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磐安县政协 > 政协要闻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擦亮精神共富底色,委员们这样说!

发布时间: 2022-10-20 11:28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




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精神富足”成为“共同富裕”的最亮底色。

 

10月14日上午,在冷水镇朱山村文化礼堂,县政协聚焦“共同富裕背景下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协商。县领导陈远志、吴进州、陈新森参加活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的要求,扎实推进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基本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遍地开花的书屋书房点亮了心中的诗和远方,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成为了百姓的精神家园。然而,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尤其是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我县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仍存在场馆建设落后、运营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会前,县政协组建了由陈新森副主席为组长的课题组,深入乡镇(街道)、有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协商现场,县政协教文卫体与文史委主任张大华汇报了调研情况,其他委员也踊跃发言、献计献策。




            


            



县文体中心建设项目是我县恢复县建制以来建筑面积最大的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要做到以用为要,完善功能布局,以民为本,把政府部门需求和社会民众需求相结合。”县政协委员孔初阳认为,要把文体中心打造成老百姓健身娱乐、学习展演、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


“新渥街道人口比较集中,但文化阵地缺乏,希望能尽早启动文化驿站建设,为群众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县政协委员贝雨静建议。


“当前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存在要素保障不够有力、管理利用不够到位等短板。”县政协委员曹益民深有感触地说:“文化阵地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要充分整合资源,统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乡村特色馆等各种场馆,并要确保阵地不仅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用得好。”


“现在农民生活条件好了,劳作之余也喜欢到文化礼堂去活动,希望有关部门能多送些文体活动器材以及戏曲、节目到农村。”村民代表卢金贵带来了大伙儿的呼声。

 ......



         


委员和群众代表从完善文体中心功能布局、适度增加财政投入、进一步落实文化下派员制度、加快建设文化站、文化礼堂等多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负责人一一作了回应。


“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市场调研,全方位了解文体中心项目的定位设置和功能需求。”文广旅体局负责人回应。


“前期我们收到委员的建议后,已经对新渥街道文化驿站的三处选址进行了现场走访考察,并专门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综合比较后,明确最终选址为原新渥文化站。今年该项目完成设计、预算等前期工作,明年完成项目建设,投入运行。”新渥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回应。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热烈。



副县长吴进州强调,相关部门要真诚地听意见、抓落实,做好协商成果的转化,全力保障政协委员的履职工作;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继续为县委县政府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为磐安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贡献力量。



县政协主席陈远志表示,此次协商会选题精准、调研扎实、形式新颖,大家在交流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形成思想共识。希望通过此次协商更好地推动磐安公共文化阵地建设,补足文化供给短板,让群众在共同富裕当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食粮,将文化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为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建设贡献更多的文化力量。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冷水镇朱山村。朱山村因村南面有一座风景秀美的“朱山”而得名, 村子依山傍水,周边央塘山、朱山和伏虎山三山相望,翠竹青松,山色如黛,好溪呈“S”型从中部穿过,清澈见底,蜿蜒如龙……


朱山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已有1200多年,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浙江历史文化名村,同时,也是AAA景区村。


                              



编辑:燕文轩
初审:蒋婕栩
终审:陈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