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磐安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并在依法行政、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
1.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领导干部学法重点内容,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等相关内容,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纪党规、法律学习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班子会学习的重要内容。
2.强化责任落实。按照磐安县交通运输局《“八五”普法计划》,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路政宣传月、《浙江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与消防业务培训、参与民法典主题宣传月、亚运法治主题海报宣传和法律知识线上竞答、“12·4”国家宪法日等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册,普法工作成效显著。
3.强化督查考核。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局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3次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甬金衢上矛盾化解、行政执法评议、“大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人员下沉等问题,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质量
1.严格规范性审查。严格执行《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金华市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出台的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确保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违反垄断法以及公平竞争有关规定,并报县司法局备案。全年共审查行政机关重大合同6份。
2.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杭温高铁、351国道磐安安文至东阳马宅段改建工程建设和云山至后力段改建工程建设,截至目前,我县市(县)内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比增长数为0.83,居全市第一,为全县交通运输领域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全面落实党务政务公开。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落实政务公示公开制度,2023年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102条,未收到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信息在省执法信息系统、浙江政务服务网站进行公示,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备案)案件820件,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
三、规范行政执法,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进一步加强执法机构队伍建设。出台《磐安县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工作方案》,召开工作会议次数2次,走访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和群众人数(个数)63人,核查处理道路交通运输执法领域问题2个。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1次,向司法局反馈《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报告》《关于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磐司执监通〔2023〕15号的整改报告》《磐安县交通运输局执法着装规范自查报告》等,通过培训、自查、整改等方式扎实推动执法队伍水平提升。
2.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制度,开展“掌上执法”检查272次,事项覆盖率、应用信用规则率均达到100%,所有检查工作情况信息均对外公开。持续开展两客一危、“百吨王”超限超载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49起,罚款132.35万元,货运车辆超限率严控2%以下,营造畅通安全有序的道路运输环境。
3.做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织开展本单位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积极参加市局和县司法局的集中案卷评查工作,目前已评查案卷30卷,通过案卷评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6个,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文书质量,指导执法人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
公职律师配备力量不足;非现场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改进提高。
2024年,磐安县交通运输局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把法治建设贯穿到机关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环节,努力实现文明执法、有效监督、优质服务,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二是聚焦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法制学习和执法研究,定期开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锻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三是聚焦法治宣传教育,完善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机制,着力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做好“八五”普法后半篇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四是聚焦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