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部门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公告公示 >> 公告公示
索引号: 11330727745091787X/2021-4371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生成日期: 2021-05-27

《大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评审稿公示

发布时间: 2021-05-27 16:55    来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分享:

大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评审稿公示

1. 风景名胜区概况

大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磐安县境内,属于大盘山山脉的中心地段。风景名胜区包括夹溪、榉溪和百杖潭三个片区,总面积58.62km2。其中,夹溪片区位于磐安县东北部,隶属尖山镇、玉山镇,距离县城45km,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0°4015.8″—120°4705.1″,北纬29°1004.6″—29°1510.3″,面积40.65km2;榉溪片区位于磐安县中南部,隶属盘峰乡,距离县城18 km,地理坐标东经120°3058.1″—120°3249.9″,北纬28°5429.0-28°5626.1″,面积7.52km2;百杖潭片区位于磐安县西南部,隶属仁川镇,距县城32 km,地理坐标东经120°214.1″—120°2350.2″,北纬28°4957.2-28°5157.5″,面积10.45km2

2. 风景名胜区四至界线

夹溪片区:东至磐安县与新昌县交界,西接玉山镇古茶场文化小镇,南至上福岭自然山林,北到利国寺北部台地山林。

榉溪片区:北到榉溪村北侧山脊线,南至山茅岭、三尖厂,东到北岙坑、山茅岭,西至坞里坑。

百杖潭片区:北至花老尖,南到磐安县与缙云县县界,东以磐安县与缙云县县界为界,西至月岭、塘坝水库南侧。

3. 风景资源类型与评价

大盘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包含大类,中类,三十五小类,共计146其中自然景源81处,人文景源65风景资源等级上,一级景源12处,二级景源18处,三级景源48处,四级景源68处。风景区石涡、奇峰、峡谷、瀑布、溪涧、珍稀植物等自然景观,与婺州南宗孔氏、玉山古茶场、乌石古村落、赶茶场等人文景观与一体,良好的森林植被、青山绿水,与浓郁的乡村风情、民俗文化交织融合,构成一幅幽静、优美的画卷。整个风景区具有极高的科学、美学、历史和游憩价值。其总体特征可概括为:“群山诸水的始祖源头,鬼斧神工的地质遗迹、蜿蜒幽深的溪涧谷壑、丰富珍稀的药材宝库,源远流长的茶场文化、积淀深厚的婺州南孔”

4. 规划期限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远期2026——2035年。

5. 布局结构

大盘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形成“三片五区、一路一城的总体布局结构。

6. 资源保护分级

根据《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规划按照资源价值等级大小以及保护利用程度的不同,划定一级保护区面积16.46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面积5.89平方公里

7. 近远期建设目标

近期:加强风景资源保护,健全风景区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快完善管理体制。着力进行主要景点的保护性建设与提升,各级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提升风景区市场知名度。初步形成资源保护系统、游赏设施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机制。

远期:全面建设风景区内的游赏配套设施,完善风景区的各项保护和管理措施,使风景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得到全面保护与有效展示。形成风景区丰富的游赏活动,完善景城之间、片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与服务设施配套等的衔接,实现风景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8. 风景区主要建设发展内容

建立健全大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体制机制制定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全面负责风景区的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各片区具体发展内容包含:

(1)夹溪片区

严格保护十八涡壶穴群、皇城湖以及风景区内奇峰、峡谷、石景、瀑布等自然风景资源及其周边环境;严格保护古茶场、横路村、乌石村等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民俗风物等人文资源保护风景区优越的生态环境,推进山林、古树名木和特色植被的保护,加强水源涵养

进一步挖掘景区景观资源,拓展游览活动与范围,组织以地质科普、登高揽胜、峡谷游赏、高山度假、森林生态游憩为内容的主题线路与活动,提升景区吸引力;对现有景点进行风貌整治与提升,使其更加生态化、景观化、特色化。

启动景区入口建设工程,对入口的交通导识、服务设施等进行合理布局,提升景区形象,设置风景名胜区标志。完善景区道路交通组织结合磐安县域绿道网络建设,积极发展景区慢行游览与水上游览等特色游览交通体系,建设环湖、环村等慢行绿道,增加停车场,优化景区公共交通系统。完善风景解说引导系统,结合各景点增设永久性标识解说牌。

(2)榉溪片区

充分挖掘南孔文化内涵,发展主题展示与游赏活动,对村庄建筑及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合理布置村内开放空间,完善居民点市政基础设施;结合景点建设,完善景区道路交通体系,改善游步道、停车场,提升景区公共交通的接驳功能;启动景区入口建设工程,对入口的交通导识、综合性服务设施等进行合理布局,设置风景名胜区标志;完善景区标识标牌。

(3)百杖潭片区

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提高景点建设质量,深入挖掘景区地质遗迹、红色文化、林地资源,组织红色文化、自然教育、森林游憩等主题游线,丰富游赏活动。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游赏道路系统、增加停车位、增加景区环卫设施,提升标识标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