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政府 > 新渥街道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30727002606305C/2019-48631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文件字号: -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文机关: 新渥街道 成文日期: 2019-11-18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有效

新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9-11-18 08:46    来源:新渥街道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思想共识,全面加强和改进街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聚力推进街道村振兴,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厅字〔201826号)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有厚度、有温度、有美誉度的总体目标,结合“江南药镇”建设,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调动各方力量,整合人员队伍、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培育文明街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努力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为“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家园。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坚持为民服务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功能,着力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平台与载体,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坚持非遗文化坚持把弘扬非遗文化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手段,加快推动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则化、传承化、民俗化、生活化,以可进入可体验的方式活化再现独有的当代生活理念、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从而提升街道风文明。

——坚持整合资源。有效整合文化礼堂、非遗广场浙八味市场、养生博物馆、中药材等基地,充分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等,科学统筹、协同运行,增强服务的综合性、适用性。

——坚持突出志愿服务。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和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建设,促进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性开展,真正打造一支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探索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度。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架构。新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总体运行机制下,构建“实践站(村社),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力。

街道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所     长:  

第一副所长:  耀

常务副所长:朱军旭

成  员:陈时忠 杨震 曹宗杰 杨进权 张水海 黄晓莉 周庆华 张晓玲 羊彩霞 黄莞往 何正松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朱军旭兼任,朱雪萍  杨柳雁为成员主要做好向上对接、向下传导的作用,负责对辖区文明实践活动和社区文明实践站的规划建设、统筹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形成常态化推进机制,努力创出特色和亮点。

村社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党总支(支部)书记担任站长,人员配备结合实际参照街道执行。主要是整合社区党建屋场、道德屋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青年之家、公开栏等现有的基层阵地,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

(二)实践内容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重点把握“五项内容”。

——传思想。以“主题党日”“微型党课”等载体,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普及党的理论政策,广泛宣讲党史、地方史,唤起乡愁记忆。

——传政策。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保障、送农资、送信息等服务,深入宣讲乡村振兴战略、法制建设实践以及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环保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传道德。以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成员作为主要力量,积极宣传道德准则、培育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广泛开展好婆媳、好家庭、好邻里、好党员等系列评选宣传活动,选树社会贤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传文化。深入开展送书、送演、送戏等系列“送文化”活动,依托江南药镇民间艺术团,经常性开展传统习俗、绘画书法、体育比赛、广场舞、全民阅读、文艺培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振社区群众的精气神。

——传技能。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科学技术、健康保健、传统技艺等实践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需要。

(三)实践队伍

依托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组建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打造一支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文明实践主力军。街道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组建以下五支队伍。

——专家队伍。重点用好以理论宣讲员、学校教师、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为支撑的专家队伍,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

——专业队伍。重点用好文化艺术人才、民间文艺骨干、民间宣传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致富能手以及优秀法律从业者、科技人才、医务工作者等各类专家人才,做好传文化、传技能等工作。

——志愿者队伍。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退休职工、社会贤达、社会组织、调解员、协会会员等优势,每个村社组建一支50人至150人的志愿者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落地,传树文明新风。

——五老队伍。重点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志愿者队伍关爱帮扶未成年人的作用,做好学校文明实践工作。

——宣讲队伍。组织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优秀人物等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文明洗礼,体会“身边的感动”。

(四)实践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既要规范统一,又要讲究实际、突出特色,力争做到“八有”,即有场所、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课程、有教材、有记录、有成效。要设立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统筹运用现有资源,广泛灵活设点布局,线上线下呼应互动,为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传播提供有效载体。

(五)实践形式

一是“讲”,全面深入宣讲。采取集中辅导报告、讲座、培训或分散小型、面对面的咨询、访问、恳谈、交心、拉家常等形式,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周一夜学、每月15日主题党日活动等活动载体宣讲理论政策,倡树文化道德,唱响文明之歌。

二是“评”,群众互动评议。利用“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街巷、文明小区、文明小组”评选、街风红黑榜等形式,组织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推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

三是“干”,围绕中心实干。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城市创建、精准扶贫、小区治理、安全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四是“帮”,真情关爱帮扶。组织机关干部、文明使者、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心理疏导、公益资助、结对帮扶等方式,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五是“乐”,多彩文化乐民。开展形式多样、广纳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

六是“庆”,庆典仪式传承。有计划地举行节日庆典活动,并以群众婚丧嫁娶等重要节点仪式为契机,落实好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的要求,培育文明礼仪,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先行阶段(6月至7月)。制定新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完成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和榉溪、沙溪、大岭头等三个试点站建设,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二)全面实施阶段(8月至9月)。推进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街道、村工作架构,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三)总结评估阶段(11月)。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经验,形成工作报告,迎接上级试点评估。

(四)巩固发展阶段(12月以后)。根据前期活动开展情况,从组织架构、日常运作、常态管理、评价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升,推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文明实践工作机制。

、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街道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践负责全街道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街道党委书记任所长亲自抓。各村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和党群服务中心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具体抓落实

(二)强化队伍建设成立新渥街道志愿服务中队,各村结合实际组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街道实践所、村实践站按照群众需求,以“点单”“派单”形式开展精准服务。

(三)强化考核监督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考核,纳入党组织评星定级和党员“五星十二分制”管理重要内容街道纪委、党建办、宣传办不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拖延的村对主职干部予以处理。


附件1

新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名单

所  长:  

副所长:  耀 朱军旭 

成  员:陈时忠 杨震 曹宗杰 杨进权 张水海 黄晓莉 周庆华 张晓玲 羊彩霞 黄莞往 何正松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朱军旭兼任,朱雪萍 胡益民 高艳杨柳雁为成员


附件2

新渥街道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队名单

总 队 长:  

副总队长:  耀 朱军旭

下设志愿服务分队:

1.“红马甲”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黄晓莉

2. 联防中队平安志愿服务队(队长杨震

3.宣讲志愿服务队(队长朱军旭

4. 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胡挺进

5.“山妹子”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晓霞

6.文艺演出志愿服务分队(队长杨柳雁

7.“交通劝导”志愿服务队(队长潘成侃

8.“食安宣传”志愿服务队(队长陶彩琴

9.“关爱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黄晓莉

10.“河小二”志愿服务队(队长马海德

11.“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队长陈璐

12. 旅游咨询志愿服务队(队长陈一民

13.森林保护志愿服务队(队长江瑞珍

14.民情民访志愿服务队(队长朱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