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部门 > 县政府办公室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老手艺+新思路”实现“点竹成金” 一根毛竹“产值”4500元

发布时间: 2023-03-24 15:20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

几天前,陈爱平把最新款竹编包拍照上传到朋友圈,隔天就被客人以4500元的价格线上购买。“制作这个竹编包,只需一根毛竹。”












一只小小竹编包卖出4500元,不少人表示难以置信,陈爱平却十分淡定。“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次的购买者是松阳县一位民宿老板,她特别喜欢竹编手工艺品,新品一上架就会买。”

在磐安华隆工艺品厂展示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竹编工艺制品。与以往农家常见的菜篮、箩筐等竹编生活用品不同,这些竹编制品多为融入现代生活元素的女士手提包、花篮、茶器等。中间位置摆放的就是前述竹编包。一款看似寻常的竹编包,为何能卖到4500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陈爱平拿起竹编包介绍,锯竹、刮青、分块、分篾、晾晒、染色、编制、上漆、打磨……制作这样一个竹编包要经过40多道工序,选竹考验师傅的眼力,分篾体现制作的技艺,编制决定产品的档次。“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完成这样一个竹编包,大约要花半个月时间。”陈爱平指着上面的花纹说,“为了呈现立体的花纹,蔑条须薄若纸张,最宽的仅0.2毫米,是不小的挑战。曾经有客人定制一个篮子,出价3万元。”

陈爱平选竹十分严格,年限、粗细、品种、色泽都有讲究。他考察过不少竹林,所用的竹子都是精挑细选后一根根从山上背下来的。




陈爱平的父亲于1986年创办竹编厂,十多年间以粗加工为主,薄利多销。本世纪初,市场竞争加剧,订单变少了,客户抛来“中高端竹制品”的橄榄枝,陈爱平转变思路,开始转型升级。

一起转变的,还有对这项传统技艺的认知:人们对竹编制品的要求从牢固变成美观,从日用品变成工艺品。这样的转变,使得一根毛竹的价值被放大成百上千倍。





走进一楼厂房,只见3名工人正在制作竹水枪。不久以后,8000把竹水枪将发往日本。产品展示架上,竹蜻蜓、小乌龟等可爱的小物件十分吸人眼球。陈爱平介绍,这些都是用竹子废料制作的。过去,竹梢头“百无一用”,被弃置荒野,如今,陈爱平把它们变废为宝,做成美观的玩具和摆件。




作为竹编技艺县级非遗传承人,陈爱平深知发展是最好的传承,没有发展,再好的技艺也会埋没。陈爱平是深泽人,为让竹编技艺更好传承下去,深泽小学把竹编技术开到了课堂,每周坚持开设竹编兴趣班。陈爱平希望,竹编这门“手上技艺”慢慢向“指尖经济”转变,让小小翠竹在竹编人的指尖变成各式精美竹编,真正实现“点竹成金”。



融媒记者│杨萤萍 编辑:施莞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