧围绕服务全区326家工业企业、28个重点在建项目、2大市场和10大重点盯引项目,第一时间将县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新政快速“落地生根”,拿出硬招实招、打好服务主动仗,充实办事窗口及工业线干部力量,优化窗口“一站式”办理和全员代办制度。重点聚焦支持52家重点规上企业和高成长型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并以新落地先迈中医药智造和盛康源等重大制造业项目专班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建立高效并联快捷的闭环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办事实效,努力营造新城区“办事不求人、有事便捷快”的安心、舒心创业氛围,奋力跑出工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五)聚焦百日攻坚,发展环境更加稳定。
围绕全县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成立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全面深入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行动,5名班子成员带头分区块责任包干,73名网格员下沉企业、在建项目现场,建立“新城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行动闭环机制,科学设置“1+5”八大领域、六大行业的“问题、整改、销号”闭环清单,成立中心数据报表专班,设立“基本情况、问题隐患排查、交办整改、完成销号”四个板块,以4小时为一个时间段,实时动态统计整改进展情况、销号完成情况,每日对五大区块动态通报,对限期内整改完不成的实地督办,分类采取约谈、关停整治等举措,确保“问题、整改、销号”取得实效。期间,总计对326家工矿企业、316家“两房一店”、45个在建工程、7家市场高层排查隐患2270个,已闭环2270个,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