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新城开发建设中心 > 规划计划

磐安新城开发建设中心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 2022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06-10 11:58 来源: 磐安新城开发建设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

一、2021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逆势中实现多个增长“第一”,经济发展的“基础大盘”越来越稳固。聚焦聚力“全县争前列、区块争进位、单项争第一”目标,全域统筹、内培外引、量质并重、逆势突围,全区经济增速创新高、经济运行创亮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3+1+3”的增长态势。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4亿元、同比增长3.86%,引进内资5.41亿元,同比增长322%,新增规上企业数11家,占全县新增规上数的36%,3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县第一;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低效用地全面出清,是全县第1个全面出清的工业区块;国税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25.93%,地税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32.77%,浙商回归5.99亿元、同比增长746%,3项指标增速位于全县前列。

过去的一年,我们发展中坚持项目为王,后发崛起引擎动力越来越强劲全区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工作围绕项目干,干部围绕项目转,服务围绕项目办,全力做好中医药大健康和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大引强落地开花。全年招引落地项目1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3亿元以上项目3个,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完成签约额63.5亿元,签约额完成率居全县第一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围绕“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通过淤点,通堵点,解难点,全区重点项目齐头并进,国药文化城精品商贸中心、酒店、浙中影创城1-3号影棚等重点工程全面结顶,华厦智慧物流园、金仙禅意康养、飞虎科技、思特亿、胜佳文化等8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全速推进,汽车城、新城新天地等综合配套项目基本完工,全区上下进一步呈现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能充足的良好态势;数字赋能初见成效16家规上及重点企业布局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应用,数字经济新增长点有效形成,罗奇泰克、一方制药等8家亿元以上企业和明峰、远帆、磐玉等5家高成长型企业全面扩产提质、全力释放产能,全年实现平均同比增幅40%以上,低效用地盘活345.76亩。

过去的一年,我们实干擦亮城市底色,和谐魅力品质新城越来越凸显围绕全省首届药博盛会与美丽城镇“双重大考”,吹响品质新城建设“百日攻坚”大会战,100天时间围绕“打造全县对外形象展示新窗口”,全区成立四大攻坚组,围绕项目推进、活动谋划、招大引强等四大领域实施重点项目107个子项目,高标准完成高速出口系统景观提升和7条主干道地面、立面、店面改造,“一湖一带一路”文化景观轴初步形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2021年,我们坚定“两手抓、两战赢”,开展千人规模以上核酸检测演练5次,完成应急实战事件处置3起,用实际行动守护住了新城这片净土,疫情防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我们凝心聚力、攻坚担当,全国首个中医药养生博览馆—江南药镇中医药养生博览馆正式开馆运行,成功助力全省首届中药材药博会圆满举办,我们聚焦品牌打造,江南药镇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CCTV农业农村《我的美丽乡村》专题栏目,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等全国性媒体相继报道宣传40余篇,浙八味市场销售额超45亿元,市场游客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人次;过去的一年,也可以说是荣誉创建较多的一年,江南药镇先后获得了浙江大花园耀眼明珠、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科创中国浙江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药镇品牌从浙江走向全国。

二、2022年工作目标及举措

今年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增速争居全县前列,江南药镇确保考核优秀,高铁站场全速推进,全区产业、功能、生态实现全面提升,努力打造磐安共同富裕先行样板区。围绕今年总体目标任务,全区上下要凝聚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切实聚焦“五个方面”、开展“五大行动”,干好“五件大事”,真正在实际行动上抓好落实、干出成效:

(一)聚焦高铁站场、大干快上,开展平台能级提升行动。

1.高起点规划引领。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思路,突出抓好高铁站场平台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以杭温高铁站场周边3平方公里为核心,融入高铁站场新优势,进一步优化站场城市控规,科学确定空间结构、功能定位等核心要素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2.高标准推进产业布局。重点对接做好与新老城区同城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以及环白云山康养旅居综合体等重大项目的衔接工作,系统谋划产业布局和业态植入,做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及功能重叠,全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针对产业需求招引项目、完善配套功能,推动站场经济成为全区经济新增长极。

3.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紧紧围绕“一站两区”,集中力量、集聚资源、猛攻有效投入和基础设施,全速推进站前广场、汽车站、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场地平整和两纵两横”2.3公里道路建设,道路框架12月底前完成总工程量的20%,站场四期A区块6月底前土石方挖方全面完成、B区块挖方9月底前完成50%,站前广场6月底前必须完成招标和方案论证,加快推进两大安置区块场地平整、边坡治理,六冲、南坞两个村12月底前力争全面完成遗留政策处理,实现整体区块可开发利用1600亩以上,切实为产业平台拓宽空间。

(二)聚焦招大引强、扩大投资,开展产业集聚创新突破行动。

新城区作为全县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之一,平台最大、空间最多、区位优势最明显,抓招引—我们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更要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今年,全区要充分发挥菜根科技专业招商团队作用,千方百计在探索基金招商、股权招商、委托招商、专业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上取得新的突破,要以更大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力量来强招引、抓落地,坚定不移用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带动“两大园中园”产业集聚、壮大实体经济。

1.开工建设一批。聚焦龙头、集成政策、集合资源,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等服务,推动10大重点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各项目开工节点会上进行明确,金仙禅意康养、华厦智慧物流园一期主体工程3月底前开工,鲶鱼山商业住宅4月底前开工,养心湖商业综合体、文教居住综合5月底前摘牌并开工,国际数字宜养中心、思丹姆干细胞免疫、凌峰新材料三期、罗奇泰克LED覆铜板等9月底前摘牌并开工,夏能科技零碳城市建设、年产1万吨猕猴桃果泥生产线等6月底前完成厂房租赁并开工。

2.签约落地一批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切资源要素围绕项目转,一切服务为着项目干,全年力争引进 10个中医药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其中3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中医药康复理疗中心、康体养生园、中厦电子智能家居等重点洽谈项目年底前要全部完成签约落地,中医药产业园要力争打造成为全县中药产业项目落地最多、中医药产值最大的千亩产业区块,真正推动特色产业聚群发展。

3.谋划盯引一批。围绕杭温高铁站场1500建设用地开发和中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全区要谋划招引10个大项目,站场区块要无缝对接环白云山综合体项目,重点招引商务综合、休闲旅游、娱乐购物等经济业态,中医药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重点围绕二产制造业,着重对接回音必、省建投等上市公司、央企国企等,集中力量引进洽谈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

(三)聚焦药镇产业、提档升级,开展厚植中医药品牌行动。

1.做强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围绕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全力推动中医药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中医药+新业态建设研发推广药膳民宿、中药美容医养、药膳美食等独具中药特色的产品,充分挖掘中医特色文化内涵,拓展中医药休闲观光、健康旅游、医疗服务、养生养老等产业,加快打造成为国家4A级景区,培育更多的回头客和常来客,实现“引人、留人、留心”,实现小镇年内游客数量增长10%以上。

2.做实项目,增添新动能。国药文化城6月底前所有建筑结顶,中药精品酒店、中药特色一条街、中药精品购物中心等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浙中影创城9月底前1—3号影棚投入使用,4—9号商住楼全部完成内外装修,中华中医药文化博览园项目全速推进,确保药博会前全面呈现新形象。

3.做大品牌,扩大影响力。抢抓中医药强省建设契机和“一县一策”中医药政策扶持机遇,入数字改革赋能,推动“浙中药”场景应用向中药产业大脑迭代升级,放大数字赋能效应,完善药镇品牌建设策略,构建以“药镇药膳”“药镇黄精”和“药镇医养”等为主的江南药镇中医药公共品牌运营体系,丰富品牌内涵,让“浙里好药”、“浙里中药”在江南药镇充分展现,不断扩大江南药镇中药公共品牌的市场标识度和影响力,确保2021年度省级考核取得优秀。

(四)聚焦要素保障、破难攻坚,开展城市可持续蓄能行动。

1.强化城市可持续经营能力。做实国有平台,创新融资渠道,提升城市内涵,积极谋划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做好做活资产、资源这篇文章,充分利用全区1000多亩商住用地资源,通过实施资产盘活、公开出让等 “组合拳”方式,分步完成上横东湾口、源头畈、柘坞口等地块拍卖,完成下马溪、迎宾路、方田移民安置小区、安居工程剩余33间等沿街地基资产处置,全年确保自筹开发资金2亿元以上,全面提升新城可持续经营能力,切实推动全区高质量开发建设。

2.强化政策保障。一方面全速推进政策处理,确保项目“无障碍”施工,高铁站场4号地块5月底前政策处理必须全部到位,浙中影创城二期、马讨山弃渣场、苍色弃土场、建筑垃圾处理场6月底前政策处理全面完成,力促“生地”做“熟地”,切实为产业平台拓宽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市发展空间,集约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加快推进长卢、甲榜等城中村拆迁改造,长卢村一期4月底前要房屋全部拆除,甲榜村12月底前完成房屋腾空拆除,全年完成拆迁改造665户,安置屋基1325间,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3.强化服务保障。把优化服务、优化环境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以服务长板来弥补硬件短板;对于项目建设中需要的供水供电等配套,要全力保障、最优服务,对于项目建设中碰到的无理阻拦,要坚决打击、源头处理,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人人争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真正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 

(五)聚焦先锋锻造、扛旗争先,开展“新城先锋”系列培育行动。

1.以更高的使命激发干事激情。全区上下要对标“扛旗争先创一流、崛起浙中显担当”的目标要求,强化系统思维、全局观念,锚定高铁站场跑道,拓宽发展路径,突出改革创新,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决心,持续放大自身优势,以一流的状态一流的激情创造一流的业绩,要强化发展不进是退,慢进更是退,不冲不行,慢冲也不行的意识,让扛旗争先成为全区干部的一种习惯、一种状态、一种共识。

2.以更优的机制强化干事担当。制定出台全区领导干部“三末位”制度对标年度目标任务和市县交办任务清单,全面开展立功竞赛,盯牢关键节点,把握工作节奏,时间节点内完不成任务的,分管领导末位退职、中层干部末位辞职、编外人员末位淘汰,通过动真格、硬举措倒逼全区领导干部在“创中干、干中强”

3.以更严的督查提升干事氛围。强化督考力度,深化结果运用,将平常督查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奖金、评优评先评级挂钩,奖优罚劣、激励争先,今年,全区上下干部绩效考核就以项目论英雄、凭招商比能力、从落地看作风、从推进看担当,激励和助推全区上下全面形成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持续增强干部职工战斗力水平,保障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磐安新城开发建设中心

                     202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