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磐安县政协 > 文溪课堂

文史天地 | 济阳桥

发布时间: 2022-08-17 08:51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济阳桥


济阳桥位于安文街道花溪村口,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南北向横跨花溪,为单拱木结构廊桥,做工考究科学,风格古朴典雅,与周边环境极为融合,是一处兼具人文与景观价值的乡土建筑。


花溪村原名陈华坑村,共有5个自然村,济阳桥乃当年各村乡民过往必经之路。桥长22.6米,宽5.3米,净跨12.5米,高6米,桥屋高5米。两端桥墩用条石叠砌,桥身由七根0.8米左右的大木横跨于花溪两端桥墩上,大木相隔空间设有4个倒挂插闩及数根0.5米长的断木隔开,增加了桥梁的坚固度和安全性。桥面铺设木板,大木两侧盖风雨板,桥中侧面写“济阳桥”字样。桥上方盖有五间桥屋,抬梁与穿斗式相结合建筑结构,外观造型生动,虚实有致,桥梁桥屋全木构建,透出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北端桥屋地面改为混凝土路面以便通车,屋面硬山顶,盖阴阳合瓦,椽上垫木编,桥面两侧设美有靠护栏,作为村民聚首和路人憩息的坐处。原桥亭中间以板壁合围并置神龛,重修时已无留存。坐在桥栏上,四周林木葱茏,桥下流水潺潺,给人以灵秀与空灵之感。



该桥建成后,湖北安陆县知县包大成(字汝藩,号展斋。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七月二十日生,金华府东阳县选拔贡生)于道光岁次戊申孟春月谷旦作《济阳桥记》,今重刻立于北桥头,碑文录如下:


盖闻道路之达,载在周官,言舆梁之成,垂为王政,第经始务须善昼而襄成端。赖乐输贵乡四十七都去治百三十余里坑名陈淮,村即就以陈淮名,郡号济阳,桥假以济阳号,水达玉屏古井,源来金丝神潭,出阓(hui)入阛(huan),远近必由之要路,肩摩縠声往来不绝于终朝,向使隔岸相呼,空叹褰裳莫济,则恨天涯于咫尺,畴勿目击,必伤悲歧路于穷途,抑且耳闻神惨也。顾中流砥柱本不堪支,亦洪涨翻涛,石难猝聚,计程功之不易,谁见义而必为?仍贵族有启华者量力所能,乐为倡首,有世富者竭诚相辅,喜与同心合族,蠲金立见,裘成狐腋。监工驾石,顿教川起虹,腰其高五六余丈而有奇,厥费七八百金而始给,不事驾鼋之术。基目永以千秋,依然鞭石而成。制则隆其半月,睹康庄之远达,胜舟楫之时通,墨客骚人咏胜迹者定摛腹藁牵车服。贾感阴德而竞颂口碑。盖孔道济人涉无所病亦周行,示我福有攸归矣。是为序。


济阳桥历经风雨沧桑,整体保存较好,民国十年桥屋进行维修,写有“中华民国十年岁次辛丑小阳月下院吉旦重修为首弟子丁财源丁维哲金佛登李守义李佛潭四处仝立”字样的老梁还留存。2000年县政府开发花溪景区,有人见此桥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提出拆除,村民强烈建议维修保护。花溪风景区管委会进行整体修缮,桥屋根据原状重建,顶梁上写有“磐安县旅游局花溪村合力重修公元二零零一年(辛已)桂月”字样。云中子朱颂阳作《重修济阳桥记》,今立南桥头小道旁,碑文录如下:


凡事之道大中察微,微中见大,易欤?创建此桥前人已备述矣。丁丑年,县府首拓花溪景区,供探幽访静。斯桥因年湮颓毁,辛已秋旅游局诸先生共襄其事,重光胜迹,廊桥凌流翼然,连两山而镇谷口,四山围而若城廓。临风其上,岂独发思古之幽情哉?南眺山嵌浮云,如梦似幻,非老庄之虚幻也;北望拥苍叠翠,竹摇笛韵,非为贾谊之沮忧也;俯澄流晴雨曲湍不返,何须孔丘之叹也;仰凝嫣红尘泥,木叶萧萧何仿宋玉之悲也哉。予观周遭,秀挹群山,烟笼竹树,琮琤碧流,晨鸟夕籁,趁时序循环,正可餐涧壑秀色,步浓荫绿肥,题露染红叶,品崖悬玉柱,文人雅士率真吟咏不亦宜乎,何悲叹之有?余览《桃花源记》,彼虚而此实,而极之乐也。桥名焉谓济阳,别有深意耶。或曰阴也阳也暗也明也,皆可济而乐在其中矣。然仁人志士必曰桥者道也,夫处世之道,小则不嫌其微,宏则不觉其大,行之践之,是为济苍生计耳。


济阳桥虽规模不大,但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兼有通达、遮阳、避雨、纳凉、闲憩、祀神、观赏等多种功能,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特色和山区桥梁特性。作为村口构筑物,也具有一定的堪舆学意义。2002年公布为磐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溪景区是磐安开发的第一个景区,以“赏亿年火山奇观,涉千米平板长溪”为特色,溯花溪而上,可赏廊桥遗风、小村炊烟、斤丝深潭、双瀑争潭等奇观异景,济阳古桥已成为景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


作者 |  陈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