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长旗是高二乡流传已久的传统舞蹈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高姥山七夕节时,高二村民集聚高姥山娘娘庙祈福,磐安长旗在磐安县高二乡分为两种民俗类型,一是高姥山娘娘庙求雨类型;二是金七公殿求雨类型。两种类型均体现了高二原住民对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祥瑞文化特征。磐安长旗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它不仅为白旗和通常的擎旗和巡游,而是有较为丰富的阵式和动作。
磐安长旗每面旗长4.2米,宽0.22米,长旗绑在新鲜的竹竿上,竹竿顶端留有竹稍与竹叶,磐安长旗表演时多达300面至500面,场面壮观。舞蹈在婺剧锣鼓“满江红”“大过场”的伴奏中,由“出巡”、“巡山”、“旗阵”、“回庙”等部分组成,其中旗阵内容与形式最为丰富,舞蹈阵式个性鲜明、动作变化较多,阵式有“双开门”、“恭行旗礼”、“ 卷菜心”等。并先后以“行旗礼”、“双龙出水”、“卷菜心”(正转、反转)、“竖旗”、“躺旗”、“颤旗”、“抛旗”和“绞脚步”、“踏步”、“跳颠步”等出色地表达了对祥瑞文化与陈十四娘娘、金七公等信仰人物的祈求和崇拜以及在太平盛世中的欢乐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