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政府 >> 双峰乡 >> 规划计划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3072774290763XH/-0000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14-10-30

2013年度双峰乡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4-10-30 13:46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2013年度双峰乡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磐安县双峰乡位于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40.24平方公里,因境内的双峰山而得名,与盘峰、仁川、新渥和深泽接壤,诸永高速穿境而过,村口设有互通口,南下温州,北上杭州,交通便捷。全乡辖9个行政村,2003户,5190人,2013年底人均纯收入6990元,山林面积5万亩,耕地面积1543亩,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乡,也是革命老区乡。
    二、培训内容
近几年,双峰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致力于培育地方产业,通过开展视频教学、专家讲课、现场指导、产学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培训,确实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丰富群众生活。
一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农业增效。我乡致力于“一乡一品一园”建设,加大中药材、香菇种植、油茶低产林改造、毛竹低产林改造、土鸡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已初步形成风景线内种杨梅,高山谷地种毛竹,山坡地种桑养蚕,平地种植中药材、香菇,家中发展养殖业的立体农业发展体系,现有毛竹林10212亩,油茶650亩,大棚蔬菜200亩,中药材1600亩,建有30亩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食用菌年产500万袋。
二是开展妇女老人技能培训,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充分依托长三角经济圈、义乌国际市场和诸永高速公路对本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打造“绿色生态无烟工厂”基地为载体,以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大来料加工行业扶持力度。2013年,全乡从事来料加工人员958人,其中妇女663人,全年发放来料加工费1216万元,完成县下达任务数,带动低收入农户166户。
三是专注非遗传承人培训,丰富群众生活。2005年磐安炼火文化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为了使“炼火”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双峰乡得到世代传承,进一步做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促进旅游开发,吸引更多地游客来双峰观光旅游。双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资5万多元举办了炼火技能培训班,学员39名,聘请专家讲解炼火文化,内容由炼火渊源、程序步骤、注意事项、仪式等,并购买120箩筐、木炭1200公斤木材、40套练火道具等材料进行了实践演示,学员们鼓足勇气,不怕700度的高温踩入火海,通过5天的学习实践,学员们学到了所有的培训要点,掌握了炼火技能。为传承双峰炼火文化打下了基础。2014年度双峰乡将投入200多万在胡公庙前建设炼火广场,使这项非物质文化源源流长。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
我们将结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盛产毛竹、油茶、香菇、中药材等优势,继续抓好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劳动技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双峰乡人民政府
                         二O一四年三月五日
 


۩胡公传统文化之“双峰炼火”
人们常用“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来形容一个人的忠心不二,现实生活中却真有赤脚板踩火不烫的一项历史悠久、神秘而又神奇的民间绝活,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双峰炼火”。虽然双峰周边的某些地方也有炼火活动,然而都没有“双峰炼火”来的壮观。由于近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开发,远远落后于被抢先申遗成功的“深泽炼火”的知名度。然而看过“双峰炼火”的人无不啧啧称奇,被它那美丽的表演深深折服。
许是起源于远古先民对火的崇拜,那是一种植根于南蛮巫觋文化的祭典活动,通常以舞蹈的形式兴神或驱瘟逐邪,炼火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宋代。今天,在磐安县的深泽、双峰、仁川、盘峰等近10个乡镇的山区,都有炼火的传统。双峰炼火传承到近代,请神、送神及表演阵式等内容都日渐丰富,如今,炼火已经成为了双峰乃至附近最隆重、参与面最广、场面最壮观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九九重阳小圣龙王游玩观炼火”、“胡公大帝出游观炼火”在双峰时常交叉或合并举办,是大众百姓祈求平安丰收、驱魔消灾的一种民间形式。
      炼火需要木炭,因此炼火前需到各家各户收集自愿赞助的木炭,少则五十方箩(民间用竹篾做的一种家用容器),多则上百方箩。集中到广场(门堂或稻田中)堆成馒头小山样,傍晚时分,用毛柴起火,把木炭生的通红,此时场上已是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将火堆围在场地中央。差不多火性要过时,炼火主持人开始焚香祷告,不一会,“变身”为“降童”(意指神仙下凡“附体”之人,意为“请神”)端着“净水”,带领手持平头刀的十八弟兄(俗称“童体”,实际上十八弟兄只是象征意义,不一定是十八个人)来到现场。其实,要参加炼火的壮士早在一周前就须沐 浴斋戒,且要做到心无杂念,意为“净身”,现在他们还必须完成“净身”的最后一道程序,那就是由“降童”带领着,到溪里把脚洗净。接着赤膊上身,着短裤围腰,回到“神桌”(摆放祭祀用品的桌子)前站成两列纵队,然后由“降童”向他们喷洒“净水”,真正做到了“净身”的目的。此时“降童”跳到神桌上,开始大声吆喝道:“羊家头首,胡公大帝(亦用小圣龙王的,具体要看是什么“神”下凡),外出游戏,脚踏云头,游过九洲,到与此地安歇一夜之后,保得乡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栏头高强”。喝山完毕,“降童”跳下“神桌”,带领十八弟兄跑炼乌金,鸣锣放炮,向火堆四周喷洒“净水”,准备打开“水火门”,随之,东方甲乙木封,西方庚申金封,南方丙丁火封,北方壬癸水开。“水火门”被“打开”了,于是“降童”手持“净水”,从容不迫的从北往南从火堆上踩踏而过,“十八弟兄”紧随其后,用手中的平头刀在通红的火堆左右挑拨,扬起数条“飞舞的火龙”,壮士们就在“火龙”之间来回穿梭,更有壮士在火堆之中做出各种“花样”,煞是壮丽精彩;而后再是从西而东……,这样来回经数十次的踩炼,高耸的火堆已是平坦一片,越平坦就预示着越是平平安安(象征平安吉庆,故炼火又称平安火)。此时,烈火金钢的“十八弟兄”重新站成两列纵队,站在“神桌”前,“降童”再次跳上“神桌”,大声喝道:“羊家头首,胡公大帝(小圣龙王),外出游戏,脚踏云头,游过九洲,到与此地安歇一夜之后,保得乡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栏头高强;将五瘟六孝,豺狼虎豹,山前山后,庙前庙后,飞禽走兽,伤风咳嗽,七十二小孝,三十六大孝,一起带到祈民山上超化。”喝毕,跳下“神桌”,用扫帚将桌上祭品中的茶叶、豆、米扫进畚箕,而后从残余火堆里用大锣舀了一些残余碳火,带领着“十八弟兄”自西而东冲过火堆,快速的送出村庄之外,意为“送神”。就这样,在围观群众尚末回神过来之时,整个炼火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
新的一天,在美好的祈盼中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