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27 17:12 来源: 磐安县科技局 浏览次数:
分享: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当前我国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的现状需求。其中提到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并指出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反观我县科技创新现状,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方面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大多数企业虽然有创新需求和意愿,但主动谋划创新方面一直存在不够主动不够积极的问题。一是因为创新投入很难看到成果,我县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收益普遍不高,因此不愿意拿出仅有的微薄收益用于研发投入。(走访中绝大多数企业属于这一类型)。二是因为创新成果很难得到有效的专利保护,目前我县产业相对属于低端制造业,成果仿制容易,造成专利保护难度大。而其中的仿制者又多以小作坊为主,专利保护惩罚对其作用并不明显。(这一原因使得部分创新意愿较强的企业产生研发投入的顾虑)

2、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的问题。目前我县有不少合作的高校院所正在开展有关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虽然政府和企业投入了精力和经费,但成效并不明显。一是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往往需要较大的投入用于中试和量产两道关卡,小则数十万,大则百千万,尤其是市场前景好的研究成果,有关企业往往需要投入数百万,去争取相关技术成果,同时又要承担量产失败的严重风险。造成了成果转化合作少。二是合作院校开展实际工作成效差,虽然目前我县和有关高校院所的合作中都明确了有关经费和考核指标,但数据表明,仅有个别高校院所能达到考核标准,获得经费补助,相关成果也属于层次较低的类型,创新驱动效益并不明显。

当前我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而创新激励是转型升级最为有效和具有撬动作用的重要抓手。以尖山塑料软管产业为例,产业发展从70年代末第一次制出洗衣机管开始,到90年代初研发伸缩管,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技术革新,才造就了现有的产业基础。而近30年来,该产业除了个别发展较大的企业有所创新之外,一直停留在传统产品制作和相互之间低价竞争,造成了产业发展活力不够的现状。

为此提出以下关于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议:

1、建立县一级科技创新基金。基金由县财政和相关工业区块、乡镇共同筹建,由县科技局会同县财政局、乡镇园区共同管理,用于投入企业科技创新和高校成果转换项目。企业自主申报项目,同时设立项目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按照项目评级分类给与基金扶持。项目研发成功并投产后,企业返还投入部分基金,确保基金成本安全。探索成果受益共享机制,按该成果的市场估值比例,由受益企业出让本项目一定比例的收益注入基金,实现基金良性发展。

2、建立科技创新工作容错机制。由县纪委牵头,研究科技创新奖补、基金投入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针对具体过程中的积极行为建立容错机制,让担当作为的干部能大胆投身科技创新工作实践。

3、完善高校科技合作制度。一是降高校合作工作考核标准。(如取消每年完成一项以上成果转换落地等难度较大的条件),激励高校常态化开展驻地工作。二是进一步提高校地合作补助经费。切实解决科研团队驻地研发后顾之忧。

4、完善专利保护机制。由公安部门牵头,细化专利保护措施,对窃取专利使用者,建议纳入失信人员名单,以此强化专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