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动态

此心安处是吾乡 “平安磐安”建设实现十八连冠

发布时间: 2023-04-11 16:42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

3月30日上午,在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我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2022年度平安县,实现了平安县“十八连创”。县委书记金艳捧回了代表我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的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


“二星平安金鼎”的分量有多重?拿下它又有多难?这是现阶段浙江省在平安建设方面的最高奖项。在浙江,平安浙江建设被定位为“一把手”工程,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每年评选一次平安市、平安县(市、区),并授予平安牌,连续12年、15年平安考评达标,才有资格获“平安金鼎”“一星平安金鼎”;而想拿下“二星平安金鼎”,则需在18年6500多个日夜里保持平安,不能发生一件平安考评“一票否决”事项。



“平安建设工作每三年上一个台阶,且十几年如一日,一旦中断就前功尽弃,是问鼎的难度所在。”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杨兴福介绍,平安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夺回“二星平安金鼎”绝不是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18年,闪亮的不仅仅是金灿灿沉甸甸的“平安金鼎”,也是全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执着坚守,更是磐安人民的和谐稳定与平安幸福。荣誉的背后,磐安是怎样走出平安建设新路子?


平安不平安,首先看治安。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保一方平安,让人民群众从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平安和谐。如何更有效地打击犯罪,解决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治安问题,提高群众安全感,一直是深化平安磐安建设的重点。

“还好民警及时赶到,不然这笔钱可能就被骗走了。”提起前两天碰上的诈骗事件,村民马女士仍然心有余悸。3月29日下午,马女士接到自称“京东客服”的电话称其快递出现问题要进行理赔,并以银行卡有问题为由,通过屏幕共享方式诱导她网络贷款并转账。接到诈骗预警信息后,尖山派出所第一时间前往当事人所在地,最终在民警的努力下成功止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诈骗已经成为危及社会安全的一大因素。如何把反诈工作做在前沿,筑牢防护墙,成为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县公安局全面掀起全民反诈行动,全年精准劝阻2.3万人次,拦截金额224.6万元,返赃187.9万元。

全面推进反诈工作的同时,我县积极开展除险保安百日攻坚、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道路交通安全大会战等行动,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秩序。2022年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8.4%、19.9%,群众民意感知满意率达99.89%,交通事故数下降7.7%,全年邪教类事件、暴恐类事件、命案零发生。


一组组扎实有力的数字、一个个平稳安宁的日子,见证着公安机关维护好社会治安的决心,也是人民群众心中安全感的底气来源。

如果说维护好社会治安是擦亮“平安底色”,那扎实做好基层治理就是夯实“平安根基”。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作为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纯山区县,磐安村落分散,基层社会治理更是一大难题。为此,我县根据山区实际,在深化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推行“山城管事”全域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途径。

连日来,安文街道荷塘社区“山城管事之家”的管事员们正忙着调解一起因装修而引发的纠纷。不久前,陈先生因楼上漏水造成自家房屋损坏,与邻居发生了争吵,赔偿纠纷迟迟无法解决。辖区管事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介入,并召集涉事方、调解员共商共议,目前该纠纷已基本得到解决。


“以往居民有矛盾纠纷,要到居委会反映,但是社区范围广,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群体办事十分不便,而‘山城管事之家’真正做到了在家门口解决矛盾纠纷。”荷塘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晖表示,自荷塘社区“山城管事之家”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理念,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据悉,仅2022年,荷塘社区便化解了136件矛盾纠纷,为辖区百姓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全面推行“山城管事”全域治理模式过程中,我县纵深推进全科网格精密化建设,对照省区域特色指引,严格推进网格调整设置,配齐“1+3+N”网格力量;建设“山城管事智治”平台,全面贯通“掌上基层”,提供“一键智办”服务。“山城管事”全域治理模式全面推动社会治理从“后置”变为“前置”,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少数人管到多数人参与,为“保平安、防风险、促和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1个山城管事联盟,14个山城管事工作站,236个山城管事之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的三级联动渠道。如今,一个个网格,一支支由基层党员、法务工作者、专兼职网格员等组成的山城管事队伍,成为了活跃在社会治安最前沿的“哨兵”,筑牢了平安的“篱笆”。

平安建设,只有饱含民生温度,才能迸发澎湃活力。食品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全力打造“品质食安 幸福磐安”金名片,连续五年将“食品安全保障工程”列入县十大民生实事,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

“以前点外卖最担心的就是厨房卫生问题,现在通过手机软件可以清晰看见商家的厨房卫生情况,让人放心多了。”4月1日中午,陈女士在美团APP上点外卖时,点击进入商家页面的“明厨亮灶”入口,实时查看了商家厨房的加工环境、卫生状况,以及食品清洗、菜品制作等过程,对这个舌尖上的安全监控赞不绝口。


陈女士能如此安心享受美食得益于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推广的网络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建设。“阳光厨房”是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助力食品安全监管。县市场监管局餐饮监管科科长陈宛露介绍,去年,该局在推行“阳光厨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应用智能视频分析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将“AI抓拍”、物联网等技术系统应用于餐饮食品安全治理,实现了线上巡查、精密智治。

当前,我县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已建成307家,覆盖率达95%左右。此外,我县还积极推进学校食堂智能“阳光厨房”建设,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全县53个学校及托幼儿机构食堂的建设全覆盖。


我县还聚焦食品安全重点领域,扎实开展“一月一行动”“守查保”、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检查5738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现风险问题1406起,完成处置率、检查覆盖率均达到100%;开展“铁拳”“亮剑2022”执法行动,立案查处各类食品安全案件221起,罚没款38.86万元。

“对于我来说,吃得安全就是最大的安全。”今年69岁的周大爷乐呵呵地说,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守护了他们“舌尖上的安全”,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心安处是吾乡。历经18年的平安建设,磐安逐渐成为一座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幸福之城。此次问鼎平安最高奖,是一次小结,更是一个起点。接下来,磐安将继续扎实做好各项平安建设工作,使出夺牌拿鼎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磐安”。




融媒记者│羊颖颖 编辑:施莞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