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遇见,都是最美的开始;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圆满的修行。2月28日、3月3日浙江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小玲携工作室学员到昌文幼儿园开展帮扶送教活动,对课程资源进行把脉,赴学前教育共富之路。磐安县幼儿园第五共同体园长及骨干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乐”随心动 音你而美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浙江省李小玲名师网络工作室学员、建德市实验幼儿园潘奕岑引领大3班的孩子们,给大家带来了一节“时尚”而奇妙的艺术课《无声的律动》。她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借助几张动作图片和不同颜色的雪花片,不用说一句话,却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音乐的变化和速度快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别具一格,为老师们打开了新的音乐教学思路。
“抹水泥、砌砖头、敲钉子···”浙江省李小玲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乐清市大荆镇第二幼儿园园长郑乐也带着大5班的孩子们展开一场《盖房子》艺术活动。她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激发了孩子们创造性的表演欲望。她精巧的教学设计、生动的教学语言、有趣的教学活动……“教科书般”的教学,为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
猫咪是人类的好朋友。浙江省李小玲名师网络工作室学员、杭州萧山区江南幼儿园施艺带来了大班音乐活动《小猫圆舞曲》。一开课,她惟妙惟肖的肢体表演,将小猫的神态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吸引孩子。孩子们“化身”为一只只可爱的小猫,运用灵动的肢体、灵活的小道具、形象的音画、有趣的化妆表演……与大师对话,跟音乐互动。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灵动的视听盛宴。
与乐同行 “美”人之美
让孩子们怎样爱上每天的美食?浙江省李小玲名师网络工作室学员、建德市寿昌新城幼儿园保教主任周丽带来的讲座《美好“食”光,快乐播报》,为大家一一解惑。她从确定播报时间、明晰播报内容、巧用播报形式三方面娓娓道来,展现了老师“要我吃”到“我要吃”的转变 。让多种形式的播报成为儿童沟通的桥梁,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浙江省李小玲名师网络工作室学员,钱塘区江潮幼儿园副园长周恩利以大班《柚见秋日》为例,让我们看见儿童从好奇到思考,再到学习的转变,在自然而然的发生中学习与成长,让每个孩子在微项目研究过程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追寻美好的童年。
浙江省李小玲名师网络工作室学员,磐安县尖山镇万苍幼儿园园长羊丹艳分享了“三仓”故事课程背景下班本故事的实施.。因幼儿园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几乎园里每个幼儿的家庭都种植茭白,基于这样的背景引发了幼儿对茭白的探索。通过种植、养护、收割、贩卖等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小小的游戏中蕴藏着大大的智慧。浙江省李小玲名师网络工作室学员,磐安县实验幼儿园孔珍珍主任分享了游戏视频案例《山坡的轨道》,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验证中激趣引智。她说,老师要学会放手游戏,追随幼儿;静心观察,尊重幼儿。
“乐”享智慧 向美而生
浙江省李小玲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乐清市大荆镇第二幼儿园园长郑乐也作活动点评指导。她针对每一个活动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现场点评,充分肯定执教教师的教学风采与教育理念,提出课程构建的三点建议——有诗意;有儿童味;有研究味。她鼓励在座的老师不断充实自己,成就自己,共同奔赴有质量、有追求、有态度的美好幼教路。
磐安县幼儿园第五共同体盟主园代表卢淑燕为帮扶送教的专家名师颁发荣誉证书,对送教活动给予高度赞扬并表示感谢。
“乐”有专攻 “美”美与共
浙江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小玲在昌文幼儿园进行课程“回头看”专题研讨活动时,现场观摩了全体老师带来的竹乐演奏、铜钿鞭和道情的表演以及全体幼儿的传统音乐游戏,聆听了卢淑燕“乐美课程”汇报,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针对课程实施中的困惑进行答疑。李小玲指出,幼儿园的课程要从儿童出发,把准“儿童立场”,充分发挥本园的优势,让孩子们全身心地“玩音乐”,让乐美课程成为好玩的课程。她的智慧梳理,为该园的课程建构与实施打开了一扇广阔的探索之门。
专家的引领,使老师们对课程的实施有了新的方向。昌文园的老师将针对专家提出的一系列建议,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课程,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