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部门 > 县政府办公室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四读”法让阅读“活”起来

发布时间: 2023-03-28 09:16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拥有好的阅读方法才能有好的收获。近日,磐安新渥小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目的,在本土文化传承和研学上,倡导“四读”法,让学生在互动中爱上阅读,在体验中增长知识。

该校位于中国药材之乡江南药镇。这里是中药材的天下,每位学生的书包都洋溢着中药的味道。在药文化的氤氲下,学校始终力求于中药文化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并通过好书阅读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创新阅读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活力。

近几年,本土作家创作了《山中访药记》《江南药镇》等多部文学作品,为学生学习阅读提供了鲜活的文本素材。如刚发行的《江南药镇》一书通过童话的创作手法,全景式展现了当地中药材资源特色、本土乡村文化和乡村发展,用童话的形式设置了多个精彩故事,是一部贴近小学生心灵的乡土儿童文学。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学校组织以《江南药镇》一书为例,结合儿童文学特性,采用了情景式的 “四读”法,让学生阅读形式真正活起来。

“穿越式”精读。《江南药镇》一书是“药味”十足的中药童话。整本书在情景设计、故事安排、人物设置都无不体现出作者对家乡山水、人文的热爱。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首先要让“药娃”们精读好《江南药镇》。童话的魅力在于能抓取童心,加深对书本的理解是重点。新书一发到学生手上,个个表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江南药镇》一书中,恰好设置了本地知名药材“磐五味”分别取名:元虎虎(元胡)、贝慕慕(贝母),玄生生(玄参)、芍夭夭(芍药)、白素素(白术)。围绕这五个熟悉而亲切的药名,安排学生动手制作了“五味药娃”的主题头饰,然后组织班课活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照书中的人物对话表演情景剧,加深学生们对此书的理解。

“沉浸式”研读:在《江南药镇》书中,作者通过多个篇章介绍几个小伙伴以《小屁孩秘籍》为起点,结合江南药镇的地名演绎了一系列的奇幻童年趣事。学校以书本的地名为引子,带领学生沉浸式的开展“药镇研学”活动。走进中国磐安“浙八味”特产市场,认识书

中提及的各种中药材;走进大盘山博物馆、中药养生博览馆、“磐五味”传统技艺馆等中药特色场馆,把课堂搬进市场,把学习换到现场。并结合研学活动,布置研学作业,开展中药知识小测试。真正通过实践性的研读活动,让学生们感知中药魅力,领悟药镇变化,增长本土文化知识。

“体验式”耕读:在磐安的春天,万亩贝母绿意盎然,山涧田野,满目苍绿,在秋雨浸润下,药香阵阵。此季节随处都是学生们天然的大教室,学校便带着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淡黄色的贝母花、恰似牡丹的芍药花、串串紫色的元胡花都是学生们现场观察、探究的素材。在田野里,要求学生们结合课本,通过对不同中药材的生长根茎、种植间距、采挖要领等现场比对认识,并结合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进行现场作画、分享小体会等,让“药娃”对中药材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互动式”共读:在该校学生的家庭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从事中药材种植、销售等相关工作。学校通过家委会带动,让学生家庭都参与到《江南药镇》大阅读上来。通过布置作业,结合书中的故事,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边阅读边实践,并上交亲子阅读的照片,让家校互动共读,营造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阅读是他们成长的基础,该校通过“精读、研读、耕读、共读”的四读法,带领学生感知书本故事里时空穿越,领略乡土多彩文化,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激发出学生们的阅读活力。

新渥小学 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