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财政报告

关于磐安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5-03-31 11:11 来源: 0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到:

关于磐安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3月8日在磐安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磐安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0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财政增支保障任务,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加快绿色崛起”的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品质财政”建设,积极发挥财力支撑、资金保障、政策引导作用,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0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0年财政支出调整预算,连续第十六年实现了财政收支综合平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全县一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0年,全县一般预算总收入突破六亿元大关,达到6021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9.12%,比上年增长15.75%,比“十五”期末增长95.95%。其中,上划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中央“四税”2741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5.19%,比上年增长10.44%,比“十五”期末增长88.29%。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三亿元大关,达到328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64%,比上年增长20.59%,比“十五”期末增长102.86%,五年达到了翻番。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1. 税收收入3026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2.03%,比上年增长30.81%。其中,增值税25%部分631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94%,比上年增长5.42%;营业税1222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0.39%,比上年增长50.18%;企业所得税40%部分302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87%,比上年增长19.80%;个人所得税40%部分258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9.86%,比上年增长28.04%;城市维护建设税147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9.92%,比上年增长26.18%;其它地方各小税25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3.01%,比上年增长37.12%;耕地占用税93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9.55%,比上年增长62.89%;契税115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43%,比上年增长34.49%。

2. 非税收入253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8.73%,比上年下降37.59%。其中,专项收入112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3.63%,比上年增长32.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3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6.43%,比上年下降41.48%;罚没收入148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6.64%,比上年下降28.4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9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5%,比上年增长60.34%;其他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1400万元;其他收入601万元。

(二)全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10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32800万元,加上增值税、消费税和“两个所得税”的净返还3534万元以及省财政体制性等各项补助22726万元,合计可用资金59060万元。本年可用财力实际安排支出57629万元,加上省财政专项补助、上年结转支出、地方政府债券支出48816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突破了十亿大关,达到106445万元, 比上年实绩净增支出27415万元,增长34.69%(县本级增长24.33%),比“十五”期末增长156.65%,县本级教育、科技、农业支出达到法定增长比例。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93%,其中县本级支出11061万元,比上年增长21.16%。

2. 国防支出59万元。

3. 公共安全支出647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县本级支出 435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3%。

4. 教育支出20075万元,比上年增长20.62%,其中县本级支出1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36%。

5. 科学技术支出26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77%,其中县本级支出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84%。

6.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07%,其中县本级支出1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13%。

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77万元,比上年增长22.22%,其中县本级支出2945万元,比上年增长46.08%。

8. 医疗卫生支出8270万元,比上年增长40.41%,其中县本级支出4046万元,比上年增长60.68%。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县人民医院大楼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500万元,剔除这一不可比因素,比上年增长14.94%。

9. 环境保护支出5925万元,比上年增长213.49%,其中县本级支出546万元,比上年增长19.74%。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2010年创建国家生态县动用上年结转资金增支1800万元、省财政新增环保专项资金 1712万元。

10.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777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县本级支出1079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11. 农林水事务支出1334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1%,其中县本级支出5351万元,比上年增长25.91%。

12. 交通运输支出9844万元,比上年增长227.7%,其中县本级支出186万元,比上年增长43.08%。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交通运输项目新增35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支出,动用上年结转资金2940万元。

13.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564万元,比上年增长73.6%,其中县本级支出1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88.6%。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2010年兑现工业经济政策同比新增支出800万元。

14.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768万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县本级支出515万元,比上年增长19.21%。

15.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674万元,比上年增长93.68%。其中县本级支出361万元,同比增长6.49%。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国土部门实施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支出165万元,属于一次性项目。

16.住房保障支出2409万元,比上年增长2837.8%,其中县本级支出36万元,同比增长5.88%。主要原因是: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支出2000万元。

17. 粮食安全物资储备事务支出392万元,比上年增长51.94%;其中县本级支出340万元,同比增长16.44%。主要原因是:科目调整,储备粮补贴145万元从上年“其他支出”科目转入本科目列支。

18.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4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4万元,属于新增支出。

19. 其他支出72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06%,其中县本级支出7287万元,比上年增长6.82%。

(三)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10年我县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6757万元,比上年增长35.53%。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收入757万元,比上年增长30.74%;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866万元,比上年增长27.17%;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153万元,比上年增长14.18%;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4981万元,比上年增长36.56%。

2010年我县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16486万元,比上年增长35.65%。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支出6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49.08%;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785万元,比上年增长27.2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70万元,比上年下降46.15%,主要原因是:实际支出162万元,动用上年结余9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4981万元,比上年增长36.56%。

(四)主要工作成效

1.优化财税资源配置,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转型。一是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更加科学。新一轮的乡镇、经济平台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了“分类、分档”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乡镇、经济平台育财、理财、管财的积极性,财源基础进一步夯实,乡镇财政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县19个乡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83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5.28%,比上年增长34.63%。金磐开发区、磐安工业园区、新城区合计完成税收收入19511万元,比上年增长42.62 %。二是财税扶持产业发展政策更加完善。制定出台了新一轮扶持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优化扶持方式,加大奖补力度,较好地发挥了财税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推进了 “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财税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及时兑现扶持二、三产业发展政策奖补资金累计4380万元;减免企业各种税费1012万元,向上申请获批企业再生资源利用增值税退税682万元;兑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资金845万元。三是保障重点项目实施更加有力。统筹拨付资金22399万元,其中落实政府性投资计划项目资金1.1亿元,经济平台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800万元,“百日破难攻坚”行动调整增加的土地收储等投资项目7247万元,不仅改善了我县经济发展环境,也为下一年筹集建设资金奠定了基础。

2.加强财税收入征管,不断增强地方可用财力。一是大力推进税收征管精细化。建立健全数据采集、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五位一体”横向互动机制,有序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重点税源动态控管进一步加强;完善部门之间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协税护税网络体系建设,税收征管质量明显提高;实施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清查,开展驾校行业、房地产业税收专项检查和打击使用假发票专项行动,着力维护税收秩序。全县完成各种税收收入57676万元,比上年增长20.27%,占一般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达到95.7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稳步推进非税收入征管信息化。全县73家行政事业单位上线应用了新版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更加规范;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应用了“浙江省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土地出让合同、宗地清算、收入分解的全过程监管;建立拖欠出让金联合清收机制,加大清欠力度,全县累计收回拖欠出让金6423万元,除原同创光电、微生物厂两宗整体出让地块由于多种原因尚未交清外,县本级其它地块及乡镇园区已无拖欠出让金。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认真研究上级出台的各项政策,加强项目对接和资金争取工作,合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8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5%;地方政府债券7000万元;省财政国库调度资金50673万元,比上年增长19.46%,为促进全县财政平稳运行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切实加大民生投入,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牢固树立“厚生理财”理念,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民生事业投入大幅度增长。全县教育、农林水、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支出71118万元,比上年增长40.08%,占一般预算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6.81%,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一是完善支农保障机制。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保障了“一乡一品一园”、示范整治、农村饮用水、农村住房改造、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农业综合开发等支农项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增收水平进一步提高。支农投入达到13348万元,比上年增支2299万元,增长20.81%。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00元、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30%,受益群众达到16.9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支出2432万元,全县6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从2010年起每月领取60元的基础养老金;落实医改财政投入,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县所有低保、五保和“三无”对象等特殊困难救助对象实行了零起点按比例救助;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稳定企业用工工作。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分别比上年净增1032万元和2380万元。三是全面支持教科文事业发展。教育支出首次超过2亿元,为通过省级教育强县复查提供了财力保障。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际提高到400元、600元,县财政按时、全额统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10743万元,筹措资金3110万元如期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落实828万元补助资金免除了农村学校学生住宿费、免费教科书、爱心营养餐,支持了70个校安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四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行节能环保产品优先政府采购政策,努力筹措资金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国家生态县创建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了台口垃圾填埋场、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环境保护支出比上年净增支出4035万元,增长213.49%。五是加大住房保障投入。落实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财政补助政策,住房保障支出2409万元,新增经济适用房90套、廉租房48套,有效推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4.夯实财政管理基础,财政运行效益明显提升。一是部门预算编制标准进一步细化。开展了“部门预算编制系统”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制定了2011年部门预算编制定额标准和费用支出标准、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预算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二是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融资平台的债务摸底工作,为2011年起试编政府性债务计划、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奠定基础。三是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完善了国有资产公开拍租协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工作联席会议等机制,加强国有投融资公司监管,行政事业单位推广应用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国有资产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开拍卖6宗国有资产,实现收益4647万元;公开拍租部分单位经营性资产,年租金收入350万元,比原租金提高了92.1%;完成龙山区块、教育印刷厂及宿舍楼等有关房产收储工作。四是财政间歇性资金管理效益进一步提升。完善财政性资金存贷挂钩考核办法,每季对5家商业银行实行存贷挂钩考核,累计调度财政性资金1亿元,激发了商业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利用间歇性资金为有关单位提供周转及还贷资金累计11181万元,节减贷款利息支出900多万元。五是财政项目资金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财政、主管部门、施工单位”三位一体绩效评价体系,对20个政府重点工程和民生支出项目实施了绩效评价;规范财务管理,对27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对乱发钱物、虚开发票套取资金和转移非税收入等行为没收违法所得17.39万元;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全县重点检查面达到70%,推进了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完成政府性投资项目“概算、预算、结算”审核386个,核减资金2851万元,项目结算核减率达到14.48%,县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的6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全部符合审计规范;完善中小学食堂配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集中采购管理等制度,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管理,政府采购核减资金546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13.4%。

各位代表,2010年我县经受了复杂形势的考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我们清醒地看到财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并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县委的战略部署以及对财经形势的分析,2011年全县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八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品质财政”为目标,以深化财税文化建设为抓手,以科学化、精细化为基本要求,扎实推进财税“三位一体”组织管理体系改革,充分发挥财税“支撑、保障、引导”职能作用,为我县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崛起”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1年预算编制的原则是:量入为出、尽力而为,有保有压、收支平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拟安排全县2011年一般预算总收入6628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18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30%;按照省对我县“分类分档,激励奖补”的财政体制计算,预计全县可用资金65060万元,拟安排全县2011年财政支出预算650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16%,达到全年收支综合平衡。

(一)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预算安排

1. 税收收入3192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48%。其中:增值税25%部分70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57%;营业税收入11645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4.77%;企业所得税40%部分322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45%;个人所得税40%部分272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06%;城市维护建设税174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7.97%;耕地占用税10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95%;契税123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22%;其它各税收入331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0.82%。

2. 非税收入42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7.91%。其中:专项收入11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2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9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42.41%;罚没收入15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0.94%;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53%;其他收入61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5%。

(二)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预算安排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76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37%;

2. 公共安全支出479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10%;

3. 教育支出16649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99%;

4. 科学技术支出179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88%;

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74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98%;

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1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9%;

7. 医疗卫生支出4391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53%;

8. 节能环保支出62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47%;

9.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3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64%;

10. 农林水事务支出5981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77%;

11. 交通运输支出21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9%;

12.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94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11%;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76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48.93%;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63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5.35%;

15.住房保障支出94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61.11%;

16.粮食物资等事务支出231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8.46%;

17.储备事务支出174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0%;

18.预备费7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6.67%;

19.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59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375%;

20.其他支出833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64%。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2011年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222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97%。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收入81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06%;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1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4.58%;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入11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50%;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1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5.56%;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93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97%;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41万元,比上年增长-8.89%;新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0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2.5%;彩票公益金收入3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2.17%。

2011年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222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8.52%。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支出81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5.8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1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8.57%;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支出11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59.38%;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1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速度60%;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93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11%;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41万元,比上年增长95.24%;新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0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78.57%;彩票公益金支出3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18.18%。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2011年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89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08%。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收入1058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9%;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9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7.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94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11%;工伤保险基金收入50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64%;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1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0.86%。

2011年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89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08%。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支出1058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9%;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9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7.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94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11%;工伤保险基金支出50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64%;生育保险基金支出21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0.86%。

(五)国土出让金收支预算

2011年安排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33500万元(县本级19500万元、乡镇及平台14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1762万元;国有土地收益金收入153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08万元。

2011年安排国有土地出让金支出33500万元(县本级19500万元、乡镇及平台14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1762万元;国有土地收益金支出153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208万元。

三、关于2011年财税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财税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引导作用,完善有利于“跨越发展、绿色崛起”的财税体制机制。提升一产效益。改革和完善支农资金政策,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推进实施“一乡一品一园”工程,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调整二产结构。加快“两带三区”工业平台建设,引导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大生态清洁型工业发展扶持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第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三产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发展以休闲养生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支持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增强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实施科技强县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

(二)发挥收入组织支撑作用,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强税收形势分析。密切关注国家税制改革动向,加强经济税收形势预测分析,增强税收工作的前瞻性。加强税费基础管理。坚持“五位一体”的税源管理机制,深化“抓大、评中、定小”的税收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全面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大力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做好地税信息系统“大集中”软件上线应用的准备工作,继续抓好各税种征管软件的推广应用,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创新应用税费征管模式,规范征管程序,提高征管效率。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全面贯彻《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修订我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完善非税收入绩效考核机制;深化新版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应用,将罚没收入统一纳入系统管理,并实现与交警信息平台的对接。完善土地出让金预算编制管理,依托国土出让金收支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及时足额入库。加强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利用好“生态敏感区”、“欠发达地区”两块牌子,重点在生态环保、欠发达地区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体制性、政策性的资金支持,确保向上争取资金增长10%。

(三)发挥政府财力保障作用,推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大力支持“秀美乡村”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农房改造、下山搬迁、水资源保障及中心村建设;积极打造旅游文化特色村,大力发展农家乐,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引导群众增收致富。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到450元、650元,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20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60%,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支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统筹落实资金,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残疾人社会保障等支出需求。大力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保障建设,加大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金筹措,重点支持台口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尖山污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障“美化磐安”行动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需要,巩固深化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成果,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加强重点项目保障。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政府性投资结构,统筹保障以十大重点工程和十大实事为重点政府性投资项目支出。

(四)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推进财税组织体系改革。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财政组织体系,理顺工作职能,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地税系统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纳税服务和信息化管理职能,努力构筑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地税系统组织架构新体系。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推进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提升乡镇干部育财、理财能力。着力推进“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建设。深化综合预算改革,规范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试编政府性债务计划,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调研,逐步健全“全口径”政府预算;确定3个单位开展部门预算编制系统应用试点,增强预算单位预算编制主体责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着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试点启用市县版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开展公务卡制度改革调研,为下一步全面建立公务支出监管体系奠定基础。

(五)健全财政监管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机制,抓好政府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政府性债务计划的执行管理,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着力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大力压缩历年结余。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并举,不断强化对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专项监督检查。加强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严格概、预算调整和工程变更管理,提高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效益。完善政府采购监管体系,推广应用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推行绩效目标管理。建立绩效预期目标申报制度,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开展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完善部门绩效自评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与预算项目立项和财政资金分配相挂钩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加强财政间歇性资金控管,加大存款调度力度,增强财政性资金的保障、引导作用。深化国有资产监管。出台县外公有资产、乡镇国有资产、学校闲置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奖惩、国有企业和投融资公司财务审计、国有投融资公司银行贷款向县人大报批、国有投融资公司财务总监委派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健全资产动态管理体系,继续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力度。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建党九十周年,做好2011年的财税工作对于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务实创新,锐意进取,理清新思路,作出新努力,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切实执行好本次大会作出的决议,为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