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磐安 > 磐安简介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县级

舞狮

发布时间: 2015-01-19 08:57 来源: 磐安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

  “舞狮”在磐安的历史非常悠久,据传舞狮与叠罗汉是合在一起表演的两个节目,都是从武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本地招兵练兵抗倭有关,自戚家军在此地建立营寨抗倭以来,推动了当地习武练武的风气,从而形成了“舞狮”及“叠罗汉”等民间艺术。“舞狮”表演前,基本上都是刀、枪、棍、拳等格斗的武术表演,最后才是高潮舞狮表演。这个节目在清朝、民国年间特别兴盛,在闹元宵等重大节庆活动中都要表演,一直流传下来。

  舞狮表演在每年在正月初八开始。先到邻村演出,到正月十二回村,正月十三至十五一般在村中表演。上门舞狮也叫“串家堂”,一连要串三个晚上,由提香灯的人领头,锣鼓狮子随后到每户人家里的灶君菩萨前上香、点烛,挨家挨户进行,第三夜串家堂时,人家给舞狮班包利市(即送红包)。

  除了以上表演形式外,现在还有应邀到新郎新娘家里舞狮的。狮子舞到新娘房里在床上翻滚,主人给狮子班送红包,鸣放鞭炮,以祈新郎新娘早生贵子,合家大吉。

  “舞狮”表演形式,一人扮演戏狮者,两人披上毛狮道具扮演雄狮。戏狮者手持一根麻绳,长约2米,顶端系着一颗狮球,上下左右挥舞。雄狮随引狮球和号声出场,张牙舞爪,卧伏纵扑,跌打翻滚,紧紧追捕狮球,并时不时做抖毛、搔痒的动作,生动轻捷。其他戏狮者手持花钗跟雄狮戏弄,纵跳、躲闪,舞步坚实敏捷。总之,持球者要和舞狮者配合一致。高、低、上、下、左、右、翻、滚、跳、跃等各种动作。

  其他还有武术队员10多人,舞狮前先由武术表演人员表演武术。拳术表演有单人拳、双人拳、小红拳、大红拳等,出拳刚健有力,步法稳健,落地生根。棍棒表演有双人棒、三人对打、八人对打等。滚叉,双手左右交换,可以站立滚,有时边滚边走绕场一圈。舞刀花,刀分大刀,小刀,大刀是单人舞,小刀是双人对打。

  武术结束,狮子继续上场,舞狮人手拿叉或球让狮子含叉或含球表演。舞狮人把球抛向前方,狮子往后退,球向左抛,狮子头向右甩,这样交叉进行,反复几遍。最后领狮人把球抛到另一个方向的地上,狮子俯下身把球抢着含进嘴里,这时领狮人才手拉狮子在击打的长锣配合下退场。