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部门 > 县政府办公室 > 统计公报

2020年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22-04-02 09:54 来源: 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到:

2020年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磐安县统计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对深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  合

 

经济稳步复苏。据初步统计,2020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20.70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85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46.03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61.82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4.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0.638.151.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56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8260美元),同比增长3.8%

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194.74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211343人。其中,男108963人,女102380人。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8.43亿元,剔除价格因素(下同),比上年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14.71亿元,增长2.3%;林业产值1.67亿元,增长3.7%;畜牧业产值1.74亿元,增长0.9%。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7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03万亩,同比增长2.8%;粮食总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5.4%。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7.22万亩,实现产值5.56亿元;食用菌产值1.89亿元;茶叶种植面积7.15万亩,实现产值2.66亿元;蔬菜种植面积5.35万亩,实现产值1.69亿元。全年生猪出栏2.56万头;蚕茧产量7.0吨。(参见下表)。

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表

农产品名称

产量(吨)

同比%

粮食

中药材

食用菌(干鲜)

茶叶

蔬菜

肉类

其中:猪肉

禽蛋

蚕茧

23124

20322

8234

2553

48170

2677

2551

871

7

5.4

1.6

2.5

5.4

2.5

-26.4

-31.2

-26.8

40.0

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5800。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2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省级特色产业园4家、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3个9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县级验收,获评“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荣获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考核优秀。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18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示范乡镇各1个,省级特色精品村5个、省美丽乡村风景线1条,新增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1个。完成全县闲置的农村房屋、农村承包土地、农村林地、水利设施等资产调查摸底,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农家乐”发展势头良好,新增农家乐100(累计共961家),床位1475张(累计共1.85万张),规范提升共享农屋1000户(累计共2130户);新增省级休闲乡村2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4个。全年农家乐、共享农屋共接待游客218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2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6.5%;完成产值92.02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销售产值91.18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出口交货值25.97亿元,增长0.7%。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4家。全县工业用电量3.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0%。其中,规上工业用电量2.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贯彻省市疫情防控、全市“稳企赋能双月攻坚”精神,落实企业减税降费系列举措,常态化实行驻企服务员制度,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攻坚战。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567亩,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129家。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6家、新增亿元企业5家,春光科技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出台《扶持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磐安县工业企业创新智造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1.8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55.9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96.64万平方米,竣工产值33.49亿元。全县在库建筑业企业89家,其中一级资质10家,二级资质27家,三级资质5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7%。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35.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0%;工业投资下降6.6%。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2.4%。从四大投资结构看,民间项目投资、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9%、36.2%、-44.8%、14.5%。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4.54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35.4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7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7.80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需求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亿元,增长0.2%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7.40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出口额36.80亿元,增长16.3%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条件持续改善。杭绍台高速磐安段建成通车;S323安田段改建工程桥梁梁板架设顺利完成、隧道全面贯通;杭温高铁全线开工。创建省级民生实事农村物流服务点10个。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提升,新开7条班线。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

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53亿元(含电信、移动、联通)。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55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5.41万户。

休闲旅游产业繁荣发展获评2019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新增夜游花溪、空中飞船、轨道缆车等新业态15项,风崖谷、金鸡岩、舞龙故乡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乌石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尖山成功创建4A级景区镇,大盘、窈川、双溪、九和创成3A级景区镇,新创和提升创建省A级景区村19个。创建白金宿级民宿1家、银宿级民宿4家,成功举办“樱花季”“森林休闲养生节”“氧气山水音乐节”等系列活动。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运行平稳。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7亿元,增长4.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87亿元,增长1.2%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托举作用明显增强。稳妥推进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结构性直达工具落地生效,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各项贷款高速增长,贷款利率创历史新低,贷款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本外币)248.88亿元,同比增长7.0%。金融系统贷款余额(本外币)216.02亿元,增长23.7%。不良率和关注贷款率控制在0.70%1.3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昌文幼儿园、新渥幼儿园、二中生活综合楼、磐中校园整体改造三期项目、全县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60所。其中,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5844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9.62%;小学16所,在校学生102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8所,在校学生5767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高中4所,在校生3315人;职高1所,职业高中在校生1964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为98.66%。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完成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16项。加快省级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建成首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引进高校、科研院所3家。开展“揭榜挂帅”,吸引人才攻克技术难题。探索建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联合体。专利申请量1210件(其中发明专利427件);专利授权量882件(其中发明专利163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有序推进。创新推出“1+N”图书馆建馆模式,完成文化馆提升工程和图书馆提升工程一期,新建基层分馆、书吧6家,新建和提升文化礼堂36家、乡村特色馆11个、村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14个,尖山镇横路村、玉山镇林宅村获评“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社区)”。开展“文化六送”活动3000余场次。县档案馆创成省级数字档案馆。

体育事业良好发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省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完成建设体育小康村提升工程6个、百姓健身房3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游泳池3个、足球场1个。获评全国老年人气排球之乡、浙江省运动休闲基地,高山星空露营入选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医共体改革,“医共体+急救”“医共体+医养”“医共体+防疫”初显成效。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建立专科医生+全科团队的服务模式,全年专科医生下乡五百余次,受益签约居民达三千多人次。大盘山医养中心投入运营,尖山卫生院投入使用。

 

 

十、环境保护和城市公共事业

 

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显著增强。新植银杏、榧树、黄山栾树等珍贵树33.4万株;完成云山周边2000亩彩色健康森林的抚育间伐、割灌工作。新增国土绿化1056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深化“一亩山万元钱”行动,新发展油茶、香榧等经济林800多亩。灵江源森林公园被授予“浙江最美森林氧吧”。尖山镇成功创建森林特色小镇,东川村完成森林人家建设项目。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碧水行动卓有成效,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4.5%;AQI(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8,同比下降1.1%。持续深化净土清废,积极推动无废城市创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能耗)为9.0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2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40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8.2%。

山城品质逐步提升。纵深推进老城区拆迁改造,市口、五指、城上、东溪街南等4个区块交付使用;文明街、东溪街北、县府东、桃花坞、大田畈等5个区块和下马溪安置房完成主体结顶。推进老城区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程,基本完成文溪栈道全线贯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保障和社会公共安全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年出生1450人。其中,男741人,女709人;死亡144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02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城乡一体化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367元,同比增长7.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89元,同比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50元,同比增长7.7%

社会保障深入推进。新增城镇就业169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1%。社保扩面16420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11%,电子社保卡持卡率达35.3%。开展劳动监察5次,书面审查企业2651家;建成乡镇(街道)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11家。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85期,培训乡土人才5400人次。深化“政校企”合作,培养各领域技能人才1711人,培育高技能人才300人。建设示范型儿童之家37家,基础型儿童之家覆盖所有行政村。新建6家乡镇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3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发放城乡低保金2547.464万元,低保补助标准从每人665元/月提高到800元/月,特困供养补助标准从904元/月提高到968元/月。全面排查落实帮扶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行“山城管事+基层治理”模式,推进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建设,创新“5560专家调解团”等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创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1个,“六无善治”平安村居创建率达100%,被国家信访局授予“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推进“无欠薪”专项治理,创成省级“无欠薪”县。有效稳控安全生产形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圆满完成村社组织集中换届。

 

 

注释:(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户籍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年报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卫健部门提供的数据。

(3)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

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和

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

(6)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自2014年开始公布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改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口径也随之改变。

(7)本公报中部分指标数据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