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财政报告

关于磐安县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5-03-31 10:59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08年3月4日在磐安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财政职能,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部署和“三个三”发展战略,强管实征增财力,优化支出促民生,固本强基拓财源,深化改革增效益,科学规范强监管,圆满地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7年财政收支预算,各项财税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全县一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07年,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总收入4364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88%,比上年增长20.85%。其中,上划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中央“四税”2113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76%,比上年增长20.62%;地方财政收入2251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00%,比上年增长21.06%。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1、税收收入1865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37%,比上年增长20.67%。其中,增值税25%部分543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54%,比上年增长20.42%;营业税收入674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14%,比上年增长17.36%;企业所得税40%部分165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44%,比上年增长18.98%;个人所得税40%部分154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3.24%,比上年增长22.42%;城市维护建设税104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2.70%,比上年下降7.13%;其它地方各小税收入123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8.44%,比上年增长43.04%;耕地占用税56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75.33%,比上年增长212.78%;契税43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5.14%,比上年增长14.66%。

  2、非税收入386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6.26%,比上年增长22.99%;其中,专项收入70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38%,比上年增长41.3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6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00%,比上年增长12.60%;罚没收入148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0.15%,比上年增长26.88%;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7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1.67%,比上年增长43.14%。

  (二)全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2518万元,加上增值税、消费税和“两个所得税”的净返还3419万元,财政体制补助12843万元,合计可用资金38780万元。全县安排财政支出3878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省财政专项补助和上年结转支出20990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5977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5.28%,净增支出12062万元,教育、科技、农业支出符合法定增长比例。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791万元,比上年增长25.68%,其中县级预算安排8269万元,实际支出8269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2、国防支出28万元,比上年增长7.69%;

  3、公共安全支出473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4%,其中县级预算安排3118万元,实际支出3118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4、教育支出14101万元,比上年增长25.45%,其中县级预算安排10160万元,实际支出10160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5、科学技术支出1591万元,比上年增长33.59%,其中县级预算安排1052万元,实际支出1052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72万元,比上年增长63.79%;其中县级预算安排825万元,实际支出825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30万元,比上年增长33.48%,其中县级预算安排1662万元,实际支出1662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8、医疗卫生支出2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10%,其中县级预算安排1782万元,实际支出1782万元,完成年度调整??年增长70.30%,其中县级预算安排379万元,实际支出379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95%,其中县级预算安排788万元,实际支出788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11、农林水事务支出6767万元,比上年增长26.37%,其中县级预算安排3519万元,实际支出3519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12、交通运输支出259万元,比上年降低71.00%,其中县级预算安排96万元,实际支出96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1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858万元,比上年增长28.23%,其中县级预算安排952万元,实际支出952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14、其他支出6337万元,比上年增长23.82%,其中县级预算安排6178万元,实际支出6178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1、加大财源建设力度,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运用体制、政策、资金等引导手段,促进创业创新,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的实施,为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夯实基础。一是积极落实支农惠农富农政策。财政支农支出6767万元,比上年增长26.37%,重点支持了农民培训、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饮用水、下山移民、土地整理、示范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品牌和产业化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大创业创新政策扶持。在各工业平台自筹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安排资金1800万元支持了金磐开发区、磐安工业园区、新城区等创业平台建设,促进了产业集聚提升。兑现工业发展激励资金730万元,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优和做大做强,增强核心竞争力。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合计减免税收606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利益导向和制度保障。三是支持第三产业发展。认真贯彻执行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房地产、旅游业、农家乐等一系列政策,积极发挥资金、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夯实地方财源发展基础。

  2、完善收入征管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积极贯彻“均衡入库,持续增长,优化结构,调控有力”的收入组织原则,大力实施财税“三个三”发展战略,为“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一是加强各项税收征管。对企业所得税实行最低税负率控制,制定和完善行业税收征管办法和措施,全面推行个人所得税全员申报,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监管。对政府性建筑项目实施动态监控,启动企业房屋建筑业税收专项整治,开展饮食业、房地产业税收专项检查,加强行业发票管理,加大“以票管税”力度;加强小税种征管,车船使用税实行委托代征,资源税改核定征收为委托代征扣缴,开展了清理和补征土地使用税。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征管能力和效率。全县国、地税税收收入达到382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10%。二是加强农业税收征管。严格执行农业两税“先税后证”管理办法,深入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部署开展了农业税收专项清理工作,耕占税、契税收入分别完成563万元和4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2.78%和14.66%。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树立税费并重观念,制定出台了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实施方案,规费征管实行了税收化模式,全年完成社会保险费、教育费附加等收入960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0.87%,对农村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给予了财力支持。完善非税资金收支预算制度,制定《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加强各非税收入管理,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18837万元,增长22%。

  3、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执行县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失地农民保障、大病统筹、教育创强、环境保护等项目的支出保障力度,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多项制度,基本确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落实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就业再就业、城市和农村低保等财政补助资金分别达到305万元、727万元、128万元、440万元、517万元,共有2406名失地农民、5637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群众、506名医疗救助对象、1317名就业再就业人员和4966名低保人员受益。加大医疗卫生支出力度,医疗卫生看病贵、因病返贫”的问题,使全县人民更大限度地享受到了我县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着力推进教科文事业发展。增加教育投入,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政策,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提高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有效支持了教育创强。其中,对中小学减免杂费补助资金425万元,受益学生19340名;对13727名中小学生安排营养餐、教育券补助资金309万元;落实财政资金174.5万元,对779名中职学生给予了助学金、营养餐等困难补助。科技投入1246万元,比上年增长51.4%,有力地支持了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促进了古茶场保护、农村文化繁荣、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建设,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三是努力推进“平安磐安”建设。加大对公检法司等部门的财政投入,支持政法部门增强办案能力。支持创建省级生态县建设,环境保护支出达到2546万元,比上年增长70.3%,有力地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4、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按照构建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有序地推进了财税各项改革,强化了财政资金的监管。一是全面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基本到位,一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施“乡财县管、校财县管、医财县管”改革,启动“金财工程”一期建设,财政部门和80余个单位实现了联网,财政支出的规范性、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采管职能全面分离,政府采购项目和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成立国资办,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加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的力度,有效缓解了我县政府性融资抵押物的瓶颈问题。积极拓展国有资产经营,扩大国资经营公司等三个融资公司的注册资金,增强了政府性融资公司的实力。三是不断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管理,规范各单位的财政资金支出行为,财政性项目和政府采购分别核减支出1205万元和819.33万元。以独立检查和联合检查的方式,对13个单位及项目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收支专项检查,共收缴违纪款20.75万元,促进了被查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四是积极探索科学理财增效新途径。通过开设财政集团账户,对部分财政间歇性资金实行统一集中管理,调整财政存款分布,对县财政性资金实行存贷挂钩考核,科学理财取得了新突破,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益。通过整合调度财政间歇性资金,解决了磐安中学、县广电局等单位的贷款5000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各位代表,2007年的财税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重点支出项目保障压力越来越大;财税收支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难度加大,财税监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各界对财政改革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政府性债务持续增长,县财政偿债压力增大;一些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与新时期财税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等。面临的这一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关于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县委的战略部署以及对经济、财政形势分析,2008年我县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品质财政建设为目标,以科学理财为抓手,紧紧围绕创业创新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政策资源、征管资源、财力资源和服务资源,全面推进理财治税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大力提高财税运行质量,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8年预算编制的原则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有保有压。具体做到“三保一压一倾斜”:保法定增长项目、保重点项目、保政策兑现,压缩一般性支出,突出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倾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拟安排全县2008年一般预算总收入4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6%,其中县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7%;按照省对我县调整后的财政体制计算,预计全县可用资金43380万元,拟安排全县2008年财政支出预算4338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1.86%,达到全年收支综合平衡。

  (一)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预算安排

  1、税收收入2094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28%。其中:增值税25%部分613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87%;营业税收入73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9.07%;企业所得税40%部分178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55%;个人所得税40%部分174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99%;城市维护建设税117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28%;其它各税收入163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2.20%;耕地占用税63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90%;契税5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16%。

  2、非税收入434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20%;其中:专项收入81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4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79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88%;罚没收入16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63%;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8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9.59%。

  (二)   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09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9.96%;

  2、公共安全支出352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89%;

  4、教育支出1154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63%;

  5、科学技术支出120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26%;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3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09%;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7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88%;

  8、医疗卫生支出213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53%;

  9、环境保护支出42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40%;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8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68%;

  11、农林水事务支出395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45%;

  12、交通运输支出10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57%;

  1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10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5.86%;

  14、其他支出660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96%。

  (三)基金收支预算

  2008年安排财政基金收入107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23%。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收入54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5%;育林基金收入30万元,与上年持平;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6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19%;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2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9.09%;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4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27%;转移性收入9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64%

  2008年安排财政基金支出107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23%。其中:教育支出54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1.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3.33%;农林水事务支出69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8.97%;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4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27%;转移性支出95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9.78%。

  三、关于2008年财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生财有道,着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确立财税经济观,按照“三个三”发展战略,创新财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提高财税服务和支持经济发展能力,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平台,促进全民创业创新。一是用足用活国家扶持政策。加强对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和财税扶持“两创战略”政策的宣传贯彻工作,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切实把国家导向政策落实到位,借上级政策之力,促我县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品牌产品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做精做特一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下大决心做强生态工业,增强工业经济对财政收入的支撑力。深入实施“旅居兴县”战略,建立和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激励机制,重点推进旅游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加快发展,花大力气做大三产,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三是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大力扶持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建设,提升工业集约化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中心城镇的发展后劲和辐射服务能力,构建起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协调增长的财源基础。积极发挥政府性投资在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采取财政补助、贴息等方式,扎实推进以新兴街区块拆迁改造为重点的十大政府性建设项目和十大实事的顺利实施。四是建立和完善区域财政体制。在现行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完善县对金磐开发区和建立县对新城区两个财政管理体制,以体制创新促进相关区域的理财积极性。

  (二)聚财有方,着力构??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行“五费合征”,着力做大做优财政收入“蛋糕”。一是全面推行一个笼子管收入。按照“资金一本账、监管一条龙”的政府财税工作理念,致力于建设大财政格局,确保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全部进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消除资金运行体外循环现象,基本形成依法征收、依法减免、公平公正、应收尽收的政府性收入管理长效机制。二是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手段。加强税收法制宣传,健全征管制度,完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提高行业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做到应收尽收;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税收工作方法,构建税收管理互动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深入贯彻“三个三”发展战略,强化对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突出抓好地方七小税的征管,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结构。三是健全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以“五费合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细化社保费缴费人户籍管理,建立社会保险费一体化管理机制,不断做大非税收入“蛋糕”,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财力支持。进一步抓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收益等非税收入的征管,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增强政府可用财力。

  (三)用财有规,着力健全公共预算管理体系。按照公共财政、“五个统筹”和党的十七大的有关要求,不断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健全公共预算管理体系,确保财政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提供财力支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一是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零基预算”,把各单位的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资金分配更加规范、公平和透明。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研究和完善支出标准定额,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建立部门预算报告制度,开展部门预算报告试点。二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将新增财力重点向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就业再就业等支出项目倾斜,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大力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比例,适当安排年终考核奖。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促进创业富民。完善民生投入资金筹措机制,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深化预算执行监督制度。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定期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做好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公开,扩大社会监督,积极打造透明财政、阳光财政。

  (四)管财有效,着力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围绕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财政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打造效益财政。一是健全财政支出拨付管理制度。完善“乡财县管、校财县管、医财县管”运行机制,推行网络集中核算和集中支付,全面实施一个口子管支出,积极构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二是继续做大间歇性资金规模。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三个子”的要求,对除国库以外的各类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集团账户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省财政超进度拨付调度资金和提高专项资金省补份额,充实和增大全县的财政间歇性资金。按照“专项资金定期化”、“一般资金集约化”的原则,善于充分利用金融理财工具,完善财政存款分配评价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存款收益。三是强化支出项目监督管理。注重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稽核管理机制,扩大审价范围,积极探索代建制等新型的项目建设运行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支持自主创新和绿色政府采购,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切实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和节支效果。扩大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范围,对支出项目的预算执行及其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跟踪问效,为科学合理地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五)调控有力,着力做大政府财力总量。创新理财思路和手段,向管理要效益,把科学理财的触角从一般收支预算管理延伸到财政资金运行的各个层次和方面,盘活和用好存量、增量财力资源,做大政府财力总量,优化财政资金管理效能,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一是完善投融资管理体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有效发挥国资办的职能作用,加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力?平台;探索创新融资平台管理机制,建立统一计划、统一融资、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的政府性融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政府性融资的计划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着力防范财政风险。二是创新理念做活国库文章。想方设法发挥国库资金利用效能,不断做大集团账户规模,提高财政资金利息收益。同时通过商业银行派生存款和贷款,以财政资金存量换取银行贷款增量,增强政府融资能力,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三是科学合理调度间歇性资金。要制定《财政间歇性资金调度管理办法》,规范调度操作程序,按照“做大现金流、增强调控力”的思路,坚持“激活存量、科学调度、降低成本、防控风险”的原则,统筹调度一部分财政间歇性资金用于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确保财政间歇性资金资源在服务和支持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各位代表,2008年的财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各项重要部署,切实执行本次大会做出的决议,创新有为,真抓实干,努力完成财税预算,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