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伞”原型为古代帝王出行所用的华盖。源于清初,为茶场庙庙会主要表演内容之一,一直流传至今。
“大凉伞”顾名思义就是一把体型硕大的花伞,以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绘、刻工艺见长,集书法、绘画、篆刻、凿纸、塑像等艺术为一体,充分展现了乡土文化特色。整个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高2米,为围长3.3米的六棱或八棱造型,上层是高0.7米的亭阁造型。木条作骨架,外饰精致的彩色纸花,配饰各式人物花鸟,棱角处挂各色纸球和流苏。所以“大凉伞”具有相当的重量,表演者必须是颇具力量的壮汉。“大凉伞”的表演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游行表演。二是场地表演。固定在每年的“赶茶场秋社”时节演出,平时遇到节庆时节也会相应开展。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