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关于印发磐安县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和磐安县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4-11-17 15:23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

各镇乡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金磐开发区,大盘山管理局,新城区,磐安工业园区,云山旅游度假区:

  《磐安县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磐安县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磐安县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 

        

  第一条 为了确保我县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县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镇乡人民政府(以下统称行政机关)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负责对本行政机关或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进行主动公开。

  行政机关应当确定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的汇总、审查、公布等工作。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四条 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第五条 县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依照第四条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规范性文件;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四)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八)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九)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十二)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

  (十三)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十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十五)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第六条 各镇乡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第四条的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

  (二)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

  (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五)乡镇的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

  (六)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

  (七)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

  (八)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第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广播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县档案局、365行政服务中心在本单位设置政府信息查阅点,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县档案局、365行政服务中心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各乡镇应设置本乡镇政府信息查阅点。

  第八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 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程序:

  (一)根据《条例》界定是否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

  (二)属于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范围的由相应保密机构进行保密审查,经审查属于保密的不公开。

  (三)不属于保密范围的,确定其是否需要经过第三方同意,要征求第三方意见的,经过征求,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政府信息,可予以公开。

  (四)同意公开的,确定是否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要协调的,经协调确定后以适当形式予以公开。

  (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

  第十一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适用本制度。

  第十二条 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电、环保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十三条 各单位每季一次将主动公开情况于次月5日前报县公开办(督查局),表格附后。

 

  磐安县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第一条 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规范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防止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发生泄密行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各行政机关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本制度所称保密审查,是指行政机关负责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分管领导及其工作人员对本机关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其内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是否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保密审查,并就是否公开作出审查结论或者提出处理意见的行为。

  第三条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应当遵循"先审查、后公开,谁审查、谁负责,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方便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应当坚持一事一审、全面审查,确保发布的信息不涉及国家秘密。并结合分析信息关联性,防止信息汇聚而涉及国家秘密。

  第四条 对拟公开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机关确定的国家秘密及其秘密具体范围的规定为依据。

  第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依照国家规定和本制度的要求,结合本机关业务工作流程和特点,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并明确保密审查工作分管领导分管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指定人员负责保密审查的日常工作。行政机关开展保密审查时应履行审查审批手续。

  第六条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依照国家保密范围和定密规定,明确标识为"秘密"、"机密"、"绝密"的信息,标识为"内部文件"、"内部资料"的信息。

  (二)虽未标识,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

  (三)与行政执法有关的,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信息;

  (四)正在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信息,但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第七条 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由信息产生的科室提出"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免予公开"、"需报审"等审查意见;

  (二)由单位分管领导提出审查意见;

  (三)单位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审批表见附件);

  第八条 不同行政机关共同形成的政府信息拟公开时,应由主办的行政机关负责保密审查,并在书面征得其他机关单位的同意后方可予以公开。

  第九条 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属于主管业务方面的,报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县保密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其他方面的事项报至县保密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请机关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报请确定的政府信息文本;

  (二)说明不能确定原因的报请公文;

  (三)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保密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确定工作需要参考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县保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报请之日起的7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在原期限届满前告知报请机关。延长答复期限最长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

  第十一条 已确定为国家秘密但已超过保密期限并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在保密审查确认能够公开后,按保密规定办理解密手续,再予以公开。

  第十二条 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公开内容的政府信息,认为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作区分处理,删除不应公开的内容后可以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区分处理,应由县保密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第十三条 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因保密问题未公开相关信息存在质疑的,可以向政府信息产生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该机关说明不予公开有关信息的依据和理由。

  第十四条 根据《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向县人民政府提起的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县政府法制办公室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就有关政府信息是否应当公开提请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五条 对已列入不予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经复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公开:

  (一)应予公开,而认定为不宜公开的;

  (二)因情势变化,不予公开的情形已不存在的。

  第十六条 县保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保密审查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国家规定的应予纠正。

  第十七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前的保密审查,适用本制度。

  第十八条  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电、环保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