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77392082489/2022-55751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发改局 | 生成日期: | 2022-07-20 |
磐安县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
磐安县水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
磐安县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
审 定:申屠复亮
审 核:孔华锋
项目负责:付海军
编 制:付海军 张连新 杨飞军 楼定中 汤洪洲
厉富强 张忠诚 杨文兴 陈智星 陈军民
磐安县水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区域概况
第二章 “十一五”水利规划实施情况
一、 “十一五” 水利发展成果
二、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三、我县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基本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期限
第四章 “十二五”水利发展目标和思路
一、水利发展总体目标
二、水利发展思路
第五章 “十二五”水利建设主要任务与计划
一、加强防汛防台抗旱能力建设
二、加大“强塘”工程实施力度。
三、切实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四、努力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五、切实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六、抓好水环境整治工程
七、加强渔业资源开发工作
八、深化水利工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健全水法规体系,强化依法行政
二、履行政府职能,落实规划任务
三、加大政府投入,确保水利投资
四、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指导水利建设和管理
五、依靠科技创新,注重队伍建设
六、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
磐安县“十二五”水利建设项目计划汇总表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环境和生态的基本要素。水利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十一五”以来,我县水利发展和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县委、县政府将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调整我县水利发展的思路,水利投入持续增加,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依法治水和水利管理不断加强,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水利发展“十一五”计划完成情况良好,为我县水利“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和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磐安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跨越发展,加快绿色崛起,融入浙中城市群,建设惠及全县人民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是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全面建设“平安磐安”对我县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磐安县水务局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总结水利发展“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客观需求,梳理水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组织编制了《磐安县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县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本规划于 2011 年8月 11日通过了县有关部门专家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本规划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之一,是我县“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位于东径120°17′~120°47′、北纬28°492~9°19′之间。磐安县土地总面积1195km2,其中耕地面积21.66万亩,占总面积12.09%。受天台山、会稽山以及括苍山、仙霞岭余脉影响,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山峦重叠。县内地质以断裂构造为主,有新华系构造、华厦式构造、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等四个构造体系。出露地层为中新生代,上侏罗统岩系最发育,次为白垩系陆相碎屑,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少量第三系玄武岩。
磐安县地处亚热带中部,受大陆和海洋气团交替控制,季风气候明显。同时受境内地形差异诸因素影响,其特点是: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冬冷夏热,季风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大,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春夏气温变化大。梅雨期间雨量集中,洪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据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0~4.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6~28.8℃,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5.2℃。多年平均降水天数178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51.8mm。根据安文雨量站暴雨记载,最大1小时暴雨量81.0mm,最大24小时暴雨量264.9mm,最大三日暴雨量413.0mm。一般情况下,全年降雨时集中在4~7月,8~10月份降水也比较丰富。
磐安县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我省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境内溪流众多,特定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河流呈外辐射状分布,源短流急,河床坡降大,洪水暴涨暴落,洪枯明显。
磐安县现有9镇10乡,共3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629个自然村,总人口20.93万人。“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中共磐安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6亿元,自营外贸出口总额1.84亿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1:53.8:3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9万元,已超出3000美元,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县域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安文-深泽-新渥中心城区建设初具规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组团初具雏形,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城镇化水平达到40%。全县“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这为“十二五”时期加快磐安发展,建设惠及全县人民全面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是我县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全县水利建设以千万农民饮用水、千库保安、强塘工程、水资源保障工程为重点,各项工程顺利实施。水利在抵御洪涝旱灾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乡基本供水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上新台阶。根据县委、县政府对于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总体部署,五年来我们始终把防汛防台抗旱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得到较大提高。
1、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步入规范化。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防指《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完成19个乡镇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
2、防汛防台抗旱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强化责任机制,加强对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强化联动机制,加强沟通与组织协调,密切部门和地区协作,形成防汛防台抗旱合力。
3、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建立健全了分级负责、社会联动、区域互助、军民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机制。
4、着力做好防旱抗旱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磐安县防汛抗旱预案。加强旱情和蓄供水监测,统筹各方用水需求,确保重点地区供水需求,抗旱成效明显。
(二)坚持把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作为民生水利的重点,努力改善乡村饮用水条件。
1、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到2010年底共实施了仁川、双峰、方前、大盘、尖山、玉山、双溪、尚湖、万苍、窈川等12座集镇供水工程,同时完成了237个行政村(452个自然村) 的村级饮用水项目改造,累计新增供水规模3.4万吨/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人口17.7万人。实际完成饮用水工程投资12525万元。
2、工程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从项目计划落实到开工建设实施,始终抓好工程建设管理,实行项目统一设计,推行饮用水管材统一采购,保证饮用水管材质量,降低原材料成本。开展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调研,确立了长期承包、产权拍卖、竞标投资建设等三种长效管理模式,开创了全省饮用水改造管理经验先河。同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为今后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3、饮用水水源和水质保护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是开展水源水质定期检测。2008年开始对安文镇马蹄坑水库等10座水库山塘进行水质检测,受益人口近9.3万人,保障水源水质的安全。二是安装饮用水消毒设备。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是安全饮用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省厅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了农村饮用水安全。
(三)坚持把强塘固房等工程作为水利建设的龙头,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千库保安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保护民生,保障民安”的“强塘固房”工作精神,抓住重点,稳步推进,加快我县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五年来先后实施完成大路、长北坑、上马坑、小桥、桐背等15座小型水库和五丈岩1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
2、小流域堤防加固成效显著。小流域堤防加固自2008年开始实施,已先后完成了冷水镇龙溪、方前镇方前村、双溪乡西溪和尖山镇大门坑、维新乡丁埠头、九和乡新周等27个项目的防洪堤加固工程。
3、山塘安全整治工程稳步推进。针对部份山塘建成时间早、建设标准低、存在隐患多的实际情况,近年来积极开展了病险山塘安全整治工作,以汛前安全检查情况为依据,对隐患严重的优先给予安排整治,根据各山塘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进行坝体加固、坝体防渗、坝坡整治、洪道整修、启闭机改建等工程建设,已累计完成40余座山塘的安全整治。
(四)坚持把小农水项目作为民生水利的抓手,有效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1、实施农村河道整治工程。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力求因地制宜,倡导就地取材,注重简单修复和生态建设,提高农村河道防洪能力,美化农村水生态环境。五年来累计完成农村河道清淤整治96.95公里。
2、开展以灌区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入手,开展以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实施了尚湖、茶潭、双溪3个灌区改造工程,完成渠道改造55公里,新建堰坝17条,机埠改造4座。
3、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有效推进。结合集镇供水、小农水、农业开发等项目,先后建成方前小坑、大盘里西坑、双溪金鸡岩、冷水小北坑、深泽西华坑、窈川奇龙坑、万苍秧田坑、仁川东坑及平象、万苍东胡庄、大盘后塘及市口等12座小型水库山塘工程,工程投资约2300万元,新增库容约250万方。
4、水资源百亿保障工程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好溪水利枢纽工程潜明水库组织并完成了水库淹没区实物调查和复核,工程项目建议书获省发改委批复。花溪水库扩建工程项建书获省发改委批复,工可报告编制完成并上报省发改委审批,土地政策处理已基本完成。
(五)坚持把加强管理作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推动水利新发展。
1、大力开展河道采砂和涉河项目执法监督管理。加强砂场监督管理,及时查处乱倒费渣、超范围开采、乱排浑水等违法行为,确保河道堤防和防汛安全。严格落实涉河项目编报审批,与部门加强协调,有效促进了水域保护工作。
2、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十一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为65.6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49%。实施了马蹄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20hm2;重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100%,其中诸永高速公路、磐新公路、磐安县工业园区等21个项目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对其进行了审批,含省立项审批项目6个;湖田康庄工程、磐安县生态农庄、浙江广天休闲山庄等19个项目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并对其进行了审批;磐安县七都潭水电站扩容改造工程进行了水土保持登记;贯彻落实水保“三同时”制度,制定巡查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3、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入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及时做好取水许可审批和发证工作,加大对违法取水的打击力度,确保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抓好重点项目取水实时监控装置安装,规范集镇供水工程供水计量,安装集镇供水计量装置。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实施取水许可、审批及有偿使用制度。
4、加强小水电行业管理。齐心协力,顺利完成“十一五”电气化县各项建设内容,并通过省部级验收。加快水电站更新改造项目实施进程,完成五丈岩、友谊、大盘等5座电站更新改造。强化水管单位管理,科学调度,统筹兼顾,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宣传,开展水电行业安全管理年检工作,组织开展水利安全大检查,确保全县小水电安全生产无事故。
5.强化水利队伍管理。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文件”精神为抓手,强化水利队伍作风和效能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全系统弘扬求真务实、反腐倡廉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和机关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注重干部业务能力的提升,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水利干部职工服务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本领。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磐安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跨越发展,加快绿色崛起,融入浙中城市群,建设惠及全县人民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三大战略,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打造活力磐安、生态磐安、旅居磐安和幸福磐安,为迈向基本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着力推进民生水利,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时期和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
只有立足发展全局,正确分析把握新形势下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编制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才能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更高要求的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水利快速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条件和现实需求,我县防洪减灾、供水保障和水土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显著增强。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县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要素进一步集聚,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对水利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发展了的形势,水利很多不适应的问题需要解决。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近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水利发展面临许多新变化、新要求和新任务。国际金融危机给国际、国内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各种稳定经济、促进增长、保障就业的措施不断推出,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显现了明显的成效,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释放了企稳回升的信号。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仍将呈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从农业农村工作来看,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县提出了建设玉山台地茶蔬果和好溪流域药菇蚕等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着力培育中药材、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畜牧业等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深入实施“一乡一品一园工程”,建设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依托“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为基础,着力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创建特色农业强县。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对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三农”工作基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来看,随着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观念、依法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也对水利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全社会的水法制宣传,推进水政监察能力建设,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预防和化解水事矛盾防范化解机制,加大水行政监管力度,提高行政效率,维护水事秩序是依法行政、依法管水的必然要求。
从水利发展阶段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事业处于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有着独特的重要特征,一是水资源条件更加复杂。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活动影响,近年来水资源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极端水旱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加快,强度加大,危害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水利建设任务更加繁重。与我县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更高要求的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要继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民生水利需求,加快发展仍然是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三是水利管理任务更加突出。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水利管理的对象、范围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四是对水利功能的需求更加多样。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过程中,水利的功能不断拓展,效用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水利不但要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还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但要强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要强化对社会建设的保障作用;不但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五是水利改革更加艰巨。随着水利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改革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突破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障碍,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县水利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县工程性缺水和局部地区资源性缺水矛盾依然突出。通过前几年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实施,农村饮水管网基本得到更新改造,同时配备了饮水消毒设施,农村饮用水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比较明显不足的是,除集镇供水覆盖范围以外的大多数农村饮用水项目还缺少配套水源工程,在持续干旱面前,农村饮用水紧缺问题依然严重。
2、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亟待提高。流域性防洪工程还没有全面达到规划的标准,防洪抗灾的安全度不高,洪水威胁依然存在。多数集镇防洪工程没有形成有效的闭合圈,许多农村堤防年久失修,防洪标准仍然很低,防洪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3、病险山塘整治任务繁重,山塘度汛安全压力很大。全县山塘水库540多座,通过前几年的千库保安工程,病险的小型水库已基本得到除险加固处理,但10万方以下的山塘,从普查情况看,很大部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亟待整治和处理。
4、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比较突出。水务一体化管理进程缓慢。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2005年2月,水利部出台了《关于深化水务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以区域涉水行政事务统一管理为标志的水管理体制改革。但目前我县供水、用水、节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等涉水事务分属不同职能部门,水资源管理状况“多龙管水,政出多门”,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工作交叉,责任不清。“多龙管水”既不符合统一、精简、效能的科学管理原则,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也无法实现现代化的水资源网络联合调度。另外我县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节约的机制体制方面还不够健全,“重建轻管”、“重骨干轻配套”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水利投资渠道单一、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水利事业发展需求。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任务艰巨,特别是基层水管单位机制不活,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影响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
5、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较为滞后,影响水利事业整体发展。一方面我县地处山区源头,项目工作存在先天不足。一是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没有连片大的灌区,没有大型水库工程;二是分散村项目多、骨干项目少,我县许多水利项目单个工程量普遍较小,缺少骨干项目;三是乡村水利建设项目需求总量多、可与上级对接争取的项目又比较少,特别是乡村小溪小沟标准较低的防洪工程,解决饮水和灌溉的小型水源工程,小型山塘和防火塘的清淤整修等等,基层需求强烈,但无法上级进行项目对接,无法获得上级支持。另一方面,我县项目的规划和相关前期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影响水利事业整体发展。
6、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筹集困难,成为水利发展的重要制约瓶颈。水利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设任务不断加重,建设资金筹集难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是上级配套比例依然较低。如万里清水河道,省补助资金为每公里不到3万元,农村堤防加固工程补助比例为40%,千库保安工程补助比例也仅为40%左右,地方资金配套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是我县财政安排难,乡村自筹能力低。我县是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非常困难,乡镇配套资金更是难以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又普遍较薄弱,资金筹集相当困难,严重影响群众建设水利的积极性,影响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7、基层水利队伍建设与形势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科技不断进步,形势不断发展,对我们水利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状看我县基层水利队伍还不能完全与建设现代水利工程的要求相适应,水利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待于提高。
我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水利工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着手,以富民、惠民、安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主线,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防汛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行政管理和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和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保障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2、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继续把有效保护和节约利用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域保护和管理,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调整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3、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水利发展与管理机制,攻克水利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科学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监管有力的水管理体系,增强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
4、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统筹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洪排涝等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坚持现代化方向,促进科学治水。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发展现代水利。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不断提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6、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领域建设。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根据公共财政状况和投资政策,合理确定水利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优化配置水利建设资金,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民生为先,优先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保障问题。
7、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增强水行政执法能力,实现依法治水。通过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
2、《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磐安县水域保护规划》、《磐安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及其他水利专业规划;
4、《磐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基础年:2010年;
目标水平年:2015年。
五、规划范围
全县行政区域范围。
以推进“平安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科技水利”五个水利的发展为目标,以打造“防灾减灾网络、供水安全保障网络、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溪流生态健康网络、水利工程管理网络”五个网络体系为手段,以“强塘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防洪工程、水资源保障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水利行业能力提升工程”等八大工程建设为载体,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全县水利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十二五”是我县水利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阶段新挑战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的同时,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扩大民生水利成果,使水利更好地惠泽民生,造福人民群众。
“十二五”我县水利建设总体思路: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构建完善防灾减灾网络。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给洪水以出路,防治洪水与规避洪水风险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安排河道整治、堤防加固、流域治理建设,合理调节和利用洪水。在工程建设上,加强重点堤防小流域治理及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提高山区中小河流防御洪水能力;完善城市、重要集镇防洪工程体系。在加强管理方面,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引导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发展布局更趋合理,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完成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完善非工程防御措施;提高水雨情预警预报系统的能力。
根据以上思路,“十二五”期间我县水利建设要做好以下四个重点工作: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构建供水安全保障网络。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优化,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规划和建设水资源调配工程,优化配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在工程建设上,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对重点地区的水资源保障水平;提高对农村供水的水量、水质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水电资源,加快农村小水电改造。在加强管理方面,要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二是拓展民生水利建设,构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健全和完善农田灌排体系,保护和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屋顶病险山塘整治;加大低丘红壤开发治理力度,加强渔业资源开发工作;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同时,探索建立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同时调动广大农民自觉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构建溪流生态健康网络。严格保护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加强对水功能区的监测和对地下水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强化对水功能区和水体纳污能力的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加强水域管理和保护,维护河流健康。以预防保护为主,加强有效监督,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水环境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是进一步深化各项体制改革,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网络。系统分析制约水利发展的主要体制性障碍和水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水资源管理体制、流域管理体制、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水利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为重点,推进制度创新,使关系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的制度体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增强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适应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公共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根据全县水利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经估算,全县规划共投资206574万元,“十二五”期间投资121277万元,结转“十三五”投资85297万元。“十二五”分项投资如下:防汛防台抗旱能力建设1490万元,强塘工程建设22034万元,民生水利工程建设44798万元,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42260万元,水土流失治理4715万元,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5460万元,渔业资源开发520万元。
1、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水情、雨情采集站点建设与升级改造。磐安县水雨情监测以雨量监测为主,辅以水位监测,站点布局在现有水雨情监测点基础上按照20-100km2/站标准进行网格化加密。2011-2015年规划新建自动雨量站4座,自动水位站4座,自动水位站升级改造9座,初步形成遍布全县、布局科学合理的水雨情监测站点。详见表1-1。
表1-1 水雨情监测站点建设规划表
序号 | 站名 | 站类 | 建设内容 | 投资 (万) | 实施时间 |
一、自动雨量站 | |||||
1 | 西 坞 | 小流域 | 自动雨量站 | 5 | 2011 |
2 | 高 二 | 小流域 | 自动雨量站 | 5 | 2012 |
3 | 西坑畈 | 小流域 | 自动雨量站 | 5 | 2012 |
4 | 里光洋 | 小流域 | 自动雨量站 | 5 | 2012 |
小计 | 20 | ||||
二、自动水位站 | |||||
1 | 安文 | 小流域 | 自动水位站 | 6 | 2011 |
2 | 鱼井下 | 小(一)型 | 自动水位站 | 6 | 2013 |
3 | 花 溪 | 小(一)型 | 自动水位站 | 6 | 2013 |
4 | 虬 里 | 中 型 | 自动水位站 | 6 | 2015 |
小计 | 24 | ||||
三、自动水位升级改造 | |||||
1 | 五丈岩 | 中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1 |
2 | 大路 | 小(一)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2 |
3 | 茶潭 | 小(一)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2 |
4 | 长北坑 | 小(一)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2 |
5 | 下畈 | 小(一)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2 |
6 | 姜山头 | 小(一)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2 |
7 | 马蹄坑 | 小(一)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2 |
8 | 东吴 | 小(一)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2 |
9 | 源头 | 小(一)型 | ZJ2000升级为YR3000 | 2 | 2012 |
小计 | 18 | ||||
一、二、三合计 | 62 |
(2)重要水利工程远程监视系统建设。水利工程远程监视系统建设是用摄像和传输光缆实时采集水库水位、河道水位和闸门启闭情况等要素,并通过计算机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展示、管理和存储。2011-2015年计划在重要中小型水库、重要小流域新建远程监视站点28个。为防汛抗台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详见表1-2。
表1-2 重要水利工程远程监视系统建设项目规划表
序号 | 站名 | 站类 | 建设内容 | 数量 | 计划投资 (万元) | 实施时间 |
1 | 五丈岩 | 中型 | 远程监视 | 11 | 110 | 2011 |
2 | 姜山头 | 小(一)型 | 远程监视 | 2 | 20 | 2012 |
3 | 马蹄坑 | 小(一)型 | 远程监视 | 2 | 20 | 2012 |
4 | 安 文 | 小流域 | 远程监视 | 8 | 80 | 2012 |
5 | 三曲里 | 小(一)型 | 远程监视 | 2 | 20 | 2015 |
6 | 冷 水 | 小流域 | 远程监视 | 1 | 10 | 2015 |
7 | 史 姆 | 小流域 | 远程监视 | 1 | 10 | 2015 |
8 | 方 前 | 小流域 | 远程监视 | 1 | 10 | 2015 |
合计 | 28 | 280 |
(3)流量站建设。为更好地为城市防洪和水库防洪调度服务,磐安县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水文巡测基地1座,虬里水库入库流量站1座。详见表1-3。
表1-3 流量站建设项目规划表
序号 | 站名 | 站类 | 建设内容 | 数量 | 计划投资 (万元) | 实施时间 |
1 | 磐安水文巡测基地 | 巡测 | 水文站 | 1 | 800 | 2013 |
2 | 虬 里 | 中型 | 入库流量站 | 1 | 200 | 2015 |
合计 | 1000 |
2、修编完善防汛台预案。预案修编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县防办要修编完善《磐安县防汛台总体预案》。各乡镇要对原已编制的《防汛防台总体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各类预案进行完善和修订。重要企事业单位落实好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责任人,编制应急避验预案。通过完善各级防御预案,强化群测群防体系,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防汛决策指挥平台建设。决策指挥平台依托水雨情监测、远程监视等实时监测数据,通过计算分析,为防汛防台决策指挥提供洪水调度、指挥决策、灾情风险评估、人员转移范围和抢险物资支持等服务,并实现人机智能交互管理,使防汛防台工作更加方便、有效、迅速,全面提升我县的防汛防台能力。详见表1-4。
表1-4 预案修编和指挥平台建设投资估算表
序号 | 项目 | 数量 | 单价(万) | 投资(万) |
1 | 县级预案修编 | 1 | 10 | 10 |
2 | 乡镇预案修编 | 19 | 2 | 38 |
3 | 磐安县防汛防台指挥决策系统 | 1 | 100 | 100 |
合计 | 148 |
4、抗旱能力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抗旱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加强抗旱物资储备,积极研发推广先进适用的抗旱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中短期天气、水雨情和旱情的预测预报工作,提高灾害预报的超前性、准确性。大力加强旱情预警系统和设施建设,特别是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台地山区的抗旱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自救、抗灾减损的能力。
1、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城市防洪堤7200米,概算投资3823万元。另外规划新建城区河道堰坝10余座。具体建设计划见表2-1。
表2-1 磐安县“十二五”城市防洪工程规划表
序号 | 起点 | 终点 | 防洪 标准 | 实施内容 | 长度(米) | 投资(万) | 计划实施时间 |
1 | 台口桥 | 公路 | 2% | 右岸防洪堤500米 | 500 | 290 | 2013-2015 |
2 | 台口堰坝 | 综合楼 | 2% | 左岸防洪堤450米 | 450 | 275 | 2012-2013 |
3 | 医院 | 黄山苑 | 2% | 右岸防洪堤1500米 | 1500 | 780 | 2011-2013 |
4 | 医院 | 上章桥 | 2% | 左岸防洪堤950米 | 950 | 508 | 2011-2013 |
5 | 光明桥 | 黄山苑 | 2% | 左岸防洪堤400米 | 400 | 255 | 2013-2015 |
6 | 磐中上游 | 自来水取水口 | 2% | 左岸防洪堤400米 | 400 | 255 | 2012-2014 |
7 | 联进村上游 | 应古村 | 2% | 右岸防洪堤各400米 | 400 | 260 | 2012-2013 |
8 | 双溪口 | 疾控中心 | 2% | 左右岸防洪堤400 | 400 | 320 | 2012-2013 |
9 | 石坑里安置区 | 羊坑脚 | 2% | 左右岸防洪堤 | 1500 | 600 | 2012-2013 |
10 | 农机管理站 | 煤气公司 | 2% | 左右岸防洪堤 | 700 | 280 | 2012-2014 |
合 | 7200 | 3823 |
2、进一步加快小流域重点堤防工程建设步伐。
目前我县还有一半左右的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成为防汛抗洪工作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好溪、溪炉港、西溪、玉虹溪、双坑溪等小流域堤防加固30公里,总投资11011万元。具体计划见表2-2。
表2-2 磐安县“十二五”小流域堤防加固建设规划表
序号 | 堤防名称 | 所在河流 | 工程规模 | 总投资 | 建设业主 | |
长度(km) | 防洪标准 | |||||
1 | 始丰溪堤防 | 始丰溪 | 2.5 | 5%-10% | 966 | 方前、大盘镇相关村 |
2 | 好溪堤防 | 好溪 | 3.5 | 5%-10% | 661 | 仁川、新渥、冷水等 |
3 | 溪炉港堤防 | 溪炉港溪 | 1.7 | 5%-10% | 498 | 维新、盘峰等乡镇 |
4 | 夹溪堤防 | 夹溪 | 2.0 | 5%-10% | 393 | 玉山、尚湖等乡镇 |
5 | 西溪堤防 | 八达溪 | 1.6 | 5%-10% | 302 | 窈川、双溪等乡镇 |
6 | 玉虹溪堤防 | 玉虹溪 | 2.7 | 5%-10% | 745 | 尚湖镇、万苍乡 |
7 | 文溪堤防 | 文溪 | 2.7 | 5%-10% | 796 | 安文、深泽等乡镇 |
8 | 灵溪堤防 | 好溪 | 3.0 | 5%-10% | 2100 | 新城区管委会 |
9 | 大比头堤防 | 夹溪 | 2.0 | 5%-10% | 850 | 尖山工业园 |
10 | 云山堤防 | 文溪 | 8.7 | 5%-10% | 3700 | 云山管委会 |
合计 | 30.4 | 11011 |
3、启动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按照《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澄潭江(万苍乡、尖山镇)文溪、好溪三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规划完成6.9公里河流治理,新建或加固堤防11.5公里,计划投资7200万元。
1、继续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
进一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城乡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方式,加快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要健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按照规划,我县还需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74万人,创建10座合格水源,以及落实200处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计划总投资11810万元,其中“十二五”期间9250万元。具体见表3-1。
表3-1 磐安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所在乡镇 | 改善人口 | 工程内容 | 投资 | 实施计划 |
1 | 胡宅乡供水工程 | 胡宅乡 | 0.87 | 新建水厂一座,下畈等水库的取水工程及管网配套等,胡宅、横路、下周、岭头、岙里、培香、丁界、张斯、金村、塘田、龙塘、棱里塘等12个行政村接入水厂。 | 840 | 远期 |
2 | 盘峰乡供水工程 | 盘峰乡 | 0.38 | 新建水厂一座,大路水库取水工程及管网配套等,榉溪、盘峰、三佰、盘溪、麻车峡等5个行政村接入水厂。 | 480 | 远期 |
3 | 九和乡供水工程 | 九和乡 | 0.21 | 新建水源工程,水厂、取水工程及管网配套等,南坑、新周、柘周、九龙、登溪、联桥等8个行政村接入水厂。 | 790 | 远期 |
4 | 玉山镇供水工程 | 玉山镇 | 0.36 | 新建水厂一座,龙潭背及大田的取水工程及管网配套等,新艳、岭口、隔水等村接入水厂。 | 450 | 远期 |
5 | 80个村饮水工程 | 全县 | 1.92 | 改善80个村饮用水条件,蓄水池、拦水坝、过滤池、总管网及配水管网等。 | 2100 | 2011-2015 |
6 | 水源安全保障工程 | 尚湖等乡镇 | 安文马蹄坑、深泽源头、西华坑、冷水小北坑、仁川东坑、双峰反修、双溪金鸡岩、窈川奇龙坑、尚湖长北坑、万苍东胡庄、秧田坑、玉山西坑畈、尖山溪源坑、大盘里西坑、方前小坑等15座集镇水源工程的安全保障工程。 | 1000 | 2011-2015 | |
7 | 饮水工程维护管理 | 全县 | 已完成集镇与分散村的工程及管网的维护管理等。 | 1000 | 2011-2015 | |
8 | 新城区第二水厂 | 新城区 | 水厂、办公楼、水池、净化设备、消毒设备及管网建设。 | 650 | 2011-2013 | |
9 | 尖山第二水厂 | 尖山 | 水源工程及日供水1万吨的水厂工程。 | 4000 | 2012-2015 | |
10 | 方前农林供水工程 | 方前镇 | 0.6 | 始丰溪沿线10个村6000人饮用水工程。 | 500 | 2012-2015 |
合计 | 3.74 | 11810 |
2、全面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系统,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列为治水安邦六大任务之首。我县农田水利建设“十二五”期间计划以山塘整治、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渠系配套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重点,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保障体系。规划总投资56404万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5548万元。
山塘整治工程。根据普查结果,目前我县有300多座山塘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对防洪安全构成重大隐患。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计划投资4751万元开展67座山塘整治,消除山塘险情,确保山塘防洪和兴利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具体计划见表3-2。
表3-2 磐安县“十二五”山塘整治规划表
序号 | 山塘名称 | 乡 镇 | 所在村 | 整治计 划 | 投资 (万元) |
1 | 瓜田山塘 | 大盘镇 | 王庄村 | 2011 | 51 |
2 | 新塘里山塘 | 胡宅乡 | 后张村 | 2011 | 65 |
3 | 昌其岭头 | 九和乡 | 上俞村 | 2011 | 89 |
4 | 大坞山塘 | 九和乡 | 毛竹溪村 | 2011 | 80 |
5 | 丁安坞山塘 | 尚湖镇 | 上溪滩村 | 2011 | 59 |
6 | 兰田湾山塘 | 维新乡 | 马家坑村 | 2011 | 86 |
7 | 茶场坞山塘 | 玉山镇 | 马塘村 | 2011 | 40 |
8 | 东川山塘 | 安文镇 | 东川村 | 2012 | 76 |
9 | 下辽山塘 | 大盘镇 | 下辽村 | 2012 | 70 |
10 | 西岙山塘 | 方前镇 | 岙口村 | 2012 | 56 |
11 | 九坪山塘 | 胡宅乡 | 丁界村 | 2012 | 84 |
12 | 康龙山塘 | 胡宅乡 | 胡宅村 | 2012 | 73 |
13 | 塘里山塘 | 胡宅乡 | 前山村 | 2012 | 70 |
14 | 后坑山塘 | 冷水镇 | 西英村 | 2012 | 72 |
15 | 横坞山塘 | 仁川镇 | 平象村 | 2012 | 85 |
16 | 沙塘坞山塘 | 尚湖镇 | 尚湖村 | 2012 | 98 |
17 | 下坞山塘 | 新渥镇 | 新渥村 | 2012 | 74 |
18 | 王门山塘 | 玉山镇 | 林宅村 | 2012 | 53 |
19 | 门里坑山塘 | 玉山镇 | 元里村 | 2012 | 96 |
20 | 高坎头山塘 | 玉山镇 | 铁店村 | 2012 | 45 |
21 | 岭甘坑山塘 | 安文镇 | 中田村 | 2013 | 68 |
22 | 千岙山塘 | 方前镇 | 陈岙村 | 2013 | 54 |
23 | 前岭头山塘 | 胡宅乡 | 岭西村 | 2013 | 99 |
24 | 后坞山塘 | 尖山镇 | 新楼村 | 2013 | 89 |
25 | 上面坑山塘 | 九和乡 | 自家庄村 | 2013 | 120 |
26 | 冷水塘山塘 | 冷水镇 | 水坑弄村 | 2013 | 80 |
27 | 前山岩后山塘 | 仁川镇 | 方山村 | 2013 | 68 |
28 | 上高亭山塘 | 尚湖镇 | 下溪滩村 | 2013 | 65 |
29 | 月塘山塘 | 深泽镇 | 道士岙村 | 2013 | 60 |
30 | 岭头山塘 | 双溪乡 | 横塘村 | 2013 | 60 |
31 | 百根塘山塘 | 万苍乡 | 雅庄村 | 2013 | 76 |
32 | 山塘坞山塘 | 新渥镇 | 金山村 | 2013 | 70 |
33 | 依士坞山塘 | 窈川镇 | 川一村 | 2013 | 52 |
34 | 青塘山塘 | 玉山镇 | 浮牌村 | 2013 | 115 |
35 | 大塘坞山塘 | 玉山镇 | 佳村 | 2013 | 66 |
36 | 双坑山塘 | 安文镇 | 双坑村 | 2014 | 65 |
37 | 肖坑山塘 | 方前镇 | 前王村 | 2014 | 62 |
38 | 南坞山塘 | 胡宅乡 | 前山村 | 2014 | 67 |
39 | 青塘坞山塘 | 尖山镇 | 里光洋村 | 2014 | 68 |
40 | 箬坑山塘 | 冷水镇 | 箬坑村 | 2014 | 70 |
41 | 青塘山塘 | 冷水镇 | 小章村 | 2014 | 60 |
42 | 塘畈山塘 | 仁川镇 | 月岭村 | 2014 | 76 |
43 | 连塘山塘 | 尚湖镇 | 山宅村 | 2014 | 60 |
44 | 黄塘头山塘 | 双峰乡 | 皿一村 | 2014 | 53 |
45 | 蜈蚣塘山塘 | 万苍乡 | 秧田坑村 | 2014 | 92 |
46 | 后娘塘山塘 | 新渥镇 | 金山村 | 2014 | 65 |
47 | 横坞山塘 | 窈川镇 | 川二村 | 2014 | 56 |
48 | 王新塘山塘 | 玉山镇 | 岭口村 | 2014 | 68 |
49 | 光华山塘 | 玉山镇 | 林宅村 | 2014 | 88 |
50 | 高塘山塘 | 安文镇 | 墨林村 | 2015 | 60 |
51 | 兰田山塘 | 高二镇 | 东山头村 | 2015 | 67 |
52 | 大湖山山塘 | 高二镇 | 丰陈村 | 2015 | 54 |
53 | 盘龙山塘 | 高二镇 | 山前村 | 2015 | 65 |
54 | 谷畈山塘 | 胡宅乡 | 岭头村 | 2015 | 92 |
55 | 龙空山塘 | 尖山镇 | 立岭村 | 2015 | 42 |
56 | 水坑弄山塘 | 冷水镇 | 水坑弄村 | 2015 | 75 |
57 | 王坞殿山塘 | 尚湖镇 | 上袁村 | 2015 | 55 |
58 | 葛东坑山塘 | 双峰乡 | 东坑村 | 2015 | 89 |
59 | 初坑山塘 | 万苍乡 | 秧田坑村 | 2015 | 110 |
60 | 平山居山塘 | 新渥镇 | 祠下村 | 2015 | 60 |
61 | 依岭山塘 | 新渥镇 | 大麦坞村 | 2015 | 75 |
62 | 古塘山塘 | 新渥镇 | 宅口村 | 2015 | 83 |
63 | 长蛇山塘 | 玉山镇 | 浮牌村 | 2015 | 65 |
64 | 丁香坞山塘 | 玉山镇 | 岭口村 | 2015 | 50 |
65 | 后塘面山塘 | 玉山镇 | 马塘村 | 2015 | 62 |
66 | 邺坞山塘 | 玉山镇 | 马塘村 | 2015 | 83 |
67 | 里婆坑山塘 | 玉山镇 | 方塘村 | 2015 | 50 |
合计 | 4751 |
小型水源工程。我县许多农田上游缺乏水源配套工程,灌溉保证率低,制约高效农业发展。为此,新建小型水源配套工程成为下一阶段农田水利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县将规划建设小型水库16座,山塘43座,总投资46856万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6000万元。具体计划见表3-3、3-4。
表3-3 磐安县“十二五”小型水库建设规划表
序号 | 水库名称 | 分区 | 乡镇 | 村 | 集雨面积(km2) | 坝型 | 坝高 | 正常容积(万方) | 总容积(万方) | 改善灌溉面积(亩) | 新增灌溉面积(亩) | 投资 (万元) |
1 | 大芝山 | 好溪 | 新渥 | 大芝山村 | 3.6 | 砼重力坝 | 35 | 290 | 245 | 300 | 100 | 8771 |
2 | 市岭下 | 夹溪 | 尚湖 | 市岭下村 | 3.9 | 面板堆石坝 | 45 | 320 | 370.6 | 200 | 50 | 11700 |
3 | 里王 | 始丰溪 | 方前 | 里王村 | 32.9 | 砼重力坝 | 23 | 130.9 | 178.2 | 500 | 6380 | |
4 | 岩下 | 好溪 | 新渥 | 岩上村 | 2.13 | 砌石拱坝 | 22.36 | 60 | 58.5 | 100 | 10 | 1363 |
5 | 龙塘 | 夹溪 | 胡宅 | 塘田村 | 0.24 | 砼重力坝 | 20 | 32 | 44 | 50 | 1575 | |
6 | 张斯 | 夹溪 | 胡宅 | 张斯村 | 3.3 | 砼双曲拱坝 | 20.5 | 15.8 | 25 | 100 | 50 | 583 |
7 | 夹溪 | 夹溪 | 尖山 | 新宅村 | 136.5 | 砼砌石拱坝 | 25 | 32.5 | 50.7 | 200 | 1181 | |
8 | 皇家坞 | 夹溪 | 尖山 | 东里村 | 1.3 | 砼重力坝 | 20 | 32 | 43 | 300 | 1539 | |
9 | 金竹坞 | 夹溪 | 玉山 | 金竹坞村 | 1.9 | 砼重力坝 | 30 | 85 | 90 | 400 | 3222 | |
10 | 横坑 | 始丰溪 | 大盘 | 园塘林场 | 5.17 | 砼双曲拱坝 | 21.5 | 30 | 47.5 | 200 | 1107 | |
11 | 中央厂 | 始丰溪 | 方前 | 农林村 | 8.32 | 砼双曲拱坝 | 28.8 | 27.3 | 33.8 | 150 | 60 | 788 |
12 | 里坞坑 | 文溪 | 安文 | 里坞坑村 | 3.7 | 砼双曲拱坝 | 45 | 28.5 | 31.8 | 100 | 741 | |
13 | 水岩坞 | 西溪 | 双溪 | 史姆村 | 0.8 | 砼重力坝 | 23 | 15 | 16 | 200 | 100 | 573 |
14 | 打字岩 | 八达溪 | 九和 | 毛竹溪村 | 0.21 | 砼重力坝 | 20 | 10 | 12 | 300 | 222 | |
15 | 三水潭 | 八达溪 | 九和 | 三水潭村 | 0.9 | 砼重力坝 | 25 | 18 | 20 | 400 | 480 | |
16 | 麻车坑 | 夹溪 | 万苍 | 雅庄村 | 0.9 | 砼重力坝 | 25 | 16 | 18 | 500 | 550 | |
17 | 马坞坑 | 夹溪 | 万苍 | 孔界村 | 0.52 | 砼双曲拱坝 | 40 | 35 | 39.5 | 100 | 300 | 881 |
合计 | 998 | 1079.7 | 3800 | 970 | 41656 |
表3-3 磐安县“十二五”山塘建设规划表
乡镇 | 座数 | 库容(万方) | 投资(万元) |
安文镇 | 2 | 11 | 220 |
深泽乡 | 2 | 8 | 160 |
新渥镇 | 2 | 8 | 160 |
冷水镇 | 1 | 5 | 100 |
仁川镇 | 3 | 15 | 300 |
双峰乡 | 2 | 9 | 180 |
双溪乡 | 2 | 16 | 320 |
窈川乡 | 1 | 5 | 100 |
尖山镇 | 4 | 20 | 400 |
玉山镇 | 4 | 21 | 420 |
尚湖镇 | 4 | 26 | 520 |
胡宅乡 | 3 | 21 | 420 |
万苍乡 | 3 | 28 | 560 |
九和乡 | 3 | 25 | 500 |
大盘镇 | 2 | 12 | 240 |
方前镇 | 2 | 16 | 320 |
维新乡 | 1 | 5 | 100 |
盘峰乡 | 1 | 4 | 80 |
高二乡 | 1 | 5 | 100 |
合计 | 43 | 260 | 5200 |
渠系配套及节水灌溉建设。“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灌排渠系配套和田间工程配套,完善灌排体系,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扩大管道输水和喷微灌面积,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计划新建小沟渠60公里,骨干渠系改造43公里,堰坝90座,泵站34座,喷微灌3000亩,总投资4797万元。详见表3-5。
表3-5 磐安县“十二五”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计划表
序号 | 区域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工程投资 (万元) | 建设年限 |
1 | 安文区域 | 小沟渠20公里,骨干渠系改造13公里,堰坝30座,泵站12座,喷微灌1000亩。 | 1568 | 2011-2015 |
2 | 玉山区域 | 小沟渠22公里,骨干渠系改造17公里,堰坝40座,泵站12座,喷微灌1000亩。 | 1834 | 2011-2015 |
3 | 盘山区域 | 小沟渠18公里,骨干渠系改造13公里,堰坝20座,泵站10座,喷微灌1000亩。 | 1395 | 2011-2015 |
合计 | 4797 |
1、好溪水利枢纽---虬里水库工程。
(1)流域概况。好溪发源于磐安县大岗山尖西南麓,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双峰、流岸、仁川、冷水、潜明、壶镇、东方,经过缙云县城、东渡、长坑等地,在丽水市古城汇入瓯江干流。本水库修建在好溪支流龙潭溪上,龙潭溪发源于磐安、仙居、缙云交界的石上村。龙潭溪流域面积39平方公里,河流全长约15公里,在冷水镇注入好溪。其中水库坝址控制集水面积36.7平方公里。
(2)建设地点及范围。水库建设地点位于瓯江流域上游支流好溪的小支流龙潭溪上,坝址座落在磐安县冷水镇虬里村上游500米处。水库淹没了冷水镇泗岩村,尾水淹没到仁川镇的胡庄村村口。
(3)建设内容、规模及标准。建设内容主要有,坝高55.5米重力坝一座,规划设计总库容2276万方,工程按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
(4)工程投资。按照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工程总投资达3.952亿元,资金筹措按国家省市县财政补一块、省水资源保障补一块、企业投资集一块,金融机构贷一块进行筹资。
(5)年度实施计划。工程预计在2014年开工建设,至2017年计划完成工程建设。
2、好溪水利枢纽---流岸水库工程。
(1)建设地点及范围。水库建设地点位于瓯江流域上游支流好溪双峰河段上,坝址座落在磐安县仁川镇流岸村上游1000米处。水库淹没到上游磐安县双峰乡的大皿村村口。
(2)规划依据。浙江省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全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
(3)建设内容、规模及标准。建设内容主要有,坝高64米重力坝一座,规划设计总库容3156万方,工程按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
(4)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按照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工程总投资达4.422亿元,资金筹措按国家省市县财政补一块、省水资源保障补一块、企业投资集一块,金融机构贷一块进行筹资。
(5)分年度实施计划。工程预计在2015年开工建设,至2020年计划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3、花溪水库扩容工程。
(1)概况。磐安县花溪水库工程位于磐安县安文镇双坑村上游,距县城9公里。原花溪水库建于2000年,坝址处集雨面积21.7平方公里,水库大坝为双曲拱坝,坝高29.4m,正常库容为58.5万m3,总库容为70.5万m3,水库主要功能为发电。规划扩建后大坝高度为62.5m,总库容为490.6万m3,水库建成后,既保障了云山区块供水,又可以直供到老城区,作为老城区的备用水源,与马蹄坑水库形成双水源保障,同时远期可作为新城区的补充水源。
(2)任务及规模。新建花溪水库工程任务以城镇供水为主,结合灌溉、防洪等,年可供水量为910万m3(P=95%),同时可解决下游1000亩农田灌溉问题及提高下游防洪减灾能力。工程由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发电厂及管理房等组成,工程等级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5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5级。
拦河坝为混合线型双曲砼拱坝,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大坝坝顶高程422.5m,最大坝高62.5m。水库泄水采用坝顶开敞式溢流,布置在水库大坝中间段。溢流堰堰顶高程为418.5m,堰顶净宽35m。在大坝下游约120m处的河床上设置二道坝。
工程管理区设在距老坝下游约1.0km的S218省道北侧,主要建设内容有管理区建筑物、道路以及停车场等项目。
引水隧洞利用原电站引水隧洞,全长2574m。进水口位于大坝右侧,采用分层取水。新建供水配套电站厂房布置在云山水厂上游约250m,尾水高程323.0m。厂房下游侧布置1座660m3的尾水池,作为供水水源的调蓄水池,利用发电尾水向云山水厂进行自流输水。
(3)投资。工程概算投资为15105万元。
(4)实施计划。本工程施工进度分为筹建期、准备期和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筹建期不包括在总工期内,在此期间主要进行政策处理、进场道路建设以及施工招投标工作;工程准备期约为2个月,主要进行临时房建、风、水、电、通讯等系统的工程准备工作及石料开采工作;主体工程计划于2012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14年初建成。
4、科学有序抓好水电资源开发。
磐安自然条件优越,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0.85×108m3,全县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为7.18×104kw,年发电量1.73×108kw.h。截止2010年底止,全县已建水电站51座,总装机容量5.5×104kw,年发电量1.32×108kw.h。
根据2006年修编的《磐安县水电开发规划》,结合我县小水电开发实际,”十二五”期间,可能开发的水电站共8座,总装机636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619.8万kw.h,总投资约3931万元。规划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的老电站6座,改造后新增装机容量1870kw,新增年发电量307万kw.h,更新改造总投资约1350万元。水电开发规划总投资5281万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100万元。具体见 表4-1。
表4-1 磐安县“十二五”水电站开发规划汇总表
序号 | 流域 | 电站名称 | 站址 | 集水面积(km2) | 正常库容 (万m3) | 加权平均水头(m) | 设计流量(m3/s) | 初拟装机容量(kw) | 年发电量 (万kw.h) | 估算投资 (万元) |
1 | 曹娥江 | 张斯 | 胡宅 | 3.3 | 15.8 | 229 | 0.32 | 1×500 | 95.8 | 413.81 |
2 | 灵江 | 新渠 | 维新 | 7.55 | 15 | 139.5 | 0.776 | 2×400 | 161 | 584.97 |
3 | 大岩塔 | 方前 | 4.05 | 7.80 | 226.9 | 0.48 | 2×400 | 146.3 | 527.85 | |
4 | 中央厂 | 方前 | 8.32 | 27.3 | 79.6 | 1.21 | 1×630 | 107 | 418.61 | |
5 | 柘溪 | 方前 | 26.8 | 65 | 43.6 | 3.52 | 2×500 | 239.2 | 647.80 | |
6 | 里王 | 方前 | 32.9 | 130.9 | 41.7 | 3.52 | 2×500 | 235.5 | 651.88 | |
7 | 瓯江 | 半坑 | 仁川 | 5.23 | 7.8 | 160.3 | 0.425 | 1×630 | 112 | 440.64 |
8 | 虬里 | 冷水 | 37 | 2276 | 40 | 3.48 | 2×500 | 173 | 245.5 | |
合计 | 6360 | 1269.8 | 3931.06 |
5、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的四项目标:一是经济社会用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县城和主要集镇供水水源保证率达到100%。二是全社会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县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下降。三是全县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省级划分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在100%以上,全县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四是水资源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建成水资源监控网络。主要任务如下:
(1)水源保障。根据《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2)严格水资源管理。以控制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重点,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制度和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抓好总量控制计划实施,规范取水计量装置,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严厉打击擅自取水、排污等违法行为。“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县水资源监测网络建设,一是扩大水质监测范围和频次,定期监测,及时掌握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重要河段的水质动态。二是建成取水实时监控系统。县城、集镇供水企业及其他年取水量10万方以上的自备水取水户必须安装取水实时监控系统。具体见表4-2。(3)加强水资源保护。以水污染源防治为基础,以纳污总量控制为手段,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以水行政执法为武器,部门合作,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我县水资源的保护。一是开展水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我县水污染源现状,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加强排污口管理。二是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划分的水功能区管理目标,核定水功能区纳污总量,依法提出限排意见。三是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制度,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四是加强地下水管理,有效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利用。五是加快推进农村水环境整治,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六是加强水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排污、采砂、取水、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维护好全县水生态环境。(4)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把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放在水资源管理工作重要位置,采取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价调控等管理手段和措施,努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加强节水护水宣传,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编制《磐安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制订全县各区域取水总量控制计划,并严格执行。三是合理调整工程水价,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全县农村饮用水完成取水计量装置安装,实行用水收费,加强用水管理。四是继续抓好节水灌区建设,努力推广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五是在工业节水方面,实施计划用水,推广循环用水方法,努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生活节水方面,大力推广节水器具。
表4-2 “十二五”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规划表
项目 名称 | 建设内容 | 计划实施范围 | 计划 数量 | 计划投资(万元) |
水资源 监控 系统 建设 | 1.取水实时监控系统 | 县城、乡镇供水企业及其他年取水10万方以上自备水取水户 | 20 | 100 |
2.水资源水质监测 | 全县主要水源地及省划定的水功能 | 35 | 350 |
1、水土保持区划及治理方略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67 km2,新增水土流失面积51.67 km2。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主要是因诸永高速公路建设、磐安新城区开发、磐安工业园区施工等开发建设项目形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将近25 km2。
根据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将主体功能区中的禁止开发、部分限制开发的区域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将重点开发和部分优化开发的区域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将遥感普查结果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1)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重点监督区是集中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区域,包括城市新区、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矿山集中区等。主要有磐安工业园区与磐安新城区。
本区的治理方略: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为主。对可能引起较大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实行重点管理,强化监管力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三同时”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试行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对水土流失实行综合监管与治理。
(2)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
重点预防保护区是各级自然保护区、一级和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大盘山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位于磐安县中部,县城安文镇东南10km处,是天台山、会稽山、仙霞岭和括苍山的承接处。是钱塘江、灵江、瓯江的三大水系发源地之一。保护区总面积45.58 km2,涉及6个乡镇18个行政村。其中核心区11.96 km2,缓冲区11.14 km2。
本区的治理方略以保护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为主。对退耕地、疏林地、荒草地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引导群众逐步减少坡耕地面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
(3)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重点治理区是指水土流失较集中、强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分三类: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超过15%的小流域;二是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10-15%且坡耕地、园地、经济林地水土流失面积之和达到0.2平方公里的小流域;三是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不足10%但坡耕地、园地、经济林地水土流失面积之和达到0.3平方公里的小流域。
本区治理方略:采用崩岗治理与坡耕地整治相结合、拦蓄结合、封禁治理与造林种草结合,实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种植经济林,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监管,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1)坡耕地治理。根据当地条件,采取坡改梯、退耕还林、保土耕作等措施,种植水保生态林、适当发展经济林。禁开坡度以下、土层较厚的坡耕地实行坡地改梯田、梯地;土层较薄的采取高耕作、间接套种、粮林带状间作等保土耕作措施;禁开坡度以上的予以退耕还林,适当种植生态林、经济林。“十二五”期间计划在高二、尚湖等乡镇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县其他符合坡改梯条件的地区实施。
(2)荒坡地、疏林地治理。主要采取水土保持造林,封禁治理措施,封山育林与封坡育草结合,实行生态修复。计划封禁治理面积31 km2。对轻、中度水土流失的疏林地,以封山育林为主;强度以上水土流失的疏林地,进行补植、修枝疏伐、择优选育;荒草地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对土层较厚的疏林地可以发展经济林果或进行林分改造;土层浅薄或坡度较陡的,进行水土保持整地工程,营造水保林、水源涵养林等。
(3)小流域治理。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等措施,以沟道坝系建设、溪沟疏浚、河道整治、防洪堤修筑与加固为重点,进行河道综合整治;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实行生态修复;适当营造水保林,重点开发特色经济林;根据地形、坡度等优选梯田类型,田、路、排蓄水沟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实施坡改梯工程;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配置坡面截水沟、蓄水池等小型蓄排工程,控制地表径流,实施坡面径流调控。采用谷坊工程、拦砂坝工程、塘坝工程、护岸工程等沟壑护岸治理措施,阻止泥沙下泄,控制水土流失。计划实施大盘山、好溪等小流域治理9条,其中生态型小流域2条,治理总面积259.42 km2 ,总投资4715万元。
(4)开发建设项目治理与监督。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监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巡查,对建设过程中的水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在财力许可的情况要实行水土保持监测,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
“十二五”水土流失治理项目规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 时间 | 主要建设内容 | 投资(万) |
1 |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 | 安文、墨林、大盘、双峰、深泽、盘峰 | 20112~015 | 生态修复10km2 | 300 |
2 | 好溪综合治理工程 | 冷水、仁川、双峰 | 2011~2015 | 生态修复9km2,营造水保林0.2km2,经济林1km2;坡面径流调控2km2。 整治河道3km。 | 990 |
3 | 云山溪源头坡面径流调控工程 | 安文 | 20112~015 | 生态修复2km2,坡面径流调控1km2。整治河道7km。 | 305 |
4 | 灵溪综合治理工程 | 新渥 | 2011~2015 | 生态修复2km2,营造水保林0.3km2,经济林0.1km2;坡面径流调控2km2。整治河道2km。 | 440 |
5 | 深泽溪坡面径流调控工程 | 深泽 | 2011~2015 | 生态修复2km2。坡面径流调控1.3km2。整治河道10km。 | 200 |
6 | 高姥山坡耕地治理 | 高二 | 2011~2015 | 生态修复2km2。营造水保林0.2km2,经济林0.8km2。套种500亩 | 410 |
7 | 玉溪坡耕地治理 | 尚湖 | 2011~2015 | 生态修复2km2。营造水保林0.3km2、经济林1km2,套种200亩。 | 320 |
8 | 新城区水保综合治理 | 深泽、新渥 | 2011~2015 | 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临时措施结合;整治河道8km,坡面径流调控2 km2 | 950 |
9 | 磐安工业园区水保综合治理 | 尖山、胡宅 | 2011~2015 | 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临时措施结合;坡面径流调控1.8 km2 | 800 |
合 计 | 封禁治理31km2,营造水保林1km2,经济林2.9km2;坡面径流调控10.1km2,整治河道28km。 | 4715 |
1、大力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继续开展以农村河道清淤整治、护岸绿化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特别是注重农村池塘、村内沟渠淤积污染问题的整治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水系治理、河道清淤疏浚、水污染防治等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治山、治水、治污相结合,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改善水域水质,恢复河道功能,美化人居环境。详见表6-1。
表6-1 “十二五”农村池塘沟渠整治规划表
序号 | 区域 | 整治内容及规模 | 工程投资 (万元) | 建设年限 |
1 | 安文区域 | 村内池塘35座,河道、沟渠37公里。 | 1050 | 2011-2015 |
2 | 玉山区域 | 村内池塘28座,河道、沟渠35公里。 | 840 | 2011-2015 |
3 | 盘山区域 | 村内池塘25座,河道沟渠45公里。 | 750 | 2011-2015 |
合计 | 池塘88座,河道、沟渠117公里。 | 2640 |
2、开展河道保洁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抓好农村河道保洁工作。“十二五”县级以上河道保洁计划见表6-2。
表6-2 磐安县县级以上河道保洁计划表
乡 镇 | 河道名称 | 河流起点 | 河流讫点 | 河道长度 (KM) | 水域面积 (KM2) |
安文镇 | 文溪 | 双溪口 | 东磐交界 | 8.65 | 0.50 |
深泽 | 深泽溪 | 上产村 | 双溪口 | 11.42 | 0.34 |
新渥 | 灵溪 | 上卢村 | 冷水村 | 12.94 | 0.19 |
冷水镇 | 好溪 | 大溪村 | 潘潭村 | 9.70 | 0.73 |
仁川镇 | 好溪 | 横塘村 | 泊公村 | 9.33 | 0.51 |
双峰乡 | 好溪 | 溪上村 | 大皿 | 6.10 | 0.05 |
双溪乡 | 西溪 | 姜山头电站 | 榉誉村 | 14.87 | 0.89 |
窈川乡 | 泉溪 | 长坑村 | 姜山头电站 | 16.76 | 0.36 |
大盘镇 | 始丰溪 | 光明村 | 市口村 | 4.54 | 0.05 |
盘峰乡 | 溪炉港 | 大路水库 | 沙溪口 | 5.53 | 0.06 |
维新乡 | 溪炉港 | 沙溪口 | 冲背磐仙界 | 15.59 | 0.73 |
高二乡 | 大柘坑 | 高丰 | 沙溪口 | 6.29 | 0.09 |
方前镇 | 始丰溪 | 茶潭水库 | 方前村 | 10.05 | 0.70 |
玉山镇 | 岭口溪 | 岭口村 | 佳村 | 10.36 | 0.15 |
万苍乡 | 夹溪 | 自然村 | 赵界村 | 4.4 | 0.07 |
尚湖镇 | 玉虹溪 | 董村 | 尚湖村 | 5.38 | 0.04 |
九和乡 | 八达溪 | 毛竹溪村 | 南坑村 | 7.08 | 0.07 |
五丈岩水库 | 夹溪 | 下庵村 | 水库管理处 | 3.58 | 1.64 |
马蹄坑水库 | 马蹄坑 | 王隐坑 | 水库管理处 | 2.81 | 0.10 |
合 计 | 165.38 | 7.27 |
3、抓好低丘红壤治理工程。
(1)红壤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十一五”期间磐安县实施低丘红壤开发项目6个,开发面积3568亩;完成总投资1030万元,其中:省财政投资178万元,地方财政投资454万元,其他投资398万元;年增产值216万元;受益人口5347人。截至2010年底,磐安县累计已开发低丘红壤资源3511.07公顷,占可开发资源的74.9%,其中已开发耕地2201.5公顷,开发园地1402.9公顷。种植作物有茶叶、猕猴桃、板栗、食用菌、蔬菜、粮食、茭白、梨、柑桔、桃、药材等。
(2)主要建设内容。
“十二五”期间规划开发低丘红壤415.3公顷(6230亩),其中耕地60公顷(900亩),园地355.3公顷(5330亩),总投资2070万元。具体见表6-3 磐安县2010~2015年规划低丘红壤开发治理项目表。
坡改梯田(园地)工程。“十二五”期间计划修建梯田900亩,园地5330亩。通过山、水、林、路综合整治,实行土地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完善渠系配套和农业生产道路的建设,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达到开发红壤资源,促进台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对红壤土层厚,坡度相对较缓岗地,修建水平梯田与坡式梯田。田块一般为长条形,布设依山坡地形而定,按“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田块长度尽可能在50~l00m,以利耕作。在不宜修建梯田的山垅缓坡则修建水平园地。梯田(园地)内侧设排水沟,梯田断面与排水沟断面尺寸根据当地实际地形及降雨、径流等实际情况而定。田塍采用干砌石坎和浆砌块石坎。在红壤开发项目区内应根据需要修建机耕路或生产道路,以便于机械化作业,灌排水渠可与道路并行布置,水渠采用砼三面光渠道。
水资源利用工程。“十二五”期间计划修建渠道32.3公里;机埠8处,电机功率160千瓦;新建节水灌溉工程2处。项目开发中的水资源利用,主要是修建塘坝(或堰坝)等蓄水工程和电灌机埠,采取自流灌溉与人工机电灌溉。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推广节水灌溉工程。磐安县在雨量充沛年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年内分配不均,在7、8、9月常形成干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用水矛盾,是确保低丘红壤开发项目“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的基础条件,因此对原有引水渠道要加以衬砌、修缮,减少渗漏;园地应适当引进和推广喷灌、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河道治理工程。“十二五”期间计划治理项目区河道5公里。对沿溪两岸的滩地开发,必须在修建防洪工程后,才能进行红壤项目开发。对河道进行治理,主要工程措施是在河岸修建防洪堤。
经济林建设工程。全县有低产林4736公顷、荒山1368公顷,经济林建设除开发园地外,适当利用低产林改造发展药材、油茶、及食用菌。“十二五”期间计划开发经济林果面积约200公顷(3000亩)。
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对满足市场、丰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通过对耕地、园地增加有机投入,实现生态农业也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发展应以规模经营为主,适当零星养殖为辅,应支持各特色农庄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提高产出比和生产率。
农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在确保主要耕地用于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以高质、高产、高附加值品种进行种植。在新垦耕地上,计划20%用于发展经济作物。在粮作中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扩大优良品种覆盖面,优良品种率在70%以上;新垦耕地,必须全面采用优良品种;旧园地逐步对老品种加以嫁接改良、优良品率在30%以上,新垦园地优良品种在70%以上。
表6-3 磐安县“十二五”低丘红壤开发治理规划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开发面积 | 耕地 | 经济林果 | 投资 | 主要内容 | 实施时间 |
1 | 楼界开发工程 | 万苍乡 | 500 | 500 | 17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1 | |
2 | 前塘开发项目 | 玉山镇 | 650 | 650 | 18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1 | |
3 | 小王村开发项目 | 玉山镇 | 500 | 200 | 300 | 175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1 |
4 | 山下开发项目 | 尖山镇 | 550 | 550 | 18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2 | |
5 | 流岸开发工程 | 仁川镇 | 310 | 310 | 125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2 | |
6 | 小潘坞开发工程 | 双溪乡 | 300 | 300 | 11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2 | |
7 | 市岭下开发工程 | 尚湖镇 | 800 | 350 | 450 | 28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3 |
8 | 寺岙开发项目 | 方前镇 | 500 | 500 | 14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3 | |
9 | 岩下开发项目 | 尖山镇 | 400 | 400 | 10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4 | |
10 | 下加畈造田工程 | 尚湖镇 | 500 | 220 | 280 | 18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4 |
11 | 朱山头开发工程 | 冷水镇 | 240 | 240 | 9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4 | |
12 | 大古岭脚开发项目 | 胡宅乡 | 380 | 380 | 13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5 | |
13 | 高亭开发项目 | 万苍乡 | 300 | 130 | 170 | 11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5 |
14 | 麻车开发项目 | 双峰乡 | 300 | 300 | 100 | 灌排渠、坡改梯 | 2015 | |
合计 | 6230 | 900 | 5330 | 2070 |
根据我县渔业养殖水域面积小、分布散的山区性水域特点,“十二五”期间磐安渔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高效、品牌三个关键环节,通过优化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和养殖布局,形成山塘水库生态养殖、稻田茭白田连片养鱼、河道休闲养鱼三大模式,通过创建生态渔业品牌、培育渔业龙头企业,形成集聚规模,推动全县渔业生产创优增量。按照《金华市“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磐安县“十二五”渔业发展具体目标是:实施“五大”工程,确保“三大”安全,促进全县渔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1、实施“五大”工程。
(1)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突出我县生态建设优势,把生态养鱼和休闲旅游观光等有机结合综合开发,扶持发展石斑鱼、小龙虾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渔业养殖产业,积极引导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住宿、疗养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现代渔业产业发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浙政办发[2010]6号《关于开展现代园区建设工作意见》及浙农园办[2010]1号《关于做好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要求,规划实施现代渔业示范园区5个,详见表7-1。
表7-1 磐安县现代渔业示范园区规划表
类型 | 园区名称 | 承担单位 | 建设规模 (亩) | 所在位置 | 投资(万) |
主导产业区 | 磐安县五丈岩水库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建设项目 | 磐安县五丈岩水库管理处 | 1650 | 尖山镇、玉山镇、雅庄乡一带 | 200 |
特色渔业精品园 | 磐安县双溪乡潘庄村小龙虾特色渔业精品园建设项目 | 磐安县潘庄村潘六兴 | 200 | 双溪乡潘庄村 | 100 |
磐安县方前镇茶潭水库生态高效养殖特色渔业精品园建设项目 | 磐安县方前镇政府 | 205 | 方前镇茶潭村 | 80 | |
磐安县深泽乡源头水库休闲养殖特色渔业精品园建设项目 | 磐安县深泽乡政府 | 215 | 深泽乡源头村 | 70 | |
磐安县尚湖镇长北坑水库生态高效养殖特色渔业精品园建设项目 | 磐安县尚湖镇政府 | 225 | 尚湖镇尚湖村 | 70 |
(2)养鱼稳粮增收工程。磐安县稻田茭白田资源丰富,根据县内各地的资源、经济和技术条件,计划建设山区茭白、稻鱼共生及生态特色养殖示范基地2000亩,其中玉山台地茭白田养鱼1000亩、方前稻田养鱼1000亩。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养殖技术创新、生产规模扩大和品牌创建等举措,以“稳粮、丰鱼、增收”为目标,加强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稻田茭白田沟坑式养殖,因地因户制宜,积极发展名特优养殖品种,探索创新农作制度,形成以鱼补粮、鱼粮互促,“千斤粮百斤鱼”的新模式,摆脱当前单一种粮比较效益差、“高产低效”的困境,实现亩均增收500~1000元的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3)养鱼洁水保水工程。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生态强渔富民、渔业洁水保水两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海渔业〔2009〕9号)的有关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县以实施水库和山塘洁水保水养殖工程为重点,通过创新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机制,推广洁水保水生态养殖模式,合理增养滤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资源,大力发展水库有机鱼生产,全县1600亩水库水面合理放养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科学制订捕捞方式和捕捞强度,同时科学利用溪流、塘库渔业资源,充分发挥渔业在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和打造生态品牌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力争在保护水环境和发展生态渔业方面取得双赢。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每年组织实施一次增殖放流活动,维持自然渔业生态环境平衡。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强宣传工作,吸引公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营造一个生态环境优良、资源适度开发、渔业健康发展的氛围。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基地分布见表7-2。
表7-2 磐安县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基地规划分布表
序号 | 所在位置 | 名 称 | 规模(亩) |
1 | 胡宅乡横路村 | 下畈水库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基地 | 124 |
2 | 安文镇 | 文溪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基地 | 390 |
3 | 九和乡东吴村 | 东吴水库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基地 | 150 |
4 | 安文镇胡村 | 马蹄坑水库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基地 | 337 |
(4)休闲渔业工程。以渔业生产活动为依托,大力开发以休闲价值为重点取向的渔业资源、渔业产品,实现渔业与第三产业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磐安休闲渔业资源,以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为最佳切入点,支持各类渔文化休闲活动,推进涉渔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引导和扶持沿溪村镇发展河道休闲养鱼。以建设溪流型休闲渔业带、山塘水库休闲渔业带为重点,着力扶持建设4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争取到2015年全县休闲渔业经营点发展到6个,从业人员40人,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0人次,实现休闲渔业收入达300万元。
(5)水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工程。实施磐安水产名品培育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有机鱼类生产加工,健全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主导品种生产、加工和流通体系,打造磐安生态特色水产品品牌。加强水产品营销推介,积极组织渔业企业参展,提升我县水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涉渔企业整合优质资源,扶持发展水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2家,从而带动全县生态特色水产品的开发。
2、确保“三大”安全。
(1)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将水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行为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产品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等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开展对重点水域、无公害养殖基地环境监测工作。加快渔业标准化建设步伐,采取宣传、培训、示范等有效措施,引导和督促生产经营者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工,逐步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和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认证步伐,完善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设。推行水产养殖“三项记录”,在无公害养殖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基地建立完整的“三项记录”制度。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执法监管。到2015年,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初级水产品药残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2)确保渔船和渔业生产安全。积极开展渔船监督管理,对渔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从严做好渔船管理,健全渔船使用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无证上岗情况的发生,严防无关人员上船。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养殖单位对渔船安全管理意识。抓好渔船捕捞安全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确实抓好渔船捕捞作业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把安全责任制和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避免因思想麻痹大意而留下安全隐患。
涉渔从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严格遵守、落实各项渔业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和渔业生产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设立安全巡查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进行安全巡查;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休闲渔业活动生产(经营)场所的用房、用路、用电、用水、护坡等设施设备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在垂钓池塘、外荡、山塘、水库等易发生危险的水域及相关设施等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配备能即时使用的救生器材或其它辅助求援设备;每年组织4次以上渔业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3)维护渔业生态安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治水域污染,推进水域生态建设。加强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加大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力度,完善渔业水域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提高事故应急防控和处置能力。充分发挥渔业的多功能作用,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渔业,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最大限度减少水产养殖内源污染。限制饮用水水源地渔业商品化养殖,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投饲施肥养鱼,继续抓好县城水源禁捕禁钓管理与县城水域的渔事管理。
3、强化渔业监管。
加强渔业普法宣传,在河流边、村庄等地张贴保护渔业资源、禁止“电、毒、炸”鱼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捕渔作业、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共识。推动相关行政村成立护渔组织,营造“村村有护渔组织,人人参与渔业保护”的氛围。完善报警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告举报电话和信箱,发动群众、齐抓共管,并做到有警必接、有案必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执法经费,配置执法高科技装备,确保“电、毒、炸”违法活动的案件查处率达95%以上。
1、继续深化水利改革。
力争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机制、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建设机制、水价形成机制、与水有关的生态补偿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创新水行政管理体制。
加快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水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管理、监督和执法职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广行政审批服务全程代理制和网上审批制。
3、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全面贯彻《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强化管理能力建设,规范划界确权工作,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加大管理设施尤其是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良性管护机制,全面落实中型和重要小型水库、重要山塘、重点堤防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职能、人员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加强乡村河道及堤防、泵站、等水利工程的管护,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健全基层水利组织,加强乡镇水管员、水库巡查员、防汛抢险队伍和农村水利员等队伍建设,健全农村水利公共设施建设管理长效机制,调动受益区群众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4、推进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设。
加快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水利基础研究,努力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广应用先进水利技术和装备,提高水利科技创新水平。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取水实时监控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等水利信息化建设,建成完善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完善的水利信息化业务应用体系,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
5、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大力实施水利人才战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构建水利创新团队。加强乡镇水管员、农村水利员、水库巡查员、防汛抢险队和水利科技推广队伍等基层水利队伍建设。推进“水利人才教育培训工程”,推行基层水利管理单位人员持证上岗,提高水利队伍整体素质。
不断完善水法规体系和涉水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体系,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水管理制度,逐步将社会主体的水事行为、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强化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重点加强边界水事矛盾预防和协调,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水利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高水利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
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充分运用公共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规划所确定的主要公益性任务。分解落实水利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分别纳入各级政府以及水利部门的工作计划。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和管理任务的目标考核。
要把水利建设和管理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县乡两级政府预算内用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资金要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加大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的征收力度,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拓宽融资渠道。确保现有渠道筹集的水利资金足额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要突出重点,优化水利建设投资结构,加大民生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统筹安排防洪骨干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的资金需求。加强水利资金的使用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稽查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另外,我县是钱塘江、瓯江和灵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我县持续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庄严兑现送一江清水给下游人民的承诺,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成果。建议上级部门应当加大对源头地区的生态补偿扶持力度。
做好“十二五”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继续完善以全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流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为支撑的水利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层级配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利规划体系。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对社会发展的约束作用,强化水利发展规划的调控与约束功能,加强分类指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做好水利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明确水利规划的法律地位,发挥规划在涉水事务管理中的指导、约束作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工程建设,必须依据规划,有序进行。
完善水利科技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扩大对外技术合作。围绕防洪减灾、重要工程建设及水资源节约、保护等重点工作,开展科技攻关。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加强水利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水利人才战略,不断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型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优化水利人才结构,重点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大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推进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继续深化水利事业单位改革。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水利人才队伍。
加大对水利发展成就和发展思路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水利,支持水利工作。营造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公开透明、公众参与、公正廉洁的民主管理机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听取和充分反映公众意见。提高全社会对加快水利发展和改革的认同程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把节水实践变成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实际行动。培育和发展用水户协会等组织,鼓励他们参与水量分配、管理监督、水价等的制定和实施。
领域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性质 | 建设规模及内容 | 投资 | 起止年限 | 十二五投资 |
防汛防台抗旱能力建设 | 1 | 水雨情监测站点建设 | 有关乡镇、 水库 | 新建 | 自动雨量站4座,自动水位站4座,自动水位站升级改造9座 | 62 | 2011~2015 | 62 |
2 | 远程监视系统建设 | 有关乡镇、 水库 | 新建 | 重要中小型水库、重要小流域新建远程监视站点28个。 | 280 | 2011~2015 | 280 | |
3 | 流量站建设 | 有关乡镇、 水库 | 新建 | 新建水文巡测基地1座,虬里水库入库流量站1座。 | 1000 | 2011~2015 | 1000 | |
4 | 防汛决策指挥平台建设 | 有关乡镇、 水库 | 新建 | 水雨情监测、远程监视等。 | 148 | 2011~2015 | 148 | |
强塘 工程 | 5 | 城市防洪工程 | 城区 | 新建 | 新建城市防洪堤7200米,堰坝10余座。 | 3823 | 2011~2015 | 3823 |
6 | 小流域堤防加固 | 有关乡镇 | 新建 | 好溪、溪炉港、西溪、玉虹溪、双坑溪等小流域堤防加固30公里。 | 11011 | 2011~2015 | 11011 | |
7 | 中小河流治理 | 有关乡镇 | 新建 | 澄潭江、文溪、好溪三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规划完成6.9公里河流治理。 | 7200 | 2011~2015 | 7200 | |
民生水利工程 | 8 |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 | 有关乡镇 | 新建 | 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74万人,创建10座合格水源,以及落实200处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 11810 | 2011~2020 | 9250 |
9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 有关乡镇 | 新建 | 山塘整治67座,小型水库16座,山塘43座,小沟渠60公里,骨干渠系改造43公里,堰坝90座,泵站34座,喷微灌3000亩 | 56404 | 2011~2020 | 35548 |
磐安县“十二五”水利建设项目计划汇总表 单位:万元
实施 领域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性质 | 建设规模及内容 | 投资 | 起止年限 | 十二五投资 |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 保护 | 10 | 好溪水利枢纽 | 冷水、仁川 | 新建 | 虬里规划设计总库容2276万方、流岸规划设计总库容3156万方。 | 83700 | 2011~2020 | 25000 |
11 | 花溪水库建设 | 安文镇 | 新建 | 新建水库一座,总库容为490.6万方,正常库容为408.5万方。 | 15105 | 2011~2015 | 15105 | |
12 | 水电资源开发 | 有关乡镇 | 新建 | 水电站建设8座,更新改造6座。 | 5281 | 2011~2020 | 2100 | |
13 | 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 | 有关取水 单位 | 新建 | 年取水10万方以取水单位、主要水源地及省划定的水功能区。 | 55 | 2011~2015 | 55 | |
水土流失治理 | 14 | 水土流失治理 | 有关乡镇 | 新建 | 封禁治理31km2,营造水保林1km2,经济林2.9km2;坡面径流调控10.1km2,整治河道28km。 | 4715 | 2011~2015 | 4715 |
水环境综合 整治 | 15 | 农村河道综合 整治 | 有关乡镇 | 新建 | 池塘88座,河道、沟渠整治117公里。 | 2640 | 2011~2015 | 2640 |
16 | 河道保洁 | 有关乡镇 | 新建 | 165公里河道保洁。 | 750 | 2011~2015 | 750 | |
17 | 低丘红壤治理 | 有关乡镇 | 新建 | 通过灌排渠道、坡改梯等治理6230亩。 | 2070 | 2011~2015 | 2070 | |
渔业资源开发 | 18 | 渔业资源开发 | 有关乡镇 | 新建 | 渔业园建设2495亩。 | 520 | 2011~2015 | 520 |
合计 | 206574 | 121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