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财政报告

磐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5-03-31 11:14 来源: 0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到:

磐安县人民政府
关于二○一一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磐安县财政局局长 陈国慧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11年财政决算,请予审议。
2011年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总收入7282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9.87%,比上年增长20.95%,其中上划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中央“四税”3273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74%,比上年增长19.4%;地方财政收入4009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0.82%,比上年增长22.24%。一般预算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超额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收入计划。
按照分税制及省对我县“分类分档激励奖补”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全县可用资金14355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09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6444万元(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税收返还收入4139万元,省一般转移支付补助54641万元,省专项追加补助27614万元、市补助50万元),2010年转入2011年结余资金13742万元,调入资金275万元(2011年省财政体制结算扣缴农村合作基金欠款275万元,全省年终决算统一在调入资金科目反映),地方政府性债券收入3000万元。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24786万元(其中县本级一般预算安排支出63778万元,完成预算的98.03%,比上年增长10.67%),上解省市支出1468万元,2011年结转2012年支出17302万元。连续第十七年实现了全县财政收支综合平衡。
2011年的财政预算收入数和决算支出数,与向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一致。
2011年我县财税部门认真贯彻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加快绿色崛起”的工作主线,以构建“品质财政”为目标,以深化财税文化建设为抓手,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基本要求,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圆满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平稳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大局取得新进展。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发挥财力支撑作用,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2011年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4.98%、24.72%、30.31%,均高于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9.03%。拨付“农业两区”建设及产业化发展资金4972万元;支持三次产业发展,兑现二、三产业政策奖补资金5379万元;落实财税政策,减免企业各项税费2075万元,兑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资金854万元;拨付项目资金24574万元,重点保障“十大重点工程”、“十大实事”等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二是地方财力迈上新台阶。加强“五位一体”税源管理,实行涉税信息共享,健全协税护税体系,加大对主体税种征管和稽查力度,全县完成税收收入681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15%,占一般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达到93.56%。深化应用新版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提升非税征管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国土出让金监管,国土、财政、检察部门联合催收催缴逾期国土出让金10441万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善引资考核奖励政策,加大项目对接力度,累计向上争取资金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6%,争取地方政府债券3000万元。三是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拨付“秀美乡村”建设资金4969万元,水利设施建设资金2670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769万元;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拨付42个校安工程项目资金3196万元,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专项资金2869万元;继续实施广电低保、农村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与基本药物制度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政策,安排1538万元支持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救助标准,拨付960万元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住房保障支出3806万元,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9900平方米。全县教育、农林水、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支出87694万元,比上年增长25.70%,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0.28%,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四是体制机制改革迸发新活力。成立预算局、预算执行局、财政监督局,增设预算编制中心和乡镇财政管理科,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财政组织框架。增设地税局纳税服务科,初步构建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地税组织体系框架。完善部门预算定员定额和费用支出两个标准体系,推进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试编地方政府性债务计划,为构建“全口径”预算体系打下基础。制定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管理办法,在县财政局等十五家单位实施两项改革,财政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规范。五是财税运行效益实现新提升。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预算、结算”全过程审核,完成项目“三算”审核457个,核减资金3497万元,其中结算核减资金1963万元,核减率13.40%,降低工程投标预算限价1467万元;加强政府采购监管,节约采购资金1036万元,节约率15.58%;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上线车辆控购管理系统,完成142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基础信息录入工作;建立财政支出50万元以上项目绩效预期目标申报制度,完成“农家书屋”、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三项工程绩效目标申报审核认证工作;通过拍租、拍卖、置换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3218万元,为投融资公司等单位提供融资抵押担保24600万元。提高财政间歇性资金使用效益,全年为部门、乡镇及发展平台提供财政调度金10798万元,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节约利息支出700多万元。向省财政厅争取国库调度资金56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21%。
在2011年预算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税收支矛盾突出,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教育、科技、三农等法定增长项目支出规模逐年扩大,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标准逐年提高,政府性投资保障压力逐年加大,我县虽然财政收入总量年年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支出需求,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二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税运行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项目超概算、超预算等现象较为普遍,而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管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建立规范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三是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2011年底我县政府性债务总规模已达到80329万元,比2010年增加4498万元,增长5.93%。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分别为15.35%、64.65%、19.42%,负债率和偿债率两项指标超过省政府规定的警戒线,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大。
鉴于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会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