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磐安岁月》《影像四十年——磐安老照片的故事》新书首发式在务观书巢举行。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程建金,县政协主席陈远志,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代主任周义妹,县政协(副主席陈新森、张卫芳、金天寿、徐松青、陈海标、郑文方,秘书长陈平,有关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分管领导、采写代表、特约文史研究员、文史委全体委员参加活动。陈新森主持仪式。
《磐安岁月》讲述了磐安县从成立到撤并再到恢复县建制四十四年(1939-1983)变革发展的生动故事。《影像四十年——磐安老照片的故事》用照片和文字述说了磐安复县四十年(1983-2023)的沧桑巨变。
首发式上,县政协教文卫体与文史委主任张大华简要介绍了两本书的采编出版过程;县领导及嘉宾为新书揭幕,并向党史研究室、县志办、档案馆、图书馆、乡镇街道、重点部门、采写代表等赠送新书。参会代表围绕两本新书的内容和采编历程进行发言。
(程建金和陈远志为新书揭幕)
(县领导及嘉宾向有关单位、乡镇(街道)、采写代表赠书)
程建金说,磐安政协文史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能始终站在新发展阶段、新高度,主动适应新要求,充分发挥政协专长,让真实、深刻、生动的史料,汇聚为滋养心灵、凝聚共识的力量,融入服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在时代奋进的大潮中展现了政协文史工作的新担当和新作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学习,借鉴磐安的好经验、好做法。并有所感触地说,这两本书铭记的是一段磐安发展的历史,感怀的是一段磐安干部群众火热创业的岁月,接续的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磐安情怀,传播的是一种“山容万物、坚如磐石”的磐安精神,相信磐安人民在真实、深刻、生动的历史资料滋养下,一定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继续谱写出不负历史、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华美篇章。
陈远志说,《磐安岁月》和《影像四十年——磐安老照片的故事》既是政协在磐安复县四十周年之际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政协文史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这两本书抢救性挖掘整理了大量史料,通过亲历者、亲见者、亲闻者讲述的一个个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了磐安发展变迁的艰辛历程、参与磐安建设的难忘岁月、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征程,让我们在重温84年来的难忘记忆,感受84年来的深刻变化,追寻84年来的发展足迹中述往思来、勇毅前行,非常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两本书最终顺利成书,并非一人之力,也不是一日之功。首先要感恩时代。磐安从建县到今天的84年,是革故鼎新、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翻天覆地的时代,要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因为有这样的时代,这两本书才有内容、有分量。二是要感恩组织。县委县政府对政协文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协是组织交给我们的大舞台,让我们能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优势,利用这个大平台为磐安做点事。三是要感恩团队。这两本书的时间跨度很长,编写的过程也很艰辛,实现一个大的目标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团队。政协这个团队,大家志同道合、身体力行、困知勉行,共同推动了书籍的顺利出版。四是要感谢社会。一年多来,两本书的采编得到了各部门、乡镇(街道)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大家关心文史,谈论文史,纷纷加入到这支愈来愈庞大的队伍中来,掀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文史的小小热潮,令人欣喜和感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希望这两本书会是磐安发展历程最好的注脚,能增强发展的信心、增添前进的动力,也希望这两本书为磐安编史工作开个好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挖掘、整理史料中来,让磐安的各类史料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参会代表发言:
采写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代主任周义妹:这两本书是磐安老百姓共同创作的,是群众史。一是材料真实,所记录的事件都是老百姓亲历亲闻的。二是这两本书写得很不容易,字里行间融入了辛勤的汗水。三是得民心,这两本书感动了老一辈人,也教育了新一辈人,意义重大,流芳百世。
乡镇代表尖山镇党委副书记胡相军:我们广征博采,搜集“第一”“首创”“之最”“重大”等突出典型,以反映尖山镇发展的历程,共收集整理了30万字史料,300多张照片。
部门代表交通局副局长马妙海:县交通局在采写过程中成立了以资深老同志为主体的写作班子,邀请历任老局长座谈回忆指导,并结合开展了交通志编纂和交通展陈馆建设。
特约文史研究员和编辑代表虞彩虹:两本书的出版,是对磐安历史的一次回望与凝视。在编辑中,我们也时不时被震撼,原来,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竟有过这么多鲜活的人与事,我为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